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大舅父苏松革命斗争中的一些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松纪念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717
颗粒名称: 回忆大舅父苏松革命斗争中的一些往事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5
页码: 131-135
摘要: 本文深情回忆了大舅父苏松的生平事迹,他从小聪明好学,但因家庭变故辍学后致力于家乡的教育和抗日救亡工作。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深受群众爱戴。为了追求进步,他秘密入党并走上革命道路。在舅父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勇敢地支持他的革命工作,即使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和迫害,也坚决保护舅父的安全。
关键词: 平阳县 苏松 革命斗争

内容

从小我最爱听我妈讲述我大舅父的故事。她说我大舅父从小就生得浓眉大眼,四方脸庞,高高鼻子,皮肤细白,聪明好学,天真活泼,全家人都很喜爱。我妈是他二姐,当然更疼他。
  舅父16岁那年正在温州读中学。由于外公外婆半年里相继病故,家里剩下老的老小的小,没了顶梁柱。而外公开的烟草店兼营零售和批发,聘用了六、七个工匠和学徒,生意正红火,还有五、六十亩田产无人照料,因此太外婆决意不让舅父继续读书。虽然再读一个学期就毕业了,太祖母也不同意,舅父无奈只得辍学,更谈不上升学深造。但是舅父他不会经商不会理财,也不去过问烟草店和田地的事,烟草店维持不久也就停业了。舅父在家乡教书、办学,热心抗日救亡工作。他在鹤溪林家祠堂办农民夜校,有五、六十人上学,夜校所有费用全部自己负责;他为鹤溪小学开办高小班,也拿出许多钱添设备、修校舍。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在社会上结交了各阶层人士和许多农民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受群众的爱戴。他追求进步,秘密入了党,反来还毅然抛下全家老小走上打游击的革命道路。自从舅父入伍后,我妈整天牵肠挂肚。幸好我家地处鹤溪街尾(牌坊头),四周较僻静,所以舅父与我家秘密往来较多。他每次来时都带钩大伯(董光膠)、小洪同志(洪汝兰),还有其他同志同来。他们和睦团结、亲如兄弟。来我家的同志对我妈也都称呼二姐。有时今晚来明晚走,有时住两天、三天。有个大年三十,三个同志在我家过年,住了五天。每次舅父来时,我妈都非常高兴,热情招待,并负责通知舅父指定的人来我家开会,还要站岗放哨。虽然忙些,但心里乐呼呼的,巴不得他们多住几天。但舅父他们重任在身,不能久留。他们走时,我妈难受地目送他们消失在夜幕中,只怕他们在路上出事,提心吊胆久久不能平静,怎么也睡不着觉,直到交通员来信时才放心。我妈曾说,有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她做好竹编手艺,刚躺下朦胧入睡时,听到门外有人叫:“阿嫂,请你行行好,我想到你这里买点酒喝。”(当时我家开个小店),我妈回答他们:“这么冷,我懒得起来,请你到别家去买吧!”过了一会,又敲敲门,又叫,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叫,在门外好话说尽。我妈真的有点生气,心想今晚会这么倒霉,门外到底是酒鬼还是疯子?只得振作精神起床,把门一开,啊!出乎意料,原来是大舅父与钩大伯。当时我妈又高兴又懊恼,连连指责自己,真不该在那寒风凛冽的夜里把他们拒在门外挨冻。但舅父笑着说,不要紧,都怪我们走得急,来不及先通知你,我们就是利用刮风、下雨、下雪、伸手不见五指的天气行走,以免敌人的注意,现在不是进来了吗,何必还在自责呢!
  有一年深秋的夜晚,我家叫了五个农民帮助割晚稻,他们吃完饭出门离去,我妈顺手关好前门,转过身来见后边推门进来两个人,不由吓了一跳,但很快就认出他们,是大舅父和钩大伯。我妈喜上心头,马上给舅父和钩大伯热水洗脚后,便一起吃饭。我爷爷怕牵连,本来就不同意我妈和舅父联系,这次他就趁机想动员舅父回家,还说要托人帮他在国民党政府里找个事做,像这样躲躲藏藏又苦又险怎么过日子。舅父听完他的话,和蔼而耐心地给爷爷讲了好多革命道理,他说自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革命工作的,共产党的宗旨是为劳苦民众求解放,最终是必胜的,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卖国害民是必败的。爷爷终于被立场坚定、意志坚强的舅父说服了。但心里还十分害怕,他对我妈说,万一被敌人发现,我们不仅三间小屋保不住,连人也要遭殃。我妈坚决地表示:我不可能与亲兄弟断绝往来,他是走正道,是走广大群众要走的路,我们应尽力支持他的工作,保护他的安全才是。她劝爷爷不要怕,只要绝对保密,就不会出事的。从此爷爷再也没有讲什么。后来爷爷搬出另住了,听说舅父曾有两次去过爷爷的住处(腾蛟坎头庄),都得到爷爷的接待和帮助。我妈从心底里佩服舅父有超群的说服力。
