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告別雁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816
颗粒名称: 六、告別雁中
分类号: G628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雁中中学担任校长两年半的经历和最终离开的原因。文章通过描述雁中的创立背景、教育理念、校园建设、师生生活以及与董事长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展现了中学教育的多个层面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关键词: 中学 教育理念 平阳县

内容

从一九四二年夏到一九四四年冬,我在雁中当了两年半校长。虽然徽薄的薪水不够维持一家七口生活,以至不得不接受堂侄一袋棉花的赠与,并拟卖掉狐皮大农贴补家用,但是我尽心尽力想把雁中办好,颇得舆论支持。
  闻道故人挥妙手,
  越溪深处栽桃李。甚西风鸿雁飞,
  卮笺纸,
  欲把天吴倾碧海,
  中原暂把妖氛洗。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从君矣!
  这是我在水头办雁中时,苏步青同志送给我的一首词。他当时在贵州遵义浙江大学教书,经济十分困难,颇有还乡办学之思。
  那么,我又为什么离开家乡,离开白手起家、辛勤创办的雁中呢?原因在于我和董事长吴勃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想
  我是本着一贯教育救国的思想,在国难时期为救济失学青年,培育人才,而办学的。而吴勃却是借此机会提高自己在整个平阳士绅中的地位。我十分不满他的为人。有一次在散学典礼上,全体师生和吴勃等都在座,我向学生慷概训话:“国是无数家组成的。现在抗日、国难深重的时候,家道也必定随国难而日益因难下降。但有些人国难而家不难,反而借此集会大发国难财,这是不正常的,所以我想在这里送给每位同学一把‘尺’,去度量社会上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我认为,困难而家亦越来越困难的是好人;反之国难而家越来越发财的是坏人。”吴勃当然明白所指何人,因此怀恨在心。他知道我为人公正廉明,教学颇得好评,在温州教育界有社会地位,用一般手段是无法使我听他指挥的,就想要手段在政治上拉我下水,两人关系更加紧张。因此,接受好友之劳,决定离开这是非之地。同吋,雁中荜路褴褛的草创阶段已经过去,各项工作渐上正轨,我也可以放心离开了。原拟履约重回联高,因浙东第三临时中学校长邀请,为战区流亡学生授业解惑,盛情难却,便暂往该校执教一年。
  临走前夕,全校师生依依惜別,两百多人列队,吹号扣鼓,绕行水头街路一周,高擎“如坐春风”锦旗送到我家。此锦旗现尚留在箱底,成为我创办雁中、长校两年半的唯一纪念品了。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本辑内容涵盖了历史、教育、人物传记、地方文化和社会运动等多个主题和子话题。它通过不同的文章和段落,展示了不同领域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阅读体验。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洋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