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中学第一个学生社团——《血花社》与《少年之友》月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469
颗粒名称: 平阳中学第一个学生社团——《血花社》与《少年之友》月刊
分类号: D609
页数: 4
页码: 101-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阳中学的第一个学生社团——《血花社》与《少年之友》月刊的缘起、成员与经费、刊物的出版与发行,以及停刊的原因。这个短暂存在的学生社团展现了初中学生们的热情与努力,虽然面临困难最终停刊,却留下珍贵的记忆。
关键词: 平阳中学 《血花社》 《少年之友》月刊

内容

一、缘起
  母校——平阳县立中学自1939年春招第一届学生,到1941年春全校已有五届学生数百人。当时学校虽属草创,借用广慧禅寺(半山庵)为校舍,办学条件差,但教师苦教、学生勤学的风气很好,尤其是练习写作,出壁报蔚然成风。于是我们几位平时志趣相同、爱好写作的同学便商议创办一个定期的铅印刊物。
  按当时的新闻出版法规,要出版并公开发行铅印刊物,还要组织一个出版社。那么,给我们的刊物和出版社取个什么名称呢?鉴于当时正处于抗战中期,国难当头,青少年学生自有一腔热血要迸发出花朵来,于是我们给出版社取名为“血花出版社”,刊物是少年人办,又是以少年为主要读者的,所以就将刊物题为《少年之友》。
  二、成员与经费
  血花出版社的组织成员集中在第三、四、五届学生,尤以第四届学生为最多。当时的发起人有黄庆荣、戈尧荪、蒋淳贵、金仲超、翁杰、李日吟、林光荣等,接着相继参加的人就多了,据记忆大概还有董帮乐、张芳、蔡元龙、蔡元宇、林心爽、鲍克任、李崇访、陈仲光、徐步青、黄文光、肖凤雏等十几个人(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可能有漏列)。
  1941年春,同学们经过几番酝酿,正式宣告成立全校唯一的学生社团——血花出版社,大家推举黄庆荣为出版社社长,决定出版《少年之友》月刊,一致推荐蒋淳贵为编辑,戈尧荪负责发行(营业),张芳担任总务,专管经费,翁杰负责出版印刷。此外还有什么联络之类的分工,具体负责人员现已记不清了。
  办社团出版刊物要有经费,当时我们都是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不可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学校当局的教育经费也十分困难,无法给我们支持。唯一的出路只有靠自筹解决。我们决定每位社员除按月交纳“会费”外,各人再按自己的经济能人乐助。就这样,我们靠拼凑个人零用钱和节省的生活费,竭尽全力提供办刊的经费。大家凭着一颗炽热的心,干得很开心。
  三、刊物的出版与发行
  考虑到《少年之友》刊物的社会知名度,我们通过张芳同学和校长朱君爽的甥舅关系,特请朱校长给月刊封面亲笔题写“少年之友”四个字,并注入“君爽”名字,排版时用红色套印在封面上,十分醒目。
  月刊系32开本,共计30页,用本县横阳造纸厂的土报纸印刷。大凡刊物出版须先经过新闻出版审查机关登记、发给许可证后,印刷厂才敢承印。我们这几个初中生,哪有这种证件?于是仿效其他杂志,也在月刊的封底特意印上“本刊已依法呈请登记中”一行小字。实际上我们是通过私人关系委托鳌江联友印刷局印刷的,具体由翁杰、林光荣两人负责。据说翁与印刷厂的店主有亲戚关系,只要能预付部分印刷费就可排版先印,余款待印完后再结清,这样就使我们在筹款上有了周旋的余地。林光荣同学在投考平中以前,曾在联友印刷局当过工人,厂内人事关系熟悉,又懂得一些稿件编排的技巧,所以月刊的印刷重担就压在他的肩上,从送印刷排版到校对、取件等都由他与厂方联系,最是辛苦。此外李日吟的哥哥李日桐(社会青年)虽不是平中学生,却十分热心为刊物出版来回奔走,帮了不少忙。
