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457
颗粒名称: 我的自传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6
页码: 29-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邦夫自1926年出生后,经历了艰苦的求学和工作之路,从医学初学者逐步发展成为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专家,在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著有多部医学著作。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和困难,始终保持着艰苦拼搏的精神,追求更高的成就。
关键词: 李邦夫 医学微生物学 免疫学

内容

我于1926年2月18日诞生于平阳县万全区郑楼乡(现改为镇)岗头村。姐弟6人,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对弟弟。李氏宗族辈分排行为“邦”字,故取名“邦夫”。入学后易名“洸”。
  家世务农,祖父李茂开,清同治年间,曾赴省城杭州乡试,考中举人,但未入仕途,回家乡设书馆教学,父亲李继甫因吸食鸦片,家境败落。
  幼年时入岗头村初级小学读书,以后转入温州师范附属小学就读,毕业后面对经济窘迫的家庭状况,我就离开了自己眷恋的学校,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哥哥,自己进入私人医院学医。由于学习勤奋,医师的热心指导,进步很快,初步懂得了一些医学常识。抗日战争开始,温州沦陷,当时温州地区教育界人士正在永嘉县楠溪创办了战时“济时中学”。我考入该校后,由于校长金嵘轩先生协助,我得以半工半读入校学习。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只得每日课外活动时帮助校医务室做些医务及杂务工作。拿些微薄报酬,充当伙食费,因此课业只有在早晚自修时间抓紧完成。记得每学期开学整理行李铺盖时总要多带些菜油,外加一个灯盏与一些灯芯。学校规定的晚自修结束后(当时没有电灯,只有菜油灯),我还得加班加点,点上自备的菜油灯,在如豆的灯光下,发奋努力复习功课完成作业。三年中几乎是每晚挑灯夜战到深夜。总算勉强读完了三年半工半读的初中生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医务知识,这为我以后走上医学道路有一定的裨益。艰苦的学习生活,促使我发奋求知的志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承温州中学校长金嵘轩先生引荐,我得进入温州瓯海医院化验室工作,这是我接触社会与正规医院的开始。面临高深的科学技术,深奥的医学知识,使我深感自己知识不足,进一步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去温州中学旁听高中课程,自学高中数、理、化。那时白天应付繁重的医院化验工作,还得挤时间去听课,晚上去教会医院跟英籍医生学习英语和自修各门功课,每天都得深夜入睡。一年中没有星期天,更没有节假日,加上囊中羞涩,营养不良,搞得面黄肌瘦,心力交瘁。幸有一股个人奋斗的强劲动力作为精神支柱,才使我能够维持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和学习的局面。
  1947年只身到杭州以同等学历考入国立浙江大学生物系,一学年后,转系入浙大医学院就读。当时浙大是学分制,可以在职选读学分。由于我没有经济来源,难能继续维持学习和生活。于是就托学院教授替我找到细菌学教研室技术员职位,以解温饱问题,这也是我以后选择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的一个契机。我是一面工作一面分阶段选修读完医学各学科课程学分。总之我的中学、大学两个阶段,不是平坦大道,而是充满坎坷险阻,在艰苦环境中是靠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的,这种长期奋斗生活养成我在以后的事业中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着艰苦拼搏的精神去追求更高的成就。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大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浙医大前身)。我留在浙江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组,这就决定了我以后的专业。
  1953年华东军区后勤部委托浙江医学院开办医事培训班,我一面负责微生物学教学任务,一面结合自己工作经验,编写教材教学,受到学员和军区好评,印刷后作为教材应用,这对初次负责开课的我是很大的鼓舞。
  1954年当时浙江医学院院长兼浙江卫生实验院(浙医科院前身)院长洪式闾教授要我到卫生实验院参加筹建微生物学研究所工作,这是我从事医学教学转向医学科研的起点。
  在医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中,我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恙虫病立克次体研究:本省瓯江流域包括永嘉、青田、丽水、松阳、云和等十几县市,有俗称“六月客”或“恶疮”的疾病流行,以往均未曾获得确实诊断,因而难能获得良好的治疗。省卫生厅组织调查研究课题组,任我为组长,于1955~1957年在上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经动物实验、组织细胞培养、血清免疫学反应等各项实验研究证实,上述地区流行的疾病为恙虫病,其病体为立克次体,这在本省是首次发现。对该地区的流行情况、发病季节、传染媒介、储存宿主等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记载。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出了科学的结论。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及英文摘要中。1956年获得杭州市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我的《恙虫病防治》著作由卫生厅印刷作为本病的防治资料。
  1959年浙江卫生实验院与浙江医学院合并,改称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医学科学院,我被调任为微生物免疫学研究所立克次体研究室主任。
  恙虫病立克次体免疫学反应研究:经大量实验研究数据论证,在1965年我提出了OXK菌株与恙虫病感染后的动物血清反应没有直接关系。如用作自然疫源地调查是无意义的论点。否定了国际上长期采用的做法。论文发表在《中国微生物学报》及外文版报道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经过世界各地20余年实验,在1988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在日本召开的恙虫病会议,肯定了我在1965年提出的这个论点。1979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省先进工作者。
