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的平阳“小教班”与“新民主主义研究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510
颗粒名称: 解放初期的平阳“小教班”与“新民主主义研究会”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4
页码: 82-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9年五月至九月,平阳解放初期,县委领导下举办了“青训班”、“小教班”和“新民主主义研究会”等短训班。这些班虽时间不长,但对当时文教事业有重要作用。“小教班”培训了约200名青年教师,推动教育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研究会”则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这些活动为平阳解放初期的文教事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平阳县 文史资料 回忆录

内容

一九四九年五月至九月,平阳刚解放的最初几个月,宣传教育战线在县委领导下,曾及时举办了“青训班”,“小教班”和“新民主主义研究会”等短训班。办学时间虽不长(青训班两期,小教班三期,研究会一期),每期约半个月左右,但它们对平阳解放初期的文教事业却起了重大的作用。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史实已经逐步模糊。查档案,已失记载,除两期“青训班”与办理‘离休’有关,不时有人查调部分档案外,而‘小教班’和‘研究会’的史实,则已逐渐被遗忘了。更有趣的是,在‘文革’期间,我县有些同志因在“干部登记表”上填写了参加“新民主主义研究会”而受到审查。年青的外调人员竟把‘研究会’误认为“读书会”的笑话。因我俩曾直接参与‘小教班’和‘研究会’的组织领导工作,特将记忆所及加以整理,以供查考。
  一、“小教班”
  ‘小教班’全称‘小学教师训练班’。平阳解放后,从6月至8月连续办了三期。地点在现平阳一中内,它是夹在解放后第一期和第二期‘县委青训班’中进行的。到县城参加学习的每期教师,虽然人数不多(50人左右),学习时间不长(每期半个月左右),但都是全县各区镇推荐来的进步青年教师。他们通过学习后,回到原处,在区镇委领导下,进行区镇教育普查工作,部分地区还组织了区镇‘小教班’。有的还成立了‘小教联’(小学教师联合会)组织。这对当时全县教育事业的接收和恢复工作,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刚解放,平阳县委机关进城时,干部人数有限,而小学教育复盖面又大。全县小学教育在解放后的第一个新学年应如何走上比较正规的道路,这正是‘小教班’所需要研究的问题。由于第一期‘县委青训班’在六月上旬结业,县领导认为“小教班”的领导班子无须再建立(当时‘青训班’班主任卢声亮,教员王毅,郑中肯),只要另外抽调几位从‘青训班’结业的学员来充当学习组长和后勤领导人员,就可以了,地点亦无须再选择。故第一期‘小教班’很快就在六月中旬开学。开学典礼仍在平一中礼堂(原孔庙的‘明伦堂’)举行,由班主任,县委宣传科长卢声亮作《形势与任务》的报告,由郑中肯(小教班实际负责人)宣布学习具体计划。这时,县人民政府筹委会文教科张业扬、周笃、林声松(县第一任文化馆长、已故)等同志亦先后抽来帮助。这期学员人数计50多人,如已离休的苍南桥墩老教师候立功,昆阳老教师陈上铭和畲族骨干教师雷必彬都是这期的学员。第一期学习时间近三周,学习内容和“县委青训班”学习内容基本一样,几门主课是:1、目前形势与任务(卢声亮主讲)2、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王毅主讲)3、社会发展史(郑中肯主讲)。学习生活革命化,八人一桌用膳,小组讨论亦八人一组。由于入学时都填写学习登记表,结业又有定,所以训练班设组织学习等股,林声松担任组织股长,张业扬担任学习股长,徐超然负责总务股。
  ‘小教班’连续举办三期,学员共约200人左右。当时学风比较好,早起集中早锻炼。在平一中‘明伦堂’上大课时,个个认真听讲,分组讨论时,大家畅所欲言。每期学员铺盖,日常用品都自带,睡的是教室坭地稻草席,对个别有病的学员方用几张课桌合并起来给他作为床铺,以示照顾。训练班没有音乐课,但革命歌声,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休息时都到处可以听到,整个平中暑期的校园充满着一种艰苦奋斗而又乐观前进的气氛。
  ‘小教班’每期结业时,人人都要作自我思想定和小组集体定,并开全体学员联欢会。会后,个个背着象行军的行装,踏上归途,肩负着组织区镇教师再学习的重任。
  二、新民主主义研究会
  “新民主主义研究会”举办于1949年八月中下旬,地点在县城坡南龙山塔下,借用平阳一中高中部校舍。它名义上由平阳县大学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联谊会(简称平阳县‘大联’)发起组织,吸收本县各区大专以上学历的部分知识分子参加,而实际隶属于县委宣传部和县府文教科领导。
  当时办会的宗旨是本着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政策,吸收本县各区镇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知识界人士学习党的文件,认清形势,提高思想觉悟。参加研究会学习的人员约有四十人。主要来自本县各区,而原县城、万全、鳌江、江南几个区占多数。具体有以下几类人员:1、本县的部分中学教师(解放前曾任教于平阳县中、南雁中学、平阳师范等校以及从外地回乡的中学教师),2、在学回乡的大学生,3、个别文化程度较高的知识青年。具体负责研究会日常工作的是平阳县大联的领导成员项经川,陈德煊,(解放后平阳一中第一任正副校长)郑中肯、黄庆荣、(平一中第一任教导主任)和尤葆枢、颜福清等人。
  由于参加学习的对象文化程度较高,不采用“训练班”方式,而以“研究会”的形式,容易使人接受。学习内容除听大课报告外,一般以自学文件为主,结合分组讨论,然后由学员个人写学习心得和小结。学习方法比较灵活,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员。大课次数不多,县委宣传科长卢声亮、县人民政府秘书黄庆生同志各作一次讲话,内容是革命形势与党的方针政策、新民主主义论的要点以及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问题。此外,县文教科付科长郑中肯也做了就学习问题几次辅导与小结。自学文件以毛泽东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为主,结合时事形势与有关政策的学习资料。
  研究会的日常经费开支,主要由县人民政府文教部门酌量给予补助。参加学习的人员全部寄宿,个人生活自理,雇请当地厨工吃“包饭”。早晚自学谈心,不出操点名,生活安排较宽松,适合知识界人士的特点,颇受学员的欢迎。
  研究会只办一期,时间半个月,结束时举行一次学习总结与结业典礼。研究会结束后,县人民政府除从学员中吸收一部分人充实平阳一中的师资队伍,投入新学年的复课工作外,还选拔一些学员组建平阳县小与鳌江镇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为解放初期平阳人民教育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文合集涉及苏步青等数学家、罗晓晖等革命者、梅旭华等爱国侨领的回忆与传记,还介绍了蔡笑秋等艺术家、刘云五等医师和钱叔棠等名中医。文章涵盖平阳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和历史,如解放初期的税收、小教班、黄公望籍贯考和道教水南派等。最后探讨平阳历代鼎甲和一中校歌作者。整体展现平阳丰富历史文化和人物多样性。

阅读

相关人物

郑中肯
责任者
黄庆荣
责任者
卢声亮
相关人物
王毅
相关人物
郑中肯
相关人物
张业扬
相关人物
周笃
相关人物
林声松
相关人物
陈上铭
相关人物
雷必彬
相关人物
徐超然
相关人物
林声松
相关人物
项经川
相关人物
陈德煊
相关人物
郑中肯
相关人物
黄庆荣
相关人物
尤葆枢
相关人物
颜福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平阳师范
相关机构
平阳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