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地教我工作方法,帮我提高业务水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松纪念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707
颗粒名称: 手把手地教我工作方法,帮我提高业务水平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2
页码: 8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县委为适应全国解放战争形势,成立新兵训练队,由我任队长。连续办了四期训练班,共培训新兵近300人。苏松同志提出改进训练方法,重视文化学习、身体素质和实战演习。第四期新兵集训时,接到迎接解放平阳全境的准备命令,后合并为县警卫大队,并改称第五军分区平阳县大队,我担任副政委。
关键词: 平阳县 苏松 大课堂

内容

为了适应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平阳县委在1948年9月成立新兵训练队,由我任队长,县委宣传干事卢声亮同志兼任新兵队政治指导员。从1948年9月中第一期开始训练,到1949年5月平阳解放时止,连续办了四期训练班,共培训新兵近300人。第一期结束后,卢声亮同志因青年训练班工作忙不过来,不再兼任新兵队政指,改为张加信同志任副政指(后为政指)。因为有了第一期的经验,苏松同志向我提出:第一,新兵都是由各区推荐保送来的出身贫下中农的基本群众或党团积极分子,政治素质是好的,但文化水平较低,我们训练班还要适当安排他们的文化学习,这一期准备从青年组中挑选几位同志来新兵队担任文化教员,帮大家提高文化;第二,年龄也应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30岁以下,还要身强力壮的。过去只注重政治素质,有的忽略了身体素质,这是不行的。县委除了通知各区对此引起重视以外,还指定姜楚秋同志负责新兵入伍体检,不合格的一律退回;第三,由于训练时间较短,上期制式动作和武器教练实战演习的比重安排不很适当,以后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武器操作(射击与刺杀)和实战演习上,减少制式训练。我们根据苏松同志的意见,改进了训练方法,提高了训练质量,新兵训练结束分配到区队,就能使用武器和参加战斗,领导和区队反映都比较满意。第二期新兵学习期间,还配合老海同志亲自指挥的县警卫队在瑞安营前伏击敌运输连的战斗,新兵队班长陈延木缴获木壳枪一把,我和张加信各缴获一把步枪和一些子弹,其余新战士也缴获一些军用品。战斗结束,苏松同志结合这次战斗联系实际,对新兵队进行了言简意赅生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
  第四期新兵是1949年4月中旬开始集训的,由于人数多,有130人,山上训练场地受限,经领导决定地点改在平西东岙。训练不到一个月就接到县委要新兵队立即开回机关的命令,当时不知何事,星夜赶回机关,闻知苏松同志已去水头和浙保六团团长洪彪谈判起义事宜,我们要做好下山进城迎接解放平阳全境的准备,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大喜讯后,简直欢喜若狂。浙保六团5月8日在水头起义后,5月12日晚饭后,老海同志率领机关和部队由王坛出发,浩浩荡荡下山,半夜后到达梅溪时,县委将该地碉堡内守敌缴械的所有枪弹全部发给新兵队。13日早饭后老海同志命我和张加信率新兵队进驻鳌江,老海同志亲率机关和县委警卫中队进驻平阳城。1949年6月初新兵队与县委警卫中队合并成立县警卫大队,华业都同志任大队长,曾永金同志任副大队长,我和阵声录同志分别任正副政治教导员。不久温州军分区成立,县警卫大队改称第五军分区平阳县大队,正副大队长不变,老海同志兼大队政委,我改任副政委。我从一个受穷受苦的青年,成长为军队的干部。

知识出处

苏松纪念文集

《苏松纪念文集》

本书主要是关于苏松同志的回忆和纪念文章,包括苏松本人的自传、日记选摘以及他在石溪岩伏击战和争取国民党浙保六团起义中的经历。此外,还有多篇由苏松的同志、朋友和家人撰写的纪念文章,回忆他们在与苏松共事或相处中的点滴往事,表达对苏松的崇敬、怀念和哀思。

阅读

相关人物

卢声亮
相关人物
张加信
相关人物
姜楚秋
相关人物
陈延木
相关人物
洪彪
相关人物
曾永金
相关人物
阵声录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