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奔太平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753
颗粒名称: 一、投奔太平军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3-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将领白承恩的生平事迹。白承恩出身于一个平阳县的贫苦农民家庭,在青少年时代就展现出强健的体魄和叛逆的性格。在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压迫后,他选择离开家乡,以看相算命为生,同时也在寻找反抗的机会。
关键词: 平阳县 太平军 白承恩

内容

太平天国将领白承恩(1833——1852),平阳县北港宰清乡四十二都湖窦村(今腾蛟区腾蛟公社湖窦大队)人。湖窦背靠赤岩山;面临银坑水,是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白氏于清初从福建迁到这里,聚族而居。承恩属半月山派三房第五世“钦”字辈,名已失考,承恩是他的表字,人们都叫他的小名老三。
  白老三大约生于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的父亲是个贫苦农民,无田无地,缺衣少食,、借白氏大祠堂(今湖窦小学)后面一块地基,搭了两间茅屋居住。他从小跟着父母干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出了强健的筋骨,养成了叛逆的性格,锤炼了斗争的意志,和穷哥们心连心。到了十七八岁,长得肩阔臂粗,膂力过人,而且拳棒精熟。
  白老三的青少年时代,处于道光、咸丰年间,清朝统治日益腐败,鸦片战争打开祖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入,阶级矛盾趋于尖锐,革命风暴正在酝稂,一派山雨欲来的情景。那时温州平阳一带,也同全国一样,土地高度集中,地租剥削加重。洋货倾销,土布副业受到打击;白银外流,赋税负担成倍增加。清朝政府为筹集镇压革命的军费加紧搜翻,贪宫污史借各种名目敲诈勒索,高利贷者残酷盘剥,再加上连年灾荒,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而地主阶级却利用天灾人祸,乘机兼并土地。平阳江南张家堡(今属苍南县)地主杨配篯,增积资财二万,有田数千亩,后来成为金钱会的死敌。湖窦村东五里有个郑家堡(后以闽南话谐音改名腾蛟堡),那郑家也是田连阡陌,开有商店作坊,并筑堡坞以防“盗贼”。
  在那难明的长夜,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要活命,只有两条路,一是外流谋生,二是反抗斗争。白老三则二者兼而行之。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特大台风暴雨,造成数百年未有的灾祸,颗粒无收,饿莩遍地。二十岁的白老三,只得离乡背井,闯荡江湖,借看相算命混口饭吃,暗中寻师访友。他北上温州城,南下福宁府,大路经过钱仓,常在赵起饭店落脚。这个赵起,人称“赵大哥”,怜老惜贫,扶危济倾,方圆几百里外闻名。白老三和赵大哥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常来常往,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朋友。
  就在这一年的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建为天京,接着派兵东征、北伐和西征,全国震动。各地草泽英雄不约而同,纷纷投奔太平天国。福建、上海的小刀会,广东、广西的天地会,淮河流域的捻党,以及贵州的苗民、云南的回民等等,都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农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在浙江温州,就有乐清金佩铨(原为永嘉人)扮作商人到天京联系,并以奉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札委瞿振汉为“浙东除暴安良虹军统帅”名义相号召,于1855年初起义,毙清朝乐清协副将姚武成,一度占领乐清县城,建立政权。虽然瞿振汉起义旋即失败,但事有可为,鼓舞人心。约在这时,赵起开始在钱仓组织金钱会,白老三则在投奔天京途中遇到了太平军,以白承恩的名字拜上入营,隶属李世贤(季秀成堂弟)麾下,和李尚扬等为一旗同僚。
  从迷信职业的流民成为一个太平军战士,从江湖义气打抱不平到为太平天国“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而战,白承恩找到了当时的正确道路,这是他一生历程中的重大飞跃。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了《朱平子与许寿裳一夕话》、《大平灭国将领白承恩传略》、《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平阳拳民运动》等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吴良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