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澍自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459
颗粒名称: 黄昌澍自传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10
页码: 43-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昌澍,南湖人,1919年6月生。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后,历任教职,长期从事家畜饲养和家畜卫生教学科研工作。为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副主编,《辞海》编写,著有《家畜气候学》等专著。主持国家科研课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生平辛勤努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配偶为王蔼春,育有一子三女,为高级农艺师及教师。晚年妻子不幸病逝,黄先生家庭和睦,子女孙辈皆有建树。
关键词: 周志华 医学家 中西医结合

内容

提纲我,南湖人,1919年6月生。1944年毕业于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历任英士大学助教,浙江大学讲师,南京农学院讲师、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家畜饲养和家畜卫生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副主编,《辞海》各版主要编写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特约编辑。专著有《家畜气候学》等。主持六五、七五3个国家科研课题。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我于1919年6月(农历5月17日)出生北港南湖一个农村手艺匠家庭。大伯务农,早逝;二伯、四伯为首饰匠;三伯幼殇;我父最少,做裁缝。祖先于明万历间自闽南迁到浙江,子孙繁衍于平阳、玉环等县。高祖以勤俭起家,积田300余亩。曾祖、祖父承富家之后,衣食丰足,得以自幼习儒,然屡试不第,加上谋生乏术,守业不易,到曾祖去世,田产已出卖殆尽。祖父除想把仅剩的三间半祖宅典当外,又欲将父出继他人作螟蛉,均因祖母力阻乃止。为谋生和减少家庭困难,二伯和我父均外出习艺,四伯又习艺于二伯。艺成,兄弟三人勤奋异常,因之年年有盈余,到我3岁分家时,每家得田6亩,祖父母轮值供养。我父勤俭忠厚,手艺超人,因而其业兴盛,但从未用过缝纫机。我母王氏,亦来自贫家,能与父共甘苦。后来又再买田10余亩,建新屋一间。
  我幼时好绘画,常取火炭模仿壁上所挂人物、花鸟图伏地作画。一日在后街晒谷场上绘人骑马,围观的过往行人,无不称奇。年在总角,能画之声已闻诸邻里。1926年春入南湖小学,启蒙老师为王醒吾先生。除美术、手工外,读书成绩亦不后人,同班数十人中,我常在五名之内或登榜首。由于有艺术天才,又能读书,父亲虽身为手艺匠,却萌生要培养我读美专或大学的志愿,当我读初小四年级时,便送我进县立北港中心小学,寄宿校内。1932年高小毕业,平阳全县会考,名列甲等。当年甲等仅8名,北小占3名,按姓氏笔划我排第七。如此更坚定父亲给我上进的信心。当年夏天考取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翌年改名“温州中学”)初中部。
  温中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厉行淘汰制:中、英、数有一门不及格的留级,二门不及格退学,三门不及格开除学籍;连年留的,退学;随地吐痰的记大过一次,吸烟者退学。初中同班同学入学时为100名,到毕业时仅剩50余名,其中一半还是上班留下来的,实际只剩20余名。1935年初中毕业,继续考取高中部,1938年高中毕业。经温中的6年学习,使我打下较好的基础。高中毕业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二年,华北和东南各大城市均已沦陷,无论上美专或大学都极其困难,只得与庄兄同受聘于北港中心小学,教美术、手工和地理等课。