  月刊的稿件都是参加出版社的同学撰写的。有的一人数稿,概用笔名,譬如蒋淳贵用“退网”、“郭速”、“千里”,黄庆荣用“微波”、“欣木”,戈尧荪用“芭荃”,金仲超用“澹泊”等,还有吴良祚、林心爽等也积极撰稿,插图与漫画作品几乎都出自董帮乐一人之手。稿件的内容大多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亦有一些文章适合社会青年阅读,所以也引起了社会青年的关注,如平阳东门黄泰昌酒坊的学徒程卓然(笔名“青萍”)也曾来稿,我们不但刊用,还特加按语予以鼓励。
  《少年之友》月刊的发行以本县为主,除分送各区民教馆、图书馆赠阅外,重点发行对象是各区镇中心校五、六年级学生。我们还分配一定数量的刊物由本社社员分头负责推销。李崇访努力参加发行工作,曾在岭门街家里,包装一批月刊寄往重庆等地。经过20多天的日夜努力,第一期《少年之友》于1941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主要的栏目有:“论坛”(以时事社会问题为内容)、“小品”、“小说”、“诗歌”以及融知识性趣味性常识性为一体的“随便谈谈”等。
  四、刊物停刊的原因
  由于本刊本身的弱点,作者都是初中的学生,写作经验不足,它虽以“少年之友”为名,但稿件的内容成人味较浓,难合读者的兴趣,所以发行了两期,订阅者不多,刊物大量积压,以至出版经费无法周转。又值“四一九”事变,日寇飞机首次轰炸平阳城后,社会动荡人心浮动,几个热心办刊的同学也确实无力继续负担经济重任。
  除了上述的经济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我们自发办社出刊引起某些人的议论,认为几个初中生能办起一个铅印刊物,难免背后有共产党的牵连。当时在校任教的历史教师周彧甫先生听到一些风声后,就好心肠地转告英语教师蒋咸平先生。蒋老先生正是《少年之友》月刊编辑蒋淳贵同学的大伯父,他从爱护同学的角度出发,暗地里劝告我们不要再干下去,免得招惹是非,弄得不好还可能累及校长朱君爽先生(他亲笔题过刊名)。况且正发生谢瑞淡、马允伦、陈永岳、王声玉等“十学生事件”。就这样,在这种不大不小的政治压力下,我们原来天真想法完全破灭了,正式出版了两期后的《少年之友》月刊终于被迫停刊。又值学校放暑假,血花出版社也就停止了一切活动。等到1941年秋季,学校从半山庵迁到凤山新校舍后,“血花”出版社便自行解散了。
  虽然“血花”出版社的存在为时仅有半年,它却是我们母校——平阳一中的第一个学生社团。初生之犊不怕虎,几个少年娃娃也真可谓有点“胆大妄为”,竟出版过两期铅印刊物,干过一番大人办的事情。今天,追忆起来真令人激动不已。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本文汇总了平阳文史资料,涉及众多杰出人物,如通信卫星专家周圆生、博士生导师白正国等。还涵盖了平阳地区的艺术、教育、历史等方面,如平阳中学的学生社团、昆剧学馆及剪纸艺术。此外,还包括了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烈士事迹以及对于地方志的考证和意见。

阅读

相关人物

蒋淳贵
责任者
戈尧荪
责任者
黄庆荣
责任者
黄庆荣
相关人物
戈尧荪
相关人物
蒋淳贵
相关人物
金仲超
相关人物
翁杰
相关人物
李日吟
相关人物
林光荣
相关人物
董帮乐
相关人物
张芳
相关人物
蔡元龙
相关人物
蔡元宇
相关人物
林心爽
相关人物
鲍克任
相关人物
李崇访
相关人物
陈仲光
相关人物
徐步青
相关人物
黄文光
相关人物
肖凤雏
相关人物
李日桐
相关人物
吴良祚
相关人物
黄泰昌
相关人物
周彧甫
相关人物
蒋咸平
相关人物
谢瑞淡
相关人物
马允伦
相关人物
陈永岳
相关人物
王声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