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孟平和宣文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79
颗粒名称: 蔡孟平和宣文书院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52-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蔡孟平老师的生平事迹,包括他成长背景、教育经历、创办学校、教育理念和影响等。
关键词: 平阳县 慈善事业 陈奕树

内容

蔡孟平老师名昌钺,以字行。公元一九〇七年出生于我县书香之家。祖父蔡维屏曾参加一八六一年金钱会起义,是起义军首领赵起的得力助手。起义失败后,蔡维屏不知所终,蔡家从此成为“叛逆”之家,后代被剥夺了科举仕进之路。蔡孟平的叔祖蔡英(字声甫)愤而奋发学画;父亲蔡丹忱也弃文习武,毕业于清末陆军师范学校,曾任新军陆军少校,因无意戎马生涯,后来离开军界,从事教育。曾与书法家张宗祥在嘉兴共同创办秀水学堂(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浙江省督军朱瑞,即系该校毕业生)。蔡孟平在父母的熏陶下,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少年时期,他的要好同学中,有马星野、阮汝楠和王建之。四人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出众,深为老师器重。他们朝夕相处,交称莫逆。阮汝楠后来专攻工程,其余三人皆涉足文史,头角早露,从小就能吟诗作对。当时知识界盛行“诗钟”之风(即由老师指定两个字作为诗眼,临场撰成对联,要求把诗眼嵌到一定的位置上)。他们几人还成立一个名叫“辛社”的诗社,经常唱和。一次,他们集中王建之家,由王父鼎铭先生(字珵如清末拔贡)出题,要求以“执”、“归”二字嵌在上、下联的第三字。王氏之句为“庄舄执珪犹越语,相如归璧抑秦谋”,蔡氏则为“信陵执笔邀名士,元亮归田作隐人”。鼎铭先生阅后,深赞蔡氏端谨笃学而且言为心声,长大后必为教育事业献身。蔡氏成年后果然不负所望,被王老先生所道中。
  蔡氏十五岁毕业于平阳县立高等小学后,入温州商业学校学习,在校数学成绩突出,打下良好基础。毕业后投考暨南大学,可惜因左眼残疾,未被录取,乃与马星野共同就读于姑丈马翊中主办的扶风书院,继而又受业于一代名儒刘绍宽氏的门下,从此国学根底益见深厚,并深得老师辈的嘉许。刘老先生还特地推荐他到瑞安项荫轩和鳌江李仁泰家任家庭教师。
  一九二九年,在刘绍宽氏的擘划下,于城关创办平阳私立女子初级中学,蔡氏与王建之氏受刘老先生的重托,分别担任训育、教导主任,成为该校的实际负责人。一九三〇年,女中停办,蔡氏就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创立了宣文书院。
  宣文书院兼收男、女学生,校舍仍继续设在东门蔡宅“女中”原址。一九三四年学生人数增加,书院迁至南门李家祠堂,扩大办学规模。嗣后一度搬到鳌江会贤馆,两年之后又迁回城关,先后设在昆阳镇北门新安阁程家祠堂及城隍殿街蔡氏自家中堂。宣文书院坚持达十六年之久,其中在李家祠堂的时间最长。到了一九四六年,蔡氏应聘到浙南中学任教,书院宣告结束。后来担任平阳中学语文和数学教师多年,一直到解放前夕。
  蔡氏擅长语文、数学,宣文书院的学习内容一贯以这两科为主课。为了满足学生学习英语和其它学科的要求,书院也曾先后聘请诸葛克明、蔡志逸和马允伦等担任英语、史地等科教师。又考虑到连续就读的学生比较多,为避免教材重复,一度添聘张鹏翼和邱衍生等为教师,选用《诗经》、《论语》、《左传》和《战国策》为教材,加强了文科的教学内容。一九四四年,部分学生要求学习应用文,蔡氏不辞辛劳,亲自参考有关资料,漏夜备课,自编教材进行讲授。
  在教学中,蔡氏一贯因材施教,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经常进行提问,避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扎实,一般在书院学了几年之后,便打下了阅读古典文学书籍和数学运算的基础,因此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和赞扬。
  蔡氏治学严谨,学有专长,品德高尚,耿直忠厚,执着为善,且能奖掖后辈,不余遗力。对于学习勤奋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了免收学费之外,还尽力给予帮助。如学生王立佐、周吕之等都曾受到他的关怀与照顾。王立佐之父为宣文书院师生承包伙食,蔡氏知道他家食指浩繁,家境贫寒,儿子王立佐小学毕业后失学在家,便毅然邀他免费入学,并供给课本及学习用品,还千方百计解决他的生活出路等问题。
