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昆剧学馆及其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470
颗粒名称: 平阳昆剧学馆及其它
分类号: J821.9
页数: 7
页码: 105-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9年,平阳昆剧学馆成立,17位老艺人联手抢救永昆艺术。学馆历经风雨,孕育出一批优秀学员,演出巡回引发观众热情。尽管面临困境和阻力,但老艺人们不懈努力,呼吁各级领导支持抢救永昆,希望永昆艺术能延续发展。
关键词: 平阳昆剧学馆 永昆 老艺人

内容

1979年上半年,平阳艺人周运沾为抢救昆剧艺术,联络17位昆剧界的老艺人,在灵溪沪山(未分县时,属平阳县灵溪区)开办了平阳昆剧学馆。
  创办这昆剧学馆还有一个来由。这时期,“四人帮”刚被粉碎,这十七位联合办馆的老艺人联名给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和浙江省、温州市的宣传文化部门,呼吁抢救昆剧。1978年10月,文化部的顾问马彦祥来到温州,看了几场永昆剧团演出之后对这些老艺人说:“我寻找失落的海盐腔,找了30年,现在总算在温州找到了,这是我的一大收获。趁你们老一辈还健在,一定要设法把永昆抢救出来,如果不抓紧抢救,在我们这一代失去永昆,我们将愧对祖先和后人……。”所以,这些老艺人就在当时的文艺园地复苏的气氛感染下,开办了这个学馆。
  自古以来平阳的戏剧名气很大,向有“平阳出戏子”之说。当平阳昆剧学馆的招生广告一张贴出来,前来报考的就有300多人,最后招定了80人。这些小学员们,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12岁。为了抢救永昆这个古老的剧种,他们自费学艺。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边学习,边演出,在平阳、瑞安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并排演了永嘉的传统名剧全本的《荆钗记》,在温州市区进行演出,受到观众的称赞和艺术界的好评,《浙江日报》也作过报道。
  那么,为什么流行在平阳、温州一带,大多名演员又出自平阳的昆剧,要叫“永昆”,永昆又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永昆是流行在浙东南沿海地区的四大剧种之一。原先,按高腔、昆腔、乱弹、和调的次序排列,永昆排名第二,历史上叫“昆腔班”。建国之后,多数剧种都以流行地域定名,50年代初进行剧团登记时,当时仅存的巨轮昆剧团划归永嘉县,因此就称“永嘉昆剧”,而后就成了一个独立剧种的名称。
  平阳是南戏的发源地之一,戏剧活动自古以来就很兴盛。昆剧也在平阳流行几百年。乾隆时期,平阳还出现了演唱昆山腔和弋阳腔的小儿班,后来城乡也有出现戏曲“学馆”。乾隆以后,由于温州乱弹班的兴起,其曲通俗,语调接近乡土,温州昆剧就面临着强烈的竞争,观众多爱看“声色喧腾之出”的温州乱弹,致使昆剧一度冷落,观众只剩“十之三”。但在清末至民国之初,由于一些昆剧名演员的显赫的声名,又使昆剧得以中兴。
  这些名演员一直在平阳的老一辈人当中有口皆碑。如叶连金,人称“蒲门生”,是一代名优,《平阳民国县志》也曾收录他的名字。据曾任温州民众教育馆长的黄一萍所著的《温州之戏剧》一书记载,他“善画梅,能为小诗词,在班为小生。演剧能出神入化,迄今犹为人传赞不替”。温州的许多的有关乡事记闻中都提到“蒲门生”,说他创造的角色如《十五贯》的况钟、《金印》中的苏秦、《千金记》中的韩信、《八义记》中的程婴、《玉簪记》中的潘必正等,都是其他男生演员和观众为之倾倒的,他在温州戏剧史上成了一位传奇的人物。
  “蒲门生”大约只活了四十多岁,有人推测他卒于光绪初。他死后,接班的又是一位平阳人,叫杨盛桃。据黄一萍的《温州之戏剧》记载:“阿桃,丑角,平阳金乡人,一生演剧,并无破绽,年逾古稀,尚能演《红梨记》及《千金记》。”
  平阳不仅有“蒲门生”、“阿桃”等许多昆剧名演员。其办班办学馆的也在平阳形成风气。从叶连金办“同福”开始,到“江南春”的兴起,为革除戏曲界陋习、培养新生力量作出了很大贡献。如“江南春”,这个科班是平阳宜山人创办的。他原先是位开布店的老板,也有些田产,平生喜爱昆剧,是酷爱昆剧并有戏曲功底的票友,还与各个昆班的名角有交往。30年代,这位叫陈青锁的布店老板变卖了家当和店业,筹资5000大洋,在当时的平阳民众教育馆和地方上一些士绅的支持下,借用了祠堂作为办班的地方,招收了当地受过小学教育的陈姓子弟为学员,从而“江南春”这个科班就诞生了。陈青锁除了自己担任教师之外,还邀请一批著名演员前来教戏。这些学员的课程都安排十分严密,训练很艰苦,作风也很严格。1935年4月在宜山镇正式开台演出,《温州日报》的前身,全市最大报刊《瓯海民报》都登刊了启事。平阳的著名律师周迺堂为之担任法律顾问,温州市区和平阳各大镇还设立了承接演出业务的联络处。据说从这个学馆出来的陈芸香(旦角)、陈巧卿(生角)、陈万里(老生)、陈万招(老生)等一批学员,后来都成为温州各地方戏班社中坚人物和名演员。有人说,如果能让象“江南春”这样的科班一直发展和承启下去的话,我们平阳地方就会有一所相当规模和悠久历史的戏曲院校了。其实,平阳的地方戏曲学馆的历史以及众多名演员的历史,也是平阳文化的光辉的篇章,是悠久丰富的文化的沉淀的象征。
