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国平阳历任知事、县长》一文的商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92
颗粒名称: 对《民国平阳历任知事、县长》一文的商榷
分类号: K295.5
页数: 2
页码: 95-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地区历任知事和县长的称呼演变进行了商榷和修正。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指出知事应该称为县长的时间存在误差,并提出了具体的时间和人物情况进行澄清,同时介绍了相关历史背景和文件证据。
关键词: 平阳县 文献研究 制度演变

内容

读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民国平阳历任知事、县长》一文后,有所启发,但也发觉文中对“一县之长”的称呼演变与史实不符之处,特提出商榷如下:
  文中“……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七年为县公署,称知县;一九二八年至解放改设县政府,为县长……”。从史实考,应改为“1912年至1926年11月为县公署,称知事;1926年12月至解放改设县政府,为县长。”该节主要知县、知事的称呼混淆不清,知事改称县长的时间考证欠明。
  根据《民国平阳县志》“职官志”记载:一县之长在晋、唐、宋三代均称“县令”;元朝初期称“监县”(达鲁花赤),元贞元年县升为州,称“监州”;明洪武元年称“知州”。洪武二年(平阳复为县)起至清宣统三年止,均称“知县”,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元年起,县衙门改称县公署,“知县”改称“知事”。如文内一览表的第一个知事田泽深,是宣统三年任命的最后一个知县,也是民国元年沿任三个月的第一任知事。
  知事何时改称县长?表中认为平阳第一任县长是叶燕荪1928年7月到任,这与实际也不符。查平阳敌伪档案232—2—4号,县长叶燕荪署名、民国17年(1928)7月12日签发的平阳县政府公函称:“……报称共产党纠众密议进城放火劫杀等情,当经陈前县长(指陈哲,1927年7月到任)会同省防军符连长带队分守四门……。”根据上述文件,可见叶燕荪的前任陈哲已称县长,今说第一任县长是叶燕荪,欠妥。
  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是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所到之处进行改组改称的。平阳第一任县长是1926年冬至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从福州北进胜利到达温州期间帮助举荐的。包澈、字少清接任周元,开始称县长。1927年2月,周元再度接任包澈为县长,仅任四个月,由陈哲接任。所以周元象田泽深,既是末任知事,又是第二任县长。原文“从一九一二年民国成立起,到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旬平阳解放止的三十七年里,平阳县历任知事十八人(内周元先后两任)县长九人。……”应改为“……知事十五人,县长十二人。……”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本书记述了平阳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时间跨度从近现代到当代。其中包括了国共两党在平阳的和谈、爱国侨领梅仲微先生的事迹、蔡疾呼同志的生平、黄晋初先生的传记、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陈百村的二三事、沈苑明先生的生平、苏味朔先生的艺术成就、姜子铓和姜品才的纪念、陈奕树的慈善事业、蔡孟平和宣文书院的贡献、平阳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日机轰炸、鳌江中西医发展情况、平阳中学“十学生事件”、平阳武科的历史、南雁荡山的地方志、平阳话剧演出的回忆、平阳三青团的初期情况、鳌江反对大米漏海资敌的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郑中肯
责任者
叶燕荪
相关人物
陈前
相关人物
陈哲
相关人物
周元
相关人物
田泽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