  1939年夏,浙江省创办省立战时大学于丽水,设农、工、医三个学院,我和庄兄均报考农学院。约在9月下旬,《东南日报》发布战时大学录取名单,共约录取100名,农学院仅17名,我和庄均榜上有名,同时录取的还有温中同班同学游修龄。10月底开学,改名“英士大学”。校址借用处州中学。农学院因录取人数少,一律为农艺系。校方经常说,英大首届招生宁缺毋滥,学生水平不亚于清华、北大。一年级有中文、英文、法文、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农业气象和农业概论等课,深感师资、设备、图书缺乏,教学质量不如人意。1940年春,浙江邮区招考乙级邮务员,丽水设考点,英大学生纷纷报名,我亦参加考试,幸被录取,放假前向校方申请休学一年。8月份分配到永嘉(即温州)邮局工作,由于待遇优厚,父亲也不再做裁缝了!翌春,昆明邮政总局调30余名新录取的邮务员到后方工作,我亦为其中之一。昆明路远,交通不便,沿途经常有敌机轰炸,回家与父母亲戚商量,决定弃之,下学期再到英大复学。
  1941年夏,英大农学院迁到松阳省农业改进所,借用该所的师资和设备。有二、三年级学生数十人,二年级起分农艺、畜牧兽医和农业经济三系,我按报考志愿进畜牧兽医系,有同班同学10人。1942年夏,金华陷落,松阳告急,英大匆促自丽水、松阳迁到泰顺。虽距家很近,但处崇山峻岭之中,交通十分不便,往返大多靠步行。1943年英大改国立,首任校长吴南轩未到任,由杜佐周承乏。畜牧兽医系有彭起、方悌、沙俊、郑谋平等教授,只有上课,没有实验,晚间自修用桐油灯。1944年临毕业前去瑞安百好炼乳厂实习一个月,收获较大。英大设有公费生制,我自二年级起,每学期成绩单的总评都是“品学兼优”,再因家境清寒,因此三、四年级时,我都享受公费生待遇。
  1944年,抗战已达最困难阶段,到处裁员,牧医系仅一名助教亦未续聘,毕业留校已不可能,不得已到福鼎中学任理化教员。1945年牧医系又需要一名助教,应届毕业生没有适当人选,决定在上届毕业生中按成绩选用一名,福鼎中学尚未放假,系主任彭起已把黄大聘书寄来,并嘱提早来泰顺管理农场牲畜。当年8月,抗战胜利,英大迁温州。1946年夏迁金华。我先在实验室工作,翌春,联总分配给英大的一批乳牛和绵羊运到金华,再加上原有的牧畜,使畜牧场的规模粗具。于是校方又调我去管理牧场。住宿场内,每天与牲畜和工人打交道,也无星期天和寒暑假可言,使在畜牧兽医科学中获得许多实践经验,这对我后来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大有裨益。因而我总认为学技术科学的大学毕业生先在基层锻炼极为重要。
  1949年5月金华解放,8月金华军管会宣布英大解散,由浙大派人接管,我和彭起、方悌留用。直到11月份才把家畜运抵杭州交浙大畜牧场。浙大新成立畜牧兽医系,系主任虞振镛为畜牧界老前辈,年届花甲,曾任清华、北大教授、院长;后为国民党实业部、农林部渔牧司司长,门生故旧遍天下。虞对我颇为器重和信任,系章、私章都交给我,一切系务可“先斩后奏”。他的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嘱我准备开“畜产品加工学”一课,并陪我到上海参观各大畜产品加工厂。1951年开课,颇受学生欢迎,即在该冬提升为讲师。翌春,“三反五反”开始,畜牧场主任被诬告贪污,隔离审查,校方调我去代理牧场主任。1952年夏,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前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成南京农学院,浙大畜牧兽医系并入该院,我与虞振镛、谢成侠、杜念兴于10月间到南京农学院。在浙大的3年中,曾做过“受精蛋的保存”试验,发表过两篇论文、两本科普读物,并参与《农事手册》的编撰。
  在南京农学院担任家畜饲养原理和乳业等课,曾去扬州苏北农学院兼任畜产品加工课。1952年寒假突击学习俄文3周,能借助字典阅读俄文书刊。试译两篇论文投稿,均被采用。于是有了信心,开始翻译书籍,先后出版《家畜的放牧》和《实用养牛学》两书。1961和1962年有两个学期和两个暑假在上海参加《辞海》农业组有关畜牧、兽医和养蜂条目的编写修订工作。同时准备“家畜卫生学”新课,广泛收集材料以丰富原讲义内容。196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来宁组稿,我便以过去积累资料和心得体会较多的《家畜环境生理》一书应之,稿成之日,适逢“文化大革命”,没有交稿。我生平读书,特别是借自图书馆的外文期刊和书籍,总要做笔记,以加深记忆、累积资料和取用方便。数十年来所做的笔记当以百万字计。
  在十年动乱期间,曾主持调查“畜牧场乳牛死亡的原因”,写出调查报告交革委会;负责“东海种猪场猪软骨病的调查”,分析致病原因及防制措施,供该场参考;还随学生到淮阴种猪场“复课闹革命”。1971年南京农学院迁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改名“江苏农学院”。先是主持《家畜饲养原理》讲义的编写和教学,嘱分工编写的教师绝对不能抄袭他校的交流讲义,并尽量提供新材料。1974年10月起被借用于江苏省农业局援外办公室,编写外经部主持的援外资料《坦桑尼亚》的农业情况,我为副组长;组长未脱产,有时只参加开会和外出收集资料,并未参加编写。直到1978年3月到北京看清样后始完成任务。6月回扬州本校,完成《辞海》1979年版的最后定稿工作。
