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图书馆
平阳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阳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黄梅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19
颗粒名称:
黄梅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
其他题名:
记张韶舞治平罪行
分类号:
K827
页数:
10
页码:
65-74
摘要:
孔庆杭
关键词:
张韶舞
罪行
平阳县
内容
平阳县近两百年以来,出了两个臭名昭著的是县官:一个是清代的黄梅,另一个则是民国的张韶舞。
黄梅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到五十一年(1786),做了七年多的平阳知县。他是万民切齿痛恨的赃官,当年有两句民谚:“黄梅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是以证明。
张韶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到三十五4(1946)初,做了六年多的平阳县长。他比黄梅更毒辣、残恶!其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一、“大刀会”和“人头览展会”
民国三十三年(1944),江南区(即今钱库、宜山、金乡)爆发了“大刀会’反抗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事变。
这年的三月七日,“大刀会”。会众起事,袭击了驻在芦浦乡直接骑在当地群众头上作威作福的“护航大队”和“盐务所”,杀死所谓护航的宫兵和盐警二十七人,夺走步枪三十支,子弹千余发。虽然,“大刀会”靠宣扬神符护身,刀枪不入的迷信和邪说来鼓动部份愚昧无知的会众;但是,更多的群众因不堪反动统治的压迫和剥削,是官通民反而参加的。
张韶舞立即下令派国民兵团自卫大队、护航大队进剿。在望鲤乡护法寺一带用机关枪向着只凭大刀、梭标进行冲杀的“大刀会”会众猛烈扫射。据记载:“虽火力至烈,该匪前仆后继,仍向我猛烈肉搏……被冲入阵地……县自卫大队长叶士元……与士兵同罹大难……共死三、四十人。”据说,张韶舞也正在督战,见“大刀会”凶猛勇敢,吓得脚发软,仆倒在地。如果没有几个勤务兵强拖上马,恐也会作刀下之鬼。
张韶舞见“大刀会”越聚越多,“声势嚣凶,一时难以克制”。便电报第八区保安司令部,调集浙保三团、四团和永嘉、瑞安两县自卫大队、护航大队、边击炮分队、绥靖指挥部等数千大军进行镇压。但在项家桥,括山、钱库,宜山等处激战,都未得到便宜。如三月二十六白下午和二十七日上午的战斗,官兵“亦有相当伤亡”,其中“浙保四团死五十余人。”国民党军队几千之众,且拥有机关枪、边击炮等武器,但在仅有大刀和长矛的“大刀会”面前,却束手无策,指挥镇压的张韶舞和八区副司令湛延辉、绥靖指挥官郑帮鉴等家伙,竞纵令所属烧、杀、奸、掠,无所不为,以壮贼胆。三月二十日火烧钱库街,几据称“一路匪尸遍野”的所调“匪尸”中,就有许多是妇女。当时在温州任教的王季思教授有一首诗,记述其事,其中写道:
“女无裤死道左,明日乌军来救火。”乌军系指“大刀会”。这火是谁放的,少女又是谁奸杀的?岂不是不言而喻了吗!
国民党反动军队,对待当地群众,不分青红皂白,逢人便杀,提着人头去请功。我们记得有一位原住钱库农村的邻居阿友说,他就有一位亲戚在踏碓里捣米,根本没有参“大刀会”,也遭无辜杀害。据有关材料计算:“前后激战七次……击毙者达八百余人”。这当中不知有多少无辜的农民!
更有甚者,张韶舞在剿杀所谓“刀匪”之中,竟勒令割下人头,一筐筐、一箩箩运到县城,亚将一颗顺血淋淋的人头陈列在县仓操场(今县招待所二部所在地)的检阅台上“展览”三天,台前和左右两面摆不下,还在墙脚摆满一长行,约有一百多颗,他们还强迫驱赶群众去看,真是惨不忍睹!有许多与当地有亲谊的群众竞忍不住放声哭了起来。这是张韶舞对平阳人民欠下的一笔血债!