  以上简要地说及平阳昆剧历史和办戏曲学馆的经历,目的是要大家知道80年代“平阳昆剧学馆”创办有其历史的背景。
  “平阳昆剧学馆”这17位教师,均为文革之中被赶出剧团的老艺人,他们的苦心经营学馆目的是不让永昆在这一代绝响。创办学馆的领头人周运沾是变典了房屋而办馆的,那些老艺人是你凑我助集资的。在学馆里,老艺人们向学员讲述永昆的光辉历史,教他们练功、排戏、吊嗓,还教他们补习文化。当时的沪山脚下成了学馆的排练场,平阳的乡乡村村成了他们演出的阵地。虽然艰苦,老艺人和学员还是乐在其中。当时有位叫张献金的老艺人,年近古稀,曾患过中风,行动不便,每次教戏都要叫人扶着他。有位老艺人叫徐剑鸣,吹得一口好笛子,技艺精湛,有“江南第一笛”之誉,在省里也拿过大奖,社会上有些民间剧团聘请他,他都谢绝了,宁愿留在学馆里当一名不拿工资的教师。
  这个学馆,前后一年多时间,共排演了《荆钗记》、《琵琶记》、《西厢记》中的《拷红》、《佳期》等昆剧名曲共十多个,到过平阳的34个乡镇的山村、海岛,演出场次达110多场,为平阳的戏曲事业留下了光辉而又暂短的一页。
  由于当时学馆的学员多系农村户口,有关部门不予登记,其后亦因经费拮据,生计艰难而宣告解散。办馆期间,学馆里的小学员们为了学馆的生存,给当时的《浙南大众》报联名上书,洋洋几千言,至今看来使人感动。永昆的17位老艺人,为了办班也曾给中宣部、文化部及省、市宣传部和文化局联名上书呼吁“抢救永昆”。本文最后把这17位老艺人的充满对昆剧事业热爱的“呼吁”附后呈献给读者,以引发我们去沉思那曾有的历史。
  附:“抢救永昆”。
  (本文参阅《浙江戏曲资料》等有关文章,并向有关提供采访资料的知情者表示谢忱)
  抢救永昆
  我们是永嘉昆剧的老艺人,17个人平均年龄71.7岁,绝大部分人的艺龄都在半个世纪以上。今天,我们要向政府的各级领导,向社会上关心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士呼吁:救救永昆!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永嘉昆剧是从南戏直接继承下来的一个硕果和仅存的剧种。它在浙南这片土地上至少已经风行了六百年,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虽名为昆剧,但和苏州昆剧从声腔音乐到表演风格都大不相同。多少年来它一直扎根在民间,它的服务对象不是那些达官贵人、闺阁千金,而是下层民众,是那些畦农市女、野老村氓。它的行腔吐字、锣鼓点子、唢呐牌子、舞台布景直到武打动作等方面,在汲收其他兄弟剧种优点的同时,仍然保持它独特的风格。它的表演艺术朴实自然,贴近生活,尤其是表现下层民众生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到目前为止,它还保存着50多个大戏和100多个折子戏。是我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空谷幽兰。
  永昆在漫长的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默默无闻,在当代的《中国戏剧史》上也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它在中国剧坛上崭露头角,还是建国以后的事。1957年,永昆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曲汇演,一出《见娘》,使许多戏曲同行们为之倾倒。1958年,昆剧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看了永昆的演出后赞不绝口,曾经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的美誉;1961年冬,文化部路工同志来温州,专门观看了永昆的几场演出,他也极为赞赏,曾在一篇报告中说:“如果现在把北昆、苏昆和永昆放在一起来演出,让我挑选着看,我一定会挑选永昆。”著名京剧演员孙毓敏也曾经说过:“在中国的剧种中,我最喜欢永昆。”1978年10月,文化部顾问、我国戏曲声腔专家马彦祥专程来温州,对永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后认为,永昆所依托用的声腔,正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他表示回北京后要将这一发现向中央有关领导汇报,拟订出切实可行的抢救措施。