  拨乱反正,1979年南京农学院复校,迁回南京原址。教学、科研等一切都上轨道,恢复了冻结二十余年的职称评定,翌年升为副教授,1986年升为教授。除担任本科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和硕士研究生的气候生理学等课外,还通过农业部特邀到西北农学院讲授“动物的行为”专题。主持六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提高高温季节乳牛产乳量的研究;七五期间,主持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光照对水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和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中国黑白花奶牛核心群的选育”的分支课题“热应激对乳牛产乳量和乳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的研究。科研工作大多结合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个别论文获省级优秀学术论文奖。
  自复校以来,除教学、科研、培养研究生、出国代培生、青年教师和进修教师外,焚膏继晷地编著《家畜气候学》一书。该书计60余万言,填补中外该学科专著的空白,获华东地区科技优秀图书奖。此外,还合著《家畜饲养原理》,担任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特约编辑、《中国畜牧兽医辞典》编委、《养禽辞典》顾问、《畜牧与兽医》双月刊副主编、《南京农学院学报》编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专业《家畜环境卫生和牧场设计》执笔人,继续增补修订《辞海》1989年版的有关内容,1999年版《辞海》的增补修订稿亦已完成。自70年代以来,受组译者的委托,参加畜牧兽医科学世界英文名著如《农畜繁殖学》、《家畜生理学》、《畜牧科学概论》、《兽医药理学和治疗学》等部份内容的译校。最近两年还为美国大豆协会上海办事处翻译论文8篇,均以单行本发行。
  由于长期在高等农业院校任教,1985年农牧渔业部颁给“执教40周年以上对高等农业教育作出贡献”的荣誉证书,1986年受聘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南京培训中心校务委员,1989年获上海大江有限公司“大江园丁奖”,1991年被推选为家畜环境卫生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最近得到通知,在1996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受到表彰,并被授予荣誉会员奖状和奖牌。
  1939年4月,我与水头王君博公之女王蔼春结婚。她少我一岁,所生一男三女,抚育成人,或为高级农艺师,或为教师,或为银行职员,各自成家立业;孙辈六人,三人已大专毕业,工作。我妻幼承庭训,是知书达理的贤内助。相伴57年,晚年更是相依为命,不幸于1996年9月因病先我辞世,享年76岁。我生平如有点滴成就,大半应归功于她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之劳。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本文汇总了平阳文史资料,涉及众多杰出人物,如通信卫星专家周圆生、博士生导师白正国等。还涵盖了平阳地区的艺术、教育、历史等方面,如平阳中学的学生社团、昆剧学馆及剪纸艺术。此外,还包括了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烈士事迹以及对于地方志的考证和意见。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昌澍
相关人物
南湖
相关人物
家畜饲养
相关人物
郑谋平
相关人物
王君博
相关人物
王蔼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港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昆明邮政总局
相关机构
南京农学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湖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