二、“夹道欢迎”
张韶舞号“力行”,大概是表达自己对国民党反动派至死不渝的效忠,凡是蒋介石下达的反动政令,他都坚决“身体力行”。他下车伊始,就想把平阳治得像他们所设想的“礼义”之邦。
他规定下级对上级必须驯服盲从,百姓对长官必须俯首贴耳。特别规定在这位父母官外出遇见时,老百姓必须“立正敬礼”,稍一不慎就遭到当街训斥、罚站;稍有反抗便会遭到一阵毒打。张韶舞自己备有一部专用黄包车和一匹专用马。近行用车,远行用马,一路前呼后拥,人们只要看到他的车驾影子,能回避的就远远地就近弯进巷弄或者别的街道上去,免得遭到凌辱。在他到任的第三年,民国三十一年(1542)五月,浙江省主席黄绍竑到平阳视察。张韶舞巴结上司,显示治平有效的“功绩”,竞强追集中全县壮丁、学生三万余人,站在北门塘河两岸,大张旗鼓地欢迎省主席。数万群众,从上午站到下午,在强烈的仰光下,忍着饥饿,等待一刻时光的用场。那天又恰有敌机空袭,警报一响,人们东跑西逃,好多人被挤到何里,四周的农田被踩踏得一塌糊涂。
还有一条扰民借施,便是强制人民背《国民公约》,似乎只要背上《国民公约》便不会做汉奸似的。又强制推广“勹,夂、冂、匚……”注音符号。张韶舞到处设关卡,凡是背不上《国民公约》和说不出“注音符号”的,不管你有无要紧事,休想通行。所以群众对他设在通福门(今叫解放门)的关卡叫做“鬼门关”。有人诗云:“铁岭花知行客愁”指的的就是此事。
三、“桐油走私”和王鲸波的死
鳌江是浙南和闽北山区的一个重要出海口,是物资集散地。抗战时,由于沿海港口相继沦陷,这里便显得格外繁荣。
民国三十年(1941)春天,鳌江有家“来顺商行”,在经理王鲸波、副经理魏迪盛的经营下,财源茂盛。桐油在战时是非常重要的物资,走私资敌虽然是杀头生意,但可以一本万利,一些奸商位次挺而走险。“来顺”就是这样发起财来的。他们的桐油走私活动,早与官府暗中相勾结。张韶舞、倪鸿章等就有坐地分赃的股份,所以有恃无恐。可是,“来顺”的这类勾当,商界早已有所风闻,当这批数百桶桐油在直夹河连夜装船外运之时,被知情人秘密举发。缉私队部份人员一则不明有靠山的内幕,二则也想从中捞点油水,私下敲一笔大大的竹杠,于是,就连夜把它查扣了。
笫二天,扣住大批桐油的消息,不胫而走,满城风雨。时值国难当头,竞敢有人走私资敌,群情非常激愤,莫不同仇敌忾。一时间标语、传单满街都是。其中有一篇“三字经”,至今还有人会背得出来:
王鲸波,钞票多。卖桶油,走私货。做汉奸……
张韶舞对突然被揭发查扣的走私桐油,一时不知所措;后又听到已有人向省里、向第三战区顾祝同那里告发了,就十分惊慌“勾结奸商、走私资敌”的罪名。他便密谋策划,先下手为强,立即下令逮捕了王鲸波和魏迪盛。王鲸波是与他们直接勾结知内情的人,如果一经上级查处,就会全盘暴露。张韶舞等便来个“杀人灭口”毒计,不待经过审判,乘着“四一九事变”之机,派陈国聪将王鲸波枪决了。魏迪盛因不是直接联系人,王鲸波的被杀,已吓得噤若寒蝉了,只好忍耐着坐了很长时间的牢狱。
四、“清乡会剿”和“红龙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张韶舞刚刚到任,便扩充了地方武力四个中队,增设了特务警察,为对付共产党做了一年的准备。
民国三十年(1941),张韶舞挥舞屠刀组识了清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二月二十五日开始到五月底止,调集全县武装对共产党进行会剿,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仅三个多月,据他们自供:“击毙匪徒一百五十余名”。
共产党浙南地方著名领导人叶廷鹏和浙南的刘胡兰——郑明德等许多同志都是死在张韶舞的屠刀之下。
张韶舞的残暴凶狠,还在县城西郊的“红龙殿”留下了历史见证。张韶舞为了镇压人民,滥捕滥关,看守所容纳不下这许多“罪犯”,并且为了躲避日机的轰炸,便在这个殿里布了铁丝网,增加新的监狱,将政治犯、政治嫌疑犯等关押到这里来,並绝派了重兵把守。夜间,严刑拷打的惨叫声,耳不忍闻。不几天,还有杀人的几声枪响,这里无异是重庆的“白公馆”“渣滓洞”。