  蔡氏身体先天不足,自幼孱弱,加上学习过于勤奋,失于调养,一直患有严重的胃病,每干教课或备课时,心力衰竭,胃痛骤发,不得已忍痛暂在躺椅上略事休息。但由于责任心的驱使,待阵痛一过,又继续上课或备课。为了接受平日缺乏锻炼造成身体衰弱的教训,他在办学期间,一直注意学生的课余活动和身体锻炼,经常鼓励他们多从事体育活动。三十年代初,曾亲自率领足球队与县立中心小学学生进行比赛;一九三七年秋又曾与别古书院的学生进行篮球友谊赛。一九四二年,学生陈绍调等要求参加县运动会,他亲自带领学生代表向当局提出申请,因运动会己安排就绪,无法插入而作罢。这些事例都说明蔡氏的办学,并非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顺应潮流,跟上时代脚步的。
  解放后,蔡氏作为堂兄老红军蔡疾呼的家属,受到照顾,从此弃教从政,被安排到平阳人民银行担任文书工作。一九六八年因胃癌与世长辞。往日受过他教导的学生们闻讯之后,无不深表痛悼。据初步统计,曾在宣文书院受业的学生,不下六百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其中不乏知名之士,如文学评论家、《清明》杂志编审张禹(原名王思翔)、杭州大学教授谢瑞淡(原名谢秉朕)、中央广播电台国际部部长锺毓琳、温州师范学院副教授马允伦、温州市书协副主席蔡心谷(原名蔡寿康)、温州师范学院离休教师周梦江(原名周大川)、温州市鹿城区法庭庭长程振明等。还有不少人远涉重洋,定居台湾和港澳地区,如应学澄、谢秉淞、黄永旦、应学仁、魏宏仁等。
  蔡氏在他一生的精华时期创办宣文书院,培养过不少人才,解决了当时平阳未有中等学校,使部分青年失学的问题,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过有益的贡献。他的事迹在我县一直传为美谈,受到了普遍的赞扬和怀念。
  蔡孟平老师有三子一女,都已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成绩显著,反映良好。其中除长子从事行政工作外,其余三人均能继承父业,从事教育工作,蔡老师可谓后继有人了。
  附录:蔡孟平老师生前颇多诗文著述,惜乎“文革”期间散失殆尽。偶从旧箧中检得其1964年为悼念其兄蔡疾呼同志的长歌一篇,特附刊于下,以志纪念。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本书记述了平阳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时间跨度从近现代到当代。其中包括了国共两党在平阳的和谈、爱国侨领梅仲微先生的事迹、蔡疾呼同志的生平、黄晋初先生的传记、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陈百村的二三事、沈苑明先生的生平、苏味朔先生的艺术成就、姜子铓和姜品才的纪念、陈奕树的慈善事业、蔡孟平和宣文书院的贡献、平阳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日机轰炸、鳌江中西医发展情况、平阳中学“十学生事件”、平阳武科的历史、南雁荡山的地方志、平阳话剧演出的回忆、平阳三青团的初期情况、鳌江反对大米漏海资敌的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允元
责任者
蔡孟平
相关人物
赵起
相关人物
蔡维屏
相关人物
蔡英
相关人物
蔡丹忱
相关人物
张宗祥
相关人物
朱瑞
相关人物
马星野
相关人物
阮汝楠
相关人物
王建之
相关人物
王鼎铭
相关人物
刘绍宽
相关人物
项荫轩
相关人物
李仁泰
相关人物
诸葛克明
相关人物
蔡志逸
相关人物
马允伦
相关人物
张鹏翼
相关人物
邱衍生
相关人物
王立佐
相关人物
周吕之
相关人物
蔡疾呼
相关人物
张禹
相关人物
王思翔
相关人物
谢瑞淡
相关人物
谢秉朕
相关人物
锺毓琳
相关人物
蔡心谷
相关人物
蔡寿康
相关人物
周梦江
相关人物
周大川
相关人物
程振明
相关人物
谢秉淞
相关人物
黄永旦
相关人物
应学仁
相关人物
魏宏仁
相关人物
马翊中
相关人物
陈绍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嘉兴市
相关地名
秀水乡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拔贡镇
相关地名
瑞安市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城关区
相关地名
中堂镇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