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平阳临时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784
颗粒名称: 抗战时期的平阳临时中学
分类号: G649
页数: 7
页码: 49-55
摘要: 本文讲述平阳临时中学的创办和发展为主线,描述了学校建立的背景、办学理念、师生情况以及学校解散后师生的去向。文章展现了临时中学坚毅不屈、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师生们在抗战时期展现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革命斗志。
关键词: 平阳县 临时中学 抗战创办

内容

在抗战里我们相见,满希望把理想实现,
  奋力挣扎度过一年,我们原不顾艰难。
  虽然目前遭受挫折,但决不心灰意懒,
  各人分途支持抗战,别离了不必留恋。
  我们这个临时学校,有几点大可以自豪,
  赤诚相见肝胆互照,别处不大做得到。
  克服浮浅着重实干,时代儿女志气高,
  这些精神必须保牢,才不枉费这一遭。
  满眼红叶零落飘散,弥天秋风奔驰呼号,
  酷寒严冬即将来到,不辞艰苦与辛劳。
  学习原是为了工作,掀起救亡的怒潮,
  站在斗争的最前哨,真胜利就在明朝。
  上面三段歌词,名叫《离别之歌》,是一九三八年冬,平阳临时中学停办,全校师生面临分手的前夕,对当时依依惜别情景的描绘和愤激心情的流露。它由临中老师沈鉴作词,徐贤议谱曲,既概括了学校一年中走过的坎坷道路,又表达了师生们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虽然事隔四十七年了,但师生们一想到它,脑海里还止不住翻滚起回忆的波澜。
  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的炮声,震响了整个中国,本县在平、津、沪、杭等地求学的大学生纷纷返回家乡,前几年他们在外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回乡后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组织了“平阳青年抗日救亡团”;创办了《平报》;筹建了本县历史上第一所中等学校——平阳临时中学(简称“临中”)。这个学校虽然只办了两个学期,就被迫停办,却为本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里程碑。当年在校师生于学校停办以后,不少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现在有的巳成为党、政、军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干部;有的学有专长,成名成家,在不同战线上担负着繁重的任务。
  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平阳僻处浙江东南,在三十年代,交通很不便,文化落后,一个拥有五十多万人口的大县,却从未有过一所中等学校。上中学,非得远到百里外的温州不可。因此筹建中学的消息一传开,就受到社会上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和支持。鳌江镇的一些工商界殷户,慷慨捐助资金;鳌江小学腾出了原“娘娘宫”的一部分,把两廊改成四个教室,拆去戏台,连同后台的化装室改成办公室,将大殿作为礼堂,并廉价租用塘沽街一座传说经常“闹鬼”的楼房,作为外地师生的宿舍。没有操场,只好在每天早晨由王载纮老师率领师生沿平鳌公路跑步,从车站到西桥,然后回宿舍早餐。课堂必须置备的凳桌和宿舍的床板、家俱等,都是东凑西拼,从各方面借用来的。教学上需要的仪器,都是老师们想方设法解决。如理化教师蔡孔耀,只化了十来块钱买到一盒仪器,内有滑车架、弹簧秤、凹凸镜和通球草等,就可对付初二、高一的理化实验了;音乐课没有风琴,徐贤议老师上课,就拿一支秤杆当作指挥棒。这所学校就是靠师生们以艰苦创业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而创办起来的。
  教师们在校上课,不分级别,没有固定工资,每月只领少数的生活补贴,他们从不计较报酬和地位,干起工作来总是全力以赴。如遇教材缺乏,任课老师就自编、自抄、自印,连工友的工作,他们都乐于承担。记得当时教师们曾流传一句戏谑的话:“临中穷学堂,校长当门房”,这也可说是对临中艰苦办学的写照。
  人才荟萃 名噪一时
  当时的物质条件虽然这样差,但是足以自豪的,是这所新办中学有一支朝气蓬勃,年青有为的教师队伍。当临中招生广告在全县贴出之后,曾轰动一时,报名的学生不少,原在温州几个中学读书的学生,也纷纷报考插班入学。
  这所学校的师资很出色:如校长陈德煊,燕京大学毕业生;教师王栻、沈鉴,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又是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参加者;蔡孔耀、王祥第、徐贤议、汪远潍、王载纮、杜贤宏、叶岑、杨仕权等,也大都是清华、燕京等大学的毕业生。有些人还曾在这些大学里当过助教。这批教师的质量,不仅在平阳县空前未见,就是跟当时温州区的任何中学相比,也毫不逊色。他们在地下党的领导下,除了热心教学之外,还积极领导同学们投入救亡活动,影响很大。
  改革教学 独具新风
  临中第一学期招收学生近百名,大都是本县失学青年和本县在温州各中学读书的学生。到了第二学期,外县同学如温州市的徐章、吴炎炎;瑞安的项文格、郭绍震等都纷纷慕名而来,学生人数达一百二十多人。初一人数最多,分设两个班;初二、高一各一个班,我是当时高一班的学生。临中课程设置打破旧的框框,除中、英、算、史地、理化外,删除了政治课“公民”和“童子军”,以及每星期一的“纪念周”。为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鼓励他们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学校特别开设了“国耻史”课,教授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每周两节,由王栻老师主讲,教材也由他自己编写。