记得是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七一一事变”日寇第二次入侵温州时,张韶舞仓惶逃命,就在他逃离县城之夜,下令全部枪杀关在“红龙殿”的“罪犯”。这时,因参与下关起义而被捕的张传卓、黄泉、庄琴三同志解到红龙殿来,张韶舞原想将他们一并杀死。当时,狱宫还不明县长此意图,便令他们暂坐在门口用手铐脚缭连环锁住,等候发落。半夜以后,张韶舞特派了一支行动队来枪杀,一名名提“犯”,一声声枪响,被关押的“罪犯”意识到了他们开始大屠杀了,“红龙殿”立即骚动起来,愤怒斥责、抗议、哭喊。刽子手们立刻架起了两挺机关枪扫射,集体枪杀了五、六十名“罪犯”。血洗“红龙殿”后,这批家伙沾满鲜血跟着张韶舞逃跑了。这场血洗红龙殿的惨案,除张传卓、黄臬、庄琴三同志当时不在监内,幸免于难,另有个别人幸存脱逃外,其余全都被枪杀。如今,庄琴同志还健在,他是这一惨案的见证人。
五、派款征兵中饱私囊
抗日战争时期,上峰命令征集兵员以补充抗日前线,本来是毋容非议的。但是张韶舞好大喜功,並潜此大发国难财,因此他的措施也就特别狠毒了。如:
一,在县范围内的所有交通要衢设置盘查哨,凡经过哨所年满十八岁到四十五岁的役龄壮丁都受检查。饬令“检查时须详细盘诘搜检……”。有的还故意刁难,须缴纳“买路钱”才能过去。
二,颁布:“逃避兵役处罚须知”。受到处罚的几乎要倾家荡产。交不出罚款要关押人质,逼得上吊、投河的时有听到。
三,实施应征壮丁联保联征办法,也即是那套连坐株连的法西斯手段。
四,分层负责,动员一万名保甲长开展征兵竞赛,捉到的连夜送征。
因此平阳县征兵任务连年超额。民国二十九年(1940)超拨151名,三十年(1941)超拨84名,三十二年(1943)超拨627名,三十四年(1945)就是征兵竞赛的那一年发动一甲一兵运动,征送6124名,比应征任务1332名超额4792名。张韶舞因此得到嘉奖,记大功,“请颁甲种二等光华奖章”。更有甚者,张韶舞将这些超额数部份抵充瑞安县未完成的名额,得到大批银元,成为成批卖壮丁的大兵贩。
赋税从来是县官的财源,“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张韶舞那会放过这个搜刮民脂民膏的机会。于是除国民党中央政府规定的税种税目外,张韶舞更巧立名目,用层层加码的办法向人民盘剥。根据有关资料,在他任内临时募派的捐、税、费、款竞达五十九种之多,金额按他自己的话“数亦甚巨”。如民国三十四年(1945)的“‘剿匪’经费不敷补派款”仅这一顼就达238万元法币,与当年财政总收入相比,占14%,可见额外征派的苛重。
正因为这当中的油水多,征派的手段十分毒辣,一有欠缺迟交,就要遭到追逼毒打。催征人员下乡,还得送“草鞋费”“香烟钱”,党史百姓穷得吃不上一顿饱饭,哪里有钱负担这么多的捐税!怪不得人民叫这个政府作“国民党万税”。
六、“张母冥寿”和“天高三尺”
张韶舞为了搜刮钱财,还挖空心思来为他那已死了的母亲扮演“做七十冥寿”的好戏。记得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做“冥寿”的消息一经传出,自有一班人大张旗鼓地张罗起来。这正是巴结拍马的好机会,所有区、乡长、僚属和绅商之流,有的慷慨“献寿”,有的出于无奈。“冥寿”寿堂设在大街的土地庙里(今邮电局所在地)。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冥寿”开始那天,一附官员绅商前往顶礼膜拜,鞭炮连天,从商务一直闹到下午,十分热闹。开放三天里,土地庙的五间大殿,十间廊庑和五间前殿,挂满了大红大绿的绸缎金字寿幛和寿联,围着桌披的百十张桌子,陈列着金银器皿、丝绸锦缎、瓷器珍玩等各种礼品,每张礼单都写着××单位敬献、××贺字样。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区和灵溪区的礼厅,陈国聪和倪鸿章敬贺的东西里有金制的首钸和金盾,其中一只金老鼠被装在一个漂亮的玻璃匣内,与真老鼠相等。据说,张韶舞的母亲生效属“鼠”,故送一只金鼠为寿。足见倪陈之流为上司搜刮钱则煞费心机。
广大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其中有一个人看了以后,仰头说:“啊!从此天高三尺!”人们问他是什么意思?这个人说:“这个‘阳寿’一做,平阳全县的地皮被他们挖去了三尺,不是天高了三尺吗?