  不幸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的永昆已奄奄一息,在永嘉县,只有一个按“文化大革命”时文宣队模式建立起来的“永嘉京昆剧团”,虽然还有几个永昆子弟在勉力维持,但昔日的雄风已荡然无存。我们这些老人们早已丧失了舞台演出的能力,永昆眼看着要束手待毙。我们也深深地理解,粉碎“四人帮”不久,目前正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各级政府领导要抓的事情很多,无暇顾及此事。为了使永昆这朵“空谷幽兰”不致在我们这个最光明的时代中夭折,我们17位老艺人经过多次商量,决定自筹资金,在平阳县沪山镇办了一个“平阳昆剧学馆”。并将此事向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局、平阳县委、县文化局等领导单位通报,请求给予支持,万万想不到此举竟会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从各地来应考的学员达300多人,经过反复挑选,选择了70多名,我们17个人也从自己不多的养老金中捐献了一点,还担任了学馆的义务教师,公社和大队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经过半年多的教学,孩子们的进步很快,已能上演《琵琶记》、《荆钗记》等大型剧目中的一些折子戏了。由于学馆的经费没有来源,为了生存和发展,孩子们必须自食其力,只能一边学习,一边演出。在实验性的演出中,得到了观众极大的支持和爱护,绝响多年的永昆又在农村里传唱开来。每到一个台基,总有那么一些热心的观众自发为我们扛行囊、抬戏箱,有的大队还派出拖拉机接送;小火轮的老大知道我们经济十分困难,多次免费送我们到目的地。几位年逾古稀的观众还自带干粮,连续跟着我们看了十几个台基。有的热心人还慷慨解囊,给我们送来粮票、鸡蛋和食品,使我们内心万分激动……
  但是,我们也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由于省、市一级领导对抢救永昆的事一直没有表态,“平阳昆剧学馆”还没有取得合法身份,因此,有的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就认为它是非法剧团,不准演出,还扬言要予以取缔。有的民间剧团看到我们学馆中的小演员很有表演才能,就千方百计挖墙脚,迄今为止已经有三名我们亲手培养起来的小学员不辞而别,学馆正面临着被迫解散的危机!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党中央的号召,恳请各级领导根据永昆的现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抢救措施,使永昆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我们已是风烛残年,来日无多,只要永昆能够生存,能够发展,我们也当含笑九泉!
  谨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局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局
  永嘉昆剧17位老艺人
  1980年5月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本文汇总了平阳文史资料,涉及众多杰出人物,如通信卫星专家周圆生、博士生导师白正国等。还涵盖了平阳地区的艺术、教育、历史等方面,如平阳中学的学生社团、昆剧学馆及剪纸艺术。此外,还包括了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烈士事迹以及对于地方志的考证和意见。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声和
责任者
周运沾
相关人物
马彦祥
相关人物
叶连金
相关人物
黄一萍
相关人物
苏秦
相关人物
韩信
相关人物
程婴
相关人物
潘必正
相关人物
杨盛桃
相关人物
周迺堂
相关人物
陈芸香
相关人物
陈巧卿
相关人物
陈万里
相关人物
陈万招
相关人物
徐剑鸣
相关人物
俞振飞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平阳昆剧学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灵溪镇
相关地名
沪山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沪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