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的蔡疾呼同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68
颗粒名称: 铁骨铮铮的蔡疾呼同志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9-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蔡疾呼同志的生平经历,包括他家庭背景、早年经历、参与革命斗争的经历,以及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实践和为人处事的风范。蔡疾呼同志虽年事已高,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懈的奋斗精神,为革命事业和国家建设默默奉献,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关键词: 平阳县 蔡疾呼 生平事迹

内容

蔡疾呼(1883—1959)同志,是平阳城里雅河街人。祖父蔡维屏,原系博学秀才,因不满清政府的腐败,曾参加“金钱会”起义。在起义失败以后,缇骑来到蔡家捕人,蔡维屏从后门越墙而出(后遂不知下落)。这时候,一位长期在蔡家的老佣人丁公,挺身而出,即被清军斩首于蔡家门前。蔡疾呼少时,受祖父事迹和丁公壮烈的殉身精神的教育,熔铸成为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不屈的献身精神。
  蔡疾呼的父亲是药店的学徒,家庭生活贫困,因此,蔡疾呼小时候仅上过三年私塾,后学打银(首饰)。民国初年,曾参加反袁的第五护国军,与军阀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上海应募到法国当了八年的煤矿工人,在那里,他认识了周恩来、李富春等同志,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教育,一九二三年,当他四十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五年,他因在巴黎参加了援助国内五卅罢工,被法帝国主义者驱逐出境,按照党的指示,曾一度到苏联红军大学学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回国,在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里,当过副营长、运输大队长。在参加汀泗桥战役中,他虽负了伤,仍坚持不下火线。后来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南下到潮州一带作战,因作战失败被俘,他机智地逃到上海,在上海顺泰码头当工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并和党接上丁关系。一九三二年七月十七日,上海各界爱国人土“反帝大同盟”在长寿路胶州路口共和大戏院召开大会,号召援助东北义勇军和反对“淞沪协定”。正当开会时,国民党派出大批军警包围了会场,当场被捕八十八人,蔡疾呼和其他几位同志,从会场跑到舞台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里,这里有一堵围墙,没有门。蔡疾呼一进院子,就跑到墙边,背靠着墙,半蹲着,举起两臂,紧张地向同志们招呼说:“快!踏上我的肩膀,跳出去吧!”同志要他先跳,他说:“你们年轻,快出去,可多干几年革命。我老了,应该由我去牺牲”。他异常敏捷地,一把抱住一个年轻的同志,就扛上肩头,送到墙外边,刚送出去一个,紧跟着又送出去一个。到了他拉住第三个时,两人互相推让,彼此都要对方先跳,这个时候,几个警察冲进院子,蔡疾呼就跟这位同志一起被捕了。
  被捕以后,他被敌人以“政治犯”关押在龙华监狱,转解南京。在敌人的皮鞭、藤棍、老虎凳等酷刑下,他虽然腿筋都被打断了,但仍然坚贞不屈,敌人判处他十五年“徒刑”,关在苏州军人监狱里。当时他已将五十岁了,同案中绝大多数是二十多岁的青年,蔡老同年青人一样,把监狱当成自修大学,刻苦用功学习,学政治、学文学、学历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他经常勉励青年人,要他们为了革命,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敌人在监内停发“世界知识”刊物,他与其他同志发动绝食斗争,抗议敌人无理勾当。为了改善生存的条件,监狱里要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每当斗争开始,敌人总是企图找寻是谁带头组织的,如果敌人查问到蔡疾呼所在的号子,他总是挺身而出,掩护别人,牺牲自己。有一次一个同狱的工人把饭倒掉了,敌人大发雷霆,严行查究,他为了掩护那个倒饭的工人,就抢上前去,说是自己倒的,敌人问他为什么倒饭,他严正地说:“我们是人呀!你们为什么经常做有沙的饭给我们吃!要我们不倒,就得把饭做得好好的”,于是就受到一顿毒打。有时被打得两手青肿,或皮开肉绽,还加上一付沉重的大镣。他回到号子里,难友们看到这种样子,含着热泪替他包扎伤口,而他总是微笑着,鼓励战友们再接再厉地斗争。
  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政治犯被无条件释放出狱。他于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整整坐了五年牢,走出监狱。就立即奔赴延安,这时候他已经五十四岁了。
