五、报人生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901
颗粒名称: 五、报人生涯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9-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马星野在抗战时期迁至重庆,继续教学,积极培育新闻人才。担任中政校教授兼新闻系主任,被誉为新闻界元老。他在新闻界和政界取得卓越成就,努力倡导道德风尚。家乡举办讲座,被选为国大代表,支持家乡反贪污运动。
关键词: 马星野 书香之家 北伐军

内容

1937年抗战军兴,马星野随中政校内迁重庆,虽然面临艰苦的环境,他仍安心教学,孜孜不倦地为培养新闻人才发挥才智。
  他担任中政校教授兼新闻系主任,先后达十四年之久,新闻界誉为桃李满门的“元老”。他的两个妹夫叶桂芳和吴俊才(大妹莹权与四妹均权的丈夫),就都是他在中政校时精心培养过的毕业生。叶桂芳曾任中央日报社会计室主任;吴俊才曾任中央日报香港版主任,现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1941年,马星野在重庆任职期间,曾奉命起草《中国新闻记者信条》,对从事新闻工作者,在道德修养和行为等方面提出要求,被全国各地新闻记者公会通过并采用。
  1942年开始,他在中政校任课外,并兼任国民党中宣部新闻事业处处长。1945年抗战胜利,中央日报社从重庆迁回南京,扩大机构,调任他任该社社长。
  1946年竞选立法委员时,马星野曾回到家乡,他争取时间为家乡举办讲座。他那生动的议论和独特的见解,给家乡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因竞选不遂,改由新闻界推举,当选为国大代表,并一直蝉联到现在。当时当选国大代表,他尚未到不惑之年,却已跻身于国民党中央上层,为国民党当时国大代表中最年轻的人物。
  在南京长中央日报社期间,曾介绍中学时代老友徐希焘和王建之到报社工作,并曾托表弟赵彰泰和堂弟马振聪分别将他双亲接到南京小住。这时候,四伯父精神振奋,焕发了青春,曾写下舒怀诗词多篇,除《京游草》曾装订成册,公开发行外,并在中央日报《泱泱》副刊上陆续发表他与少屏大伯、季洪叔父及我父亲相互唱和的诗词多首。
  1947年5月,允伦参加英士大学请求迁校请愿团赴京请愿,并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五、二〇”游行。马星野知道他在南京,特地叫金权约他到寓所会晤。接见时,大哥与大嫂辜祖文热情接待。晤谈时双方有意避而不谈政治,专叙家常。马星野十分关心家乡的消息,留进晚餐,相叙甚欢。
  当年暑期,平阳发生工赈面粉贪污事件。当时的回乡大学青年组织了“大专学生联谊会”,联络中、小学教师和社会人士,开展反贪污运动。允伦当时担任“大联”主席,曾写了一篇报导,化名为“大山”,揭发了面粉案的内幕。他怀着试探的心情,将稿件寄给马星野。想不到中央日报将稿件作了修改,删去一些激烈的词句,居然刊登出来。说明马星野当时在国民党内虽然身居高位,但出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正义感,对家乡的贪官污吏,也是深恶而痛绝的。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书收录了关于马星野、李基中、黄胤、杜贤宏、闻理朴、陈强、黄云卿、联源竹箝、秀溪茹刨、鳌江当店、林景熙、山门“二·二六”事件、腾蛟驷马水电站、张韶舞、平阳话剧《南京路之血》、平阳“会市”及龙船的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允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