  有一段时间由于舅父的要求,我们搬到他家去住。我目睹国民党反动派的便衣队三天两头来扰乱,有时几十个便衣突然而至,把整个房子团团包围,一间一间地搜查,然后就恶狠狠地说,限三天或五天之内要把苏松交出来,否则要抓人顶替,要烧房子,八十多岁的太外婆吓得直哭,任他们搜过一阵后,我妈去请人来一边求情,一边送钱、送物,还要请人帮忙烧饭、摆酒给他们吃,同时又请亲戚、朋友四出装作寻找大舅父以应付敌人,经常这样忙上一整天,等敌人回水头去了,大家才暂时松了一口气。由于大舅父经常教诲,全家人胆子似乎变大了。敌人找不到大舅父,果真把14岁的二舅父抓去,关在水头区公所,幸好大姨妈当时住在水头,每天送饭给他吃。敌人多次提审,二舅父都是同样的回答“不知道”。没有走漏半点党与大舅父的风声,勇敢、机智地与敌人周旋。以前大舅父在家时,二舅父就曾帮助大舅父干革命工作,不仅为隐蔽在舅父家楼上的党的干部站岗放哨,还全身农村儿童打扮,为他们和大舅送信去凤卧给黄老三、送水头振德小学给郑巧云。有一次他还身藏党旗与大舅一同去下溪北山发展新党员。二舅父说,他在监狱里,耳边总是响着大舅父平时的嘱咐:“遇事要镇定,心不慌、脸不红,千万不要被敌人套出来,若问苏松在那里,就说不知道。”所以无论敌人如何凶残,一点也吓不倒他。关了一个月,敌人无可奈何,后来还是花钱通过三姨妈的公公(当时任国民党的保长)把二舅父保回来。
  又有一个夏天的夜晚,交通员来告诉我妈,舅父今晚要来我家,我妈理好家务就坐在门边等候,一直等到深夜三点多钟,眼看再过一个多小时天就要亮了,怎么办呢,身上冒出阵阵冷汗。正在万分焦急的时候,大舅父他们果然来了,我妈开口就问,出了什么事?舅父冷静地说,路上遇到熟人,就跟他回家,在他家呆了两个多小时,给他讲了党的政策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交代才回来。第二天我们很是担心,布置了许多暗哨,由于舅父认真、细致的工作,对方没有动静,对舅父的行动还是给予了默契和支持。
  有一年的冬天,党内经济十分困难,同志们没有被服过冬,舅父叫我妈织布,我妈乐意地接受任务。第二天就召集大姨妈和舅妈把洋纱送来当作合股织布,用最快的速度织完二十几丈布,舅妈织好几十双纱袜,一起带交给大舅父,解决了同志们过冬的部分困难。49年春天,二舅父刚入伍就接受大舅父的任务,连续两夜带几十个民兵把兄弟二人家里5100斤谷子挑到党内去。我妈也经常在夜间赶做同志们的布鞋、袜底。同志们离开我家时,经常给他们带去酱油、红酒,十二月还有腊鸡。有一次下雪天,钩大伯带着几斤酱油到王坛岭头路上滑倒,瓶也打碎了,大家都心疼地连连叫可惜,县委书记老海同志也都夸我家的酱油好吃。
  我妈常说外公外婆一生辛劳积累起来的财富,自他们中年去世,大舅父上山打游击,国民党三天两头来摧残、迫害、搜刮,烟草店歇业,田产逐年变卖,减少。大舅父胸怀全局无私奉献,总是拿家里的钱物帮助党解决遇到的困难。剩下的房屋、田地、家具等,解放后土改时全部分给了贫下中农,连自己应得的二亩多田地和一间房屋也送给了鹤溪乡人民政府,真正成了一个无产者。
  我舅父出生入死,艰苦奋斗,坚持平阳游击斗争十一年,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现在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回忆往事,我禁不住内心酸楚,泪洒衣襟。敬爱的舅父!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您的高贵品格、您的教诲、您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怀念您!永远怀念您!您安息吧!敬爱的舅父!!

知识出处

苏松纪念文集

《苏松纪念文集》

本书主要是关于苏松同志的回忆和纪念文章,包括苏松本人的自传、日记选摘以及他在石溪岩伏击战和争取国民党浙保六团起义中的经历。此外,还有多篇由苏松的同志、朋友和家人撰写的纪念文章,回忆他们在与苏松共事或相处中的点滴往事,表达对苏松的崇敬、怀念和哀思。

阅读

相关人物

施素梅
责任者
董光膠
相关人物
洪汝兰
相关人物
苏松
相关人物
郑巧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鹤溪小学
相关机构
鹤溪乡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