  一九三八年初,蔡疾呼分配到武汉新华日报社担任总务主任。同年秋冬之间,武汉撤退,新华日报向重庆迁移时,他和几个同志带领木船,有一隻在途中被石礁撞沉了,装的纸和铅字、机器等,都沉在水中。当发动船上水手和排字工人下水抢捞物资时,天气寒冷,大家有些畏怯,他就用烧酒混身擦一擦,不顾年龄已经五十五岁了,也不顾受伤的两腿疼痛,首先跳下水去,这个行动感动了大家,于是都纷纷下水。经轮番打捞,两三天内,就将沉在水底的东西捞了上来。皖南事变后,他从重庆回到延安,担任中央休养所所长。当时他年近六十岁了,过去在战场上,法庭上,监狱里受过伤,党组织要他到休养所工作,是为了让他得到了适当的休养机会,生活过得好一些。但是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生活上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点也不特殊。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帮助饲养员养猪,帮助工人种菜。党组织发给他的肉和其他食品,他总是请所里同志和一些老战友一起享受。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一九四六年,组织上分配他到承德贸易公司担任保管科科长,在国民党进攻很急的情况下,为了完成组织上交给他把全部物资带走的任务,他没有丝毫踌躇,夜以继日筹备汽车,忙着催装,深入检查,终于使大批物资安全转移出去。为此,他被表扬为模范科长。一九四七年,他在齐齐哈尔东北财政办事处任物资处主任,团结全体职工,并经常在夜间亲自出去检查,使原来混乱不堪的十多个仓库的物资,整理得井井有条。当年在西满分局召开的纪念“七一”党员干部大会上,他又被表扬为模范党员。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后,调到上海任造币厂军代表和熔炼厂厂长。他在上海任熔炼厂厂长时,为了节约费用,就亲自带领工人搬运东西,虽然年纪大了,走路吃力,但从不后人。库房和工场的门,早上开,下工关,贴上封签,他都亲自动手或检查。特别是,工场里每年有三、四次用硫酸大批地提金,一提就是七八天到半个月,因为气味难闻,许多人一闻就要呕吐,为了照顾附近居民的卫生,他们都是在夜里提,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日夜两班轮流着工作,他则日夜两个班干,有时胃病发作,仍带病坚持。因此,工人都纷纷说:“蔡老不说别的,就这一事,就值得大家学习”。但他说:“我们的事业是集体的,功劳是大家的,我个人渺小得很”。
  在上海工作期间,蔡疾呼同志以自己身体力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在职工中树立了模范党员高大形象,他衣服总是自己洗,初到工场时,因为没有厨房,还得自己做饭吃,有时病了,为了节省国家的支出,药费也不要公家报销。为了看守库房,他就睡在库房旁边的串道中,大家劝他搬到二楼一间屋子里住,他说库房的东西重要,坚持不肯;后来另有人去看守库房,他才搬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住。蔡疾呼热爱国家财产。关心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星期日的值班,他总是自己“包揽”起来,他对职工们说:“星期天大家应该快快活活地同爱人去看看电影,到公园去玩玩,我年纪大了,不比年青人,我值班就等于休息”。当时组织上为了照顾他:“曾派了一位年青的同志照顾他的生活,他坚持不肯,反复向组织上提出,不能让一个年青人把宝贵青春用在照顾自己的生活上,最后经组织上同意,调这位年青同志学习技术去了。
  一九五三年组织决定调他到北京休养,但他却不服老,坚持要求工作,并说:“正因为我年龄大了才要工作,我能为革命多做一天工作,就是我的幸福”。在他一再要求下,组织上才允许他每天工作两个小时,一直坚持到一九五五年。
  蔡疾呼同志于一九五九年五月廿九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蔡疾呼同志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他光辉的形象,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本书记述了平阳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时间跨度从近现代到当代。其中包括了国共两党在平阳的和谈、爱国侨领梅仲微先生的事迹、蔡疾呼同志的生平、黄晋初先生的传记、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陈百村的二三事、沈苑明先生的生平、苏味朔先生的艺术成就、姜子铓和姜品才的纪念、陈奕树的慈善事业、蔡孟平和宣文书院的贡献、平阳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日机轰炸、鳌江中西医发展情况、平阳中学“十学生事件”、平阳武科的历史、南雁荡山的地方志、平阳话剧演出的回忆、平阳三青团的初期情况、鳌江反对大米漏海资敌的斗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游寿澄
责任者
马允元
责任者
蔡疾呼
相关人物
缇骑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李富春
相关人物
蔡维屏
相关人物
叶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蔡家镇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胶州市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延安市
相关地名
武汉市
相关地名
重庆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