  临中在当时贯彻的教育方针不仅限于智育方面,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德、智、体、美、群五育,在教学方法上则独树一帜,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读书求知识和抗日救亡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种办学思想的先进性,和今天提倡的“第二课堂”已很近似。教师们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培养同学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有些工作放手由学生自治会承担,如建立读书读报会、理论学习会等。在校外,配合救亡团从事社会活动,如刊出墙报,宣传抗战形势。在校内,为了培养同学写作能力,刊发铅印的《校刊》外,各班级还分别出级刊,记得初二的级刊最引人注意,因为那里人才辈出,金冶、李士俊、杨则宁擅长写作,陈力萍擅长绘画,把级刊办得图文并茂,每次刊出,哄动全校。
  为了增长学生课外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校还举行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时事和哲学讲座,曾邀请吴景荣、宋廷千、项经川、黄藻如等来校演讲,以扩大学生知识而和对社会的了解,增长才智。
  面向群众 走出课堂
  抗战初期,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山门畴溪小学创办了“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临中与干校的关系非常密切,受到影响也很深。一九三八年初夏的一个夜晚,驻山门的一部分红军战士曾经来到临中,与师生们举行联欢晚会。他们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和革命道理,讲述革命斗争故事,情绪十分热烈,直至深夜方散。从此以后,临时省委印发的宣传材料也不断地在临中师生中传播。一九三八年七月七日,纪念抗战一周年的那一天晚上,我们还联合鳌江小学教师和救亡团成员们,组成十多个歌咏队,在鳌江镇街头巷尾引吭高歌,嘹亮的抗战歌声,响彻全镇。从那天以后,这种歌咏活动坚持了一段较长时间。我们还利用暑天群众乘凉时,进行街头演唱,结合口头宣传。在这一基础上,学生会主席阮世炯,组织了十多个同学成立“烽火剧团”,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先在镇上演出,后来深入农村,还到江南宜山、金乡、钱库一带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赤诚相待 肝胆互照
  临时中学是一个朝气蓬勃,民主空气浓厚,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上课的时候,学生专心听老师讲课,下课以后,师生象兄弟姐妹般亲密无间,大家一起活动,一起探讨学问或辩论问题。这种气氛在解放前的学校,是难能可贵的。师生们每遇假日星期,常常相率外出郊游或旅行,近的如荆溪山、钱仓山、半山庵、墨城,远的如炎亭、南雁山和瑞安仙岩。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观赏风景,而是利用旅游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每到一处,大家席地而坐,举行形式多样的讨论会、辩论会或营火会。记得在南雁仙姑洞那次营火会上,大家以沉痛的心情合唱《松花江上》,当唱到“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我那可受的家乡?什么时侯才能够见到我那亲爱的爹娘?”这一段时,沈鉴老师因家乡陷敌已久,亲人遥隔,不禁触景伤情,失声抽咽。全场师生深受感动,争相慰问。这种互相关心、爱护,赤诚相待的关系,在团结抗战的大熔炉中凝成以后,经过革命的洗礼,一直延续到今天。
  排除干扰 坚持办校
  临中建校之初,原定名“平阳中学”,可是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门拒不承认,不准立案。大家商量对策,教师们考虑到一旦战争结束,各人势必返回原校,于是仿照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学校在长沙合办“临时大学”的先例,就在开学时挂出了“临时中学”的校牌。不料校牌挂出不久,县政府教育科长叶肯,竟气势汹汹地赶到鳌江,强令收起校牌,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反抗。等到这个家伙一走,“临时中学”的校牌依然高高挂起。国民党政府恼羞成怒,竟下了停办的通知。那时,烽火剧团的大多数同学,受到革命形势的启发,急于投笔从戎。原在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肆业的几个老师,也急于前往“西南联大”继续深造。在一九三八年的残冬,坚持了一年之久的临时中学,不得不被迫解散。
  奔走革命 人才辈出
  临中解散后,原参加烽火剧团的阮世炯、金冶、许布洛、方严娟、周晓霞、项文格、周月仙、陈枚等十一位同学,会同社会青年周丽霞、胡玉翠等共十四人,经项经川同志联系,由新四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黄耕夫出介绍信前往皖南,参加了新四军。接着,同学杨力航、李士俊、陈力萍等也先后北上加入革命队伍。还有老师徐贤议、沈鉴、汪远潍、王载纮;同学陈正楠,会同鳌江小学校长温瑜,鳌江妇女团团长宋爱兰等共七人,绕道香港前往昆明“西南联大”继续求学。临中师生从此风流云散,各奔前程。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师生们日夜追求的理想,终于得到了实现。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现在都已霜染两鬓了。但是临时中学的那种赤诚相见,肝胆相照的精神,还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炫目的光辉。
  附记:本文曾由黄如干同志整理成篇,作为我县党史资料于八三年在“抗日救亡史料专题座谈会”上向与会的老同志征求意见。现就座谈所得,在原稿基础上重行加工整理。主要史料来自陈德煊、王载纮、徐贤议、王祥第等老师;金冶、阮世炯、许布洛、王来棣等同学及社会人士翁奇玉先生的回忆。《离别之歌》则根据徐贤议老师默诵所得。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本书记述了回忆施味辛同志、回亿梅康和项经川同志、龙湖女学点滴、鳌江公学大事记、鳌江公学大事记附言、抗战初期的平阳临时中学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允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