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骓和姜品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75
颗粒名称: 姜子骓和姜品才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43-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姜子骓先生及其家庭成员的背景和经历,包括他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家庭生活。
关键词: 平阳县 姜子骓 姜品才

内容

姜子骓(公元1903—1976年)平阳县萧家渡(今萧江镇)人。原在天津南开大学学习,1924年左右转入南京河海工科大学,和现已退休在家的阮树楠先生为同校同学,但比阮先生高二年。1927年左右河海工科大学并入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系,第二年即在该校毕业。由于成绩优良,颇为校长陈布雷与水利专家陈其采二位先生器重。后随陈其采先生出国至日本考察,归国后任杭州东方大港筹备会主席,旋又奉派到荷兰国考察水利工程。归国后改任财政部天津长芦盐务建坨委员会主席、浙江、福建等省盐务管理局工程处主任。对兴修水利,筑坦晒盐,增加食盐产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子骓君发妻早故,后与刘楚兰女士结婚。刘系四川人,为抗日阵亡烈士刘树梅博士的女儿,早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美国,现定居美国。子骓君共有四子二女,长子溯岠,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助教;次子溯华,现任四川省高县县长;幼子姜平,留学美国,获数学博士学位。幼女姜庸,尚在美国某大学学习,姜平、姜庸系刘楚兰亲生,随母居住美国。
  子骓君兄弟二人,兄姜品才,字锦楣(公元1895—1975年),毕业于浙江省政法大学。历任淳安、黄岩等县民政科长、推事等职。因母亲年迈调回本县,先后担任平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平阳县立中学(今平阳一中前身)教师和县救济院院长等职。品才君对兴办地方慈善事业相当关心,在救济院院长任内,曾主动拿出部分的家产赠给该院,作为改善育婴事业的基金。他晚年归入空门,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出家,皈依圆瑛法师名下,法名妙湛。逝世前几年返回家乡,居萧江白云寺,一边念经,一边为人看病。终年八十岁。

附注

姜子骓,(1903-1976年)出生于平阳县萧家渡,求学过程中曾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和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毕业后,由于优异表现得到校长陈布雷和水利专家陈其采的赏识,随后参与到多个重要水利工程考察和管理工作中。他曾历任杭州东方大港筹备会主席、财政部天津长芦盐务建坨委员会主席,以及浙江、福建等省盐务管理局工程处主任。在这些职务中,他致力于兴修水利、筑坦晒盐,为增加食盐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经历妻子早逝,后与刘楚兰女士结婚,两人共育四子二女。长子溯岠是华东师范大学助教,次子溯华则担任四川省高县县长,幼子姜平则留学美国并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幼女姜庸正在美国某大学学习,姜平和姜庸是刘楚兰的亲生子女,而刘楚兰则系四川籍抗日阵亡烈士刘树梅博士之女。刘楚兰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美国并定居在那里。在一生中,他展现出对水利工程和食盐产业的热爱与执着,致力于提高产量和改善生产环境。他的家庭生活曲折多变,与后来的家庭结合也充满温情与责任。其家庭成员在各自领域取得不俗成就,延续了家族的学术传统和社会责任感。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本书记述了平阳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时间跨度从近现代到当代。其中包括了国共两党在平阳的和谈、爱国侨领梅仲微先生的事迹、蔡疾呼同志的生平、黄晋初先生的传记、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陈百村的二三事、沈苑明先生的生平、苏味朔先生的艺术成就、姜子铓和姜品才的纪念、陈奕树的慈善事业、蔡孟平和宣文书院的贡献、平阳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日机轰炸、鳌江中西医发展情况、平阳中学“十学生事件”、平阳武科的历史、南雁荡山的地方志、平阳话剧演出的回忆、平阳三青团的初期情况、鳌江反对大米漏海资敌的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觉智
责任者
姜子骓
相关人物
姜品才
相关人物
阮树楠
相关人物
陈布雷
相关人物
陈其采
相关人物
刘楚兰
相关人物
刘树梅
相关人物
姜溯华
相关人物
姜平
相关人物
姜庸
相关人物
妙湛
相关人物
姜溯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高县
相关地名
淳安县
相关地名
黄岩区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