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慧禅寺”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29
颗粒名称: “广慧禅寺”今昔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87-89
摘要: 广慧禅寺是位于浙江平阳九凰山南坡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该寺经历了多次兴废和修建,其中清光绪年间的修建规模最大,有碑记详细记载了修建经过和管理制度。
关键词: 广慧寺 遗迹 平阳县

内容

广慧禅寺位于城南乡九凰山南坡的半山腰上,俗名半山庵、也有称半山寺的①。前临平鳌平原,后进平阳电视转播台。
  该寺系成通年间(860—870)僧法慧始建,迄今有一千一百余年历史。几经兴废,有史可查的较大修建有:清康熙年间僧颖庵重建,咸丰年河僧守教重兴,光绪年间僧锦通再修。1980年起,在现住持振空师主持下又行修建。
  唐自武宗灭佛后,佛教势力曾一度遭受打击,但后来的皇帝却大多奉佛,而尤以懿宗为甚。史称懿宗奉佛怠于政事,常于禁中设讲席,自唱经题,手录梵文,又数幸诸寺,施与无度,曾宜僧尼大德二十八人入咸泰殿,置坛度内福寿寺尼,又救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戒坛度僧各三七日②。上行下效,地方上也由此大兴佛寺。据民国《平阳县志》所载;原平阳县佛寺为唐代所建者计有二十八所,其中标明为唐懿宗咸通年间创建的就有十三所③,短短十五年间留下的佛教寺院几平占了整个唐代的一半,当时佛教复盛决况可以想见。
  广慧寺在清康熙、咸丰年间的两次修建的具体情况不详。光绪年间的修建情况有《中兴广慧禅寺碑记》可考。碑记约一千字,记载了这次修建的经过、规模,并阐述了该寺管理制度,申明宗风。
  据碑记所称,这次修建规模是:重兴大殿,铸造洪钟,创建星门、普同、金刚殿、方丈、客堂、斋堂、库房等,约计一百余间;本寺另有下院灵云寺(寺址在九凰山南麓,现已圮)。
  从碑记所列“公议规约”十二条看来,当时该寺管理制度较大严密。从碑记中可以窥见清末禅寺僧人生活的一些情况。该寺僧人自称隶属禅宗临济系,碑记则称该寺是净土道场,这正体现了汉地佛教自宋初以来具有的禅净双修的特点。
  碑记作于1902年,以当时已六十二岁的“本山住持锦通”署名。锦通虽无甚学问,但他注意招揽人才,喜与文士交往,寺内常燕读书人寄寓,碑记不知何人所作。碑为青石打制,长一·三米,宽0·七米,碑文为正楷欧体,字为阴刻。现在平阳坡南河头作洗衣板。
  明清近代禅寺通常与法派形成固定关系,住持又世代的标称。广慧僧继锦字辈后,依次是崇、钦、东、振、起,灵辈。
  广慧寺自光绪年间大规模扩建后,民初僧钦汉住持期间又于药师楼(或称方丈楼)左侧增建禅堂五间,后因藏经于此,故亦称藏经楼。1930年、1931年间又筹建七佛如来塔平排立于天王殿前,紧靠寺前的放生池。
  石塔系青石打制,底座呈六角形,高二、九四米,径一米。基座为清宫式须弥座,其圭脚刻有青石动物浮雕,形象甚为生动,束腰处刻有文字,载有筹造时间等。身为瓜棱形,正面设拱〓壶门,内各刻佛像一尊,神态各异。塔顶为重檐六角攒尖顶,上刻圆筒瓦,瓦垄,檐角两端稍有起翘,重檐中假设窗户。
  藏经楼尚在,所藏佛经据现住持振空师回忆原有两种版本,后来流散在民间。石塔从左向右数前三个保存完整,后四个稍有损坏,1984年重修后现基本完整。药师楼因1983年寺内失火烧毁,大雄宝殿于1983年改建为重檐山顶式,建筑雄伟,为我县寺院之最。
  据张鹏翼先生回忆,曾亲睹寺内有清道光年间平阳令黎应南书写的楹联和光绪年间瑞安管生书写的“广慧禅寺”匾额,书法均颇精湛。黎应南精于算学,是著名诗人,学者龚自珍的挚友,惜其楹联湮没。还有瑞安孙诒让的题字镶嵌藏经楼左壁,也尚未找到。现悬挂在圣门的“广慧禅寺”匾额系全国佛协主席赵朴初居士所题,天王殿“慧日中天”匾额系全国佛协务常理事苏渊雷教授所题,“大雄宝殿”匾额系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手迹。
  注
  (1)该寺禅堂后现存刻有“新邻半山寺”字样石碑一块,碑刻年代不详。(2)见《资治通鉴》卷二五〇,《大宋僧吏略》下,《佛祖统纪》卷四十二。
  (3)见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本辑内容涵盖了历史、教育、人物传记、地方文化和社会运动等多个主题和子话题。它通过不同的文章和段落,展示了不同领域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阅读体验。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顺道
责任者
陈兴华
责任者
赵朴初
相关人物
苏渊雷
相关人物
沙孟海
相关人物
孙诒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原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广慧禅寺
相关作品
石塔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