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机轰炸平阳县城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84
颗粒名称: 日机轰炸平阳县城纪实
分类号: K265
页数: 3
页码: 74-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日战争中期,温州地区遭受日寇多次轰炸的惨状,包括平阳县在1941年至1945年被敌手三次占领的经历以及敌机对平阳县城的轰炸情况。
关键词: 平阳县 抗日战争 温州沦陷

内容

抗日战争中期,继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先后沦陷,物产富饶的温州湾沿线,便成为日寇“以战养战”疯狂掠夺的目标。公元1941~1944年短短的四年里,温州(旧称永嘉)三次陷落敌手,最后一次时间长达九个多月,平阳沦陷于1945年5月27日。
  民国30年(1941)4月19日,(即所谓“四·一九”事变)日寇第一次入侵温州。那时笔者年方十七岁,在平阳县城东门黄泰昌酒坊当学徒。约摸上午9点光景,九凰山顶的防空监视哨继空袭警报后,又拉起短促的紧急警报,笔者慌忙带领二个年幼的师弟,疏散到东门埭头下栈房里。未几,从宋埠海口方向飞来两架敌机,越过东门山,在县城上空盘旋,低得连机翼下的“膏药旗”和飞行员都看得一清二楚。霎时间,只见机翼一侧,投下了象汤罐一样的两枚炸弹,“轰隆”两声爆炸,一枚落在南门西坑天主堂附近,炸死高小毕业生林阿海(系人称“哑老伯”的林同坤大儿子);另一枚落在东门关老爷殿土名介村的张孝天住宅的院落里(现为平阳县人民医院院址),炸死张的女儿张芬,其孪生儿子张芳面部被碎弹片划破,后来留下深深的疤痕;另一位是今瓯海县茶山乡的种花客,也被炸弹掀起的泥石块砸倒,立时毙命。投弹后,敌机还在东门山脚一带扫射机枪,子弹象大雨一样下来,但幸再无群众伤亡。
  1942年7月11日(七·一一事变)温州再度沦陷。据原万全区城东大队干部、现年56岁的郭善庆同志回忆:那天由海口飞来日机3—5架,在鳌江镇和县城上空轮番低空盘旋轰炸、扫射。那时他是个十岁的放牛娃,正和一群牧牛孩子在东门山顶炮台(碉堡)边放牛。孩子们看着敌机“生卵”(投弹),一个孩子便拿石子记数,投一个“卵”放一粒石子,敌机飞去后一数,共投弹13枚(其中2枚未爆炸):东门街王天和铁店步孚老师伯店堂一枚,弹片飞穿对面“剃头卓”——易云卓老师家店门,击死其妻(他家以理发为生,家贫无力殡殓,仅以草席裹尸,央人埋葬于东门山乱葬岗里;易子景新,当时仅五岁,至今还为寻找不到娘亲的尸骨而伤心、内疚。);一枚落在东门横街程昌锐家(现为万全区公所大院),弹片飞到东门山脚,击毙一外地人;水溪头空地炸一枚,一枚落靛青行朝南屋路边未炸,西门后垟底、坡南宕垟坦各投一枚,幸俱无伤人;城隍殿旁的关老爷殿(现为县委党校),当时为乐群小学,后面是县警察局看守所,旁边落弹一枚,炸死泥水师傅李阿沛的父亲;二枚炸弹本想炸平九凰山炮台(防空监视哨)的,因弹落偏了,炸在大岩坦上;一枚落在九凰山脚一间茅草厂架里未爆炸;南门的醮楼庙、西坑口陈天孩屋后、白石河街郑翰臣家后边各爆炸一枚,也都未伤人。
  敌机两次轰炸平阳县城,共投弹15枚<二枚未炸)及扫射机枪,死6人、伤1人,炸毁民房多间,使不少人流离失所,妻死子亡。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犯温州时,欠下平阳人民的一笔血债。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本书记述了平阳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时间跨度从近现代到当代。其中包括了国共两党在平阳的和谈、爱国侨领梅仲微先生的事迹、蔡疾呼同志的生平、黄晋初先生的传记、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陈百村的二三事、沈苑明先生的生平、苏味朔先生的艺术成就、姜子铓和姜品才的纪念、陈奕树的慈善事业、蔡孟平和宣文书院的贡献、平阳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日机轰炸、鳌江中西医发展情况、平阳中学“十学生事件”、平阳武科的历史、南雁荡山的地方志、平阳话剧演出的回忆、平阳三青团的初期情况、鳌江反对大米漏海资敌的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卓然
责任者
林阿海
相关人物
林同坤
相关人物
张孝天
相关人物
张芬
相关人物
张芳
相关人物
郭善庆
相关人物
易云卓
相关人物
程昌锐
相关人物
李阿沛
相关人物
陈天孩
相关人物
郑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
宋埠镇
相关地名
海口市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