七、万民切齿和耀武扬威
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张韶舞任满,编了一部《平阳六年》以显示自已的“政绩”,然后“盛誉”荣归了。消息传来,全县人民都非常高兴!贪得无厌、残暴成性的杀人魔王走了,老百姓或许有个喘息的机会。
于是“万民切齿张韶舞”等各种传单散发了,民谣传唱了:“县长张韶舞,肚大蟆蛙蛄,草青池塘边,咕!咕!”……十字街口贴出了十多幅漫画,画面有:一辆辆载满资财的汽车向安徽巢县开去,后而尘土飞扬;张韶舞手拿着带血的指挥刀,下面是人头,张韶舞腆着大肚皮右手抱着尼姑,左手扶着幼少的婢女等等在平阳的淫秽作风。
当新任第八区专员余森文到平阳办理监交时,千余群众和学生纷纷自动集中到县仓操场,请求接见。余森文是比较开明的,他了解到群众的愤恨情绪,也听到一些张韶舞的罪迹,便偕同新任县长王启炜走到县仓讲台上。当时,群众万分愤怒,高呼:“打倒张韶舞!”“有冤伸冤,有仇报仇!”“偿还血债!”等。强烈要求清算张韶舞,惩办张韶舞。并要求把张韶舞叫来与群众见面。余森文讲话解释由他报省办理,但是群众不答应,越聚越多。在群众压力下,余森文拿出名片要张韶舞出来见面。但张韶舞根本不理睬,名柠看也不看便撕得粉碎。那时他的亲信闻宝庆还掌握着自卫大队,便派兵在县政府门口架上几挺机枪,用武力向人民示威。
这吋,平阴中学当局知道许多学生也参加了,怕学生出事,也许是有人指使,便派军训教官和几名教师到县仓进行劝说,把学生集中列队带回校去。学生队伍经过县府门口,只见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在机枪旁虎视眈眈。在县仓里的其他群众,在专员余森文的一些承诺和劝说下,由于没有组织领导,难以坚持下去;也逐渐散了。
可是,张韶舞还不死心,竟于下午四时半,骑上马,在闻宝庆率领自卫大队簇拥下,特地走在大街上,绕城一周,再次向人民示威挑衅,然后,跑到鸣山乡乡长家过夜,第二天狼狈离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九五一年,这个杀人魔王,终于在平阳人民面前伏法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本辑内容涵盖了历史、教育、人物传记、地方文化和社会运动等多个主题和子话题。它通过不同的文章和段落,展示了不同领域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阅读体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光铭
责任者
孔庆杭
责任者
张韶舞
相关人物
郑帮鉴
相关人物
王季思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黄绍竑
相关人物
王鲸波
相关人物
魏迪盛
相关人物
倪鸿章
相关人物
顾祝同
相关人物
陈国聪
相关人物
叶廷鹏
相关人物
刘胡兰
相关人物
郑明德
相关人物
张传卓
相关人物
庄琴三
相关人物
余森文
相关人物
王启炜
相关人物
闻宝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原县
相关地名
黄梅县
相关地名
江南区
相关地名
钱库镇
相关地名
宜山镇
相关地名
金乡县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
瑞安市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台前县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铁岭市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夹河乡
相关地名
重庆市
相关地名
下关乡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
鸣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