  1964年浙江医学科学院与浙江医科大学分开,成立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我被任为浙江省医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副主任。
  1971年后进行肿瘤免疫工作,对肿瘤组织细胞冷冻杀伤研究,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核糖核酸重组实验,测定脉冲数,计算细胞存活情况,进而了解低温对肿瘤细胞杀伤情况。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并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的第15届国际低温生物学大会上宣读,并收集在《国际低温生物学论文集》中,1980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评为省科协优秀论文。
  1972年在国内最早制成甲种胎儿蛋白抗体,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在肝癌普查中,发现三例呈阳性反应,经外科手术探查,在肝脏发现有小于一公分癌组织块,摘除后,健康无恙。该项普查结果,统计在全国普查中,1979年申报联合国卫生组织,得到表彰。
  1976年应用超滤法提取转移因子:转移因子是人体白血球产生的一种免疫因子,能增进抗病功能。我采用能通过2万个分子量的超滤技术提取。方法简便,降低成本,目前已被国内各生产单位采用,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论文刊登在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杂志上,1979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超滤器与超滤膜研制。获省发明二等奖(与工厂合作)。同年9月应邀出席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肿瘤免疫课题讨论会,参加制订全国肿瘤免疫五年规划研究课题。
  1978~1995年受聘为《浙江肿瘤》杂志常务编委。
  1980年应邀参加加拿大维谷多利亚大学低温生物学免疫学会。同年11月受聘任浙江省医科院晋升评委会委员。
  1981~1991年从事免疫学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在本省首次应用细胞融合基因转移产生单克隆抗体成功,先后培养出细菌、大肠癌细胞以及病毒等多株单克隆抗体。对致病毒株及人体肿瘤细胞分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提供流行区域的预防及诊断依据。植物病毒单克隆抗体应用,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1年我被晋升为研究员职称。
  1982~1994年受聘任省科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职务。
  1983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我以硕士研究生导师申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专业学科授予硕士学位权。
  1984年我作为浙江省代表应邀出席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中国免疫学会筹备委员会”讨论成立免疫学会及论文讨论会,并被选为筹委会成员。1995年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我被聘请为顾问。
  1985年受聘浙江省生物药物制品评审会委员。
  1986~1990年承担“七五”国家攻关课题“霍乱因子单克隆抗体诊断药盒”按期完成任务,受到卫生部表彰。论文刊登在《中国技术成果大全》1992年第一期,并被收集到《世界优秀专刊技术精选(中国卷)》中。在同一时期我还应聘担任省五年任务重点课题“融合细胞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应用”组组长,负责全省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对该项课题的制订,了解研究进度以及经费支配和成果鉴定等工作。
  1986~1995年受聘任《实用肿瘤杂志》常务编委。
  1987年在杭州召开的国际单克隆抗体论文讨论会,我被选为微生物组组长。
  199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编著《现代医用细菌学》一书中《恙虫病立克次体》章节。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承担150万字《医用低温生物学》审稿工作。
  自工作至今,共获得省科技进步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省先进工作者1次,市先进工作者1次,卫生厅先进工作者4次,基层先进工作者12次。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9篇被评为省科协优秀论文,7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先后担任肿瘤协会、中国低温生物学会、中华康复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等4个学会的常务理事。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平陽文史資料第十六輯》

本文汇总了平阳文史资料,涉及众多杰出人物,如通信卫星专家周圆生、博士生导师白正国等。还涵盖了平阳地区的艺术、教育、历史等方面,如平阳中学的学生社团、昆剧学馆及剪纸艺术。此外,还包括了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烈士事迹以及对于地方志的考证和意见。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洸
责任者
李茂开
相关人物
李继甫
相关人物
金嵘轩
相关人物
洪式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浙大医学院
相关机构
浙江医学科学院
相关机构
浙江医科大学
相关机构
浙江省医科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郑楼乡
相关地名
岗头村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