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历代风灾、水灾警示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445
颗粒名称: 平阳县历代风灾、水灾警示录
分类号: P425.6+1;P426.616
页数: 11
页码: 200-211
摘要: 本文详细描述了平阳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频繁遭受的“风灾”和“水灾”历史。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发现平阳县自晋朝至民国时期,共遭受了数百次的“风灾”和“水灾”,其中造成严重后果的灾害事件达数十次。这些灾害不仅给平阳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文章还分析了这些灾害的成因和等级,并强调了灾害防御和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平阳县 风灾 水灾

内容

平阳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山地林深树密,平原阡陌纵横,山海相连,鳌江自西向东贯穿境内。全境土地肥美,物产丰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平阳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适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由于依山襟江濒海,每年夏秋之间,风灾和水灾就像常客一样从来没有间断过前来光顾袭扰。
  所谓“风灾”,多由热带气旋、冷空气、强对流系统影响,生成强劲的大风吹倒作物,毁坏耕地,摧毁地面设施,夺走人畜生命等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灾难。
  “风灾”可分为“一般”、“中等”、“严重”三个等级:一般风灾,风力达6-8级,树木受损,农作物倒伏;中等风灾,风力达9-11级,部分民房被毁灭;严重风灾,风力达12级以上,大量建筑倒塌,较大船舶翻沉。不同等级的“风灾”所造成的灾难也各不相同。
  “风灾”是人类不可抗拒和无法消灭的自然灾害之一。
  所谓“水灾”,泛指由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造成农田积水成灾,或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或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等。
  “水灾”都是由暴雨引发的,并且还能引发许多次生和衍生灾害,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极难根除。
  根据国家标准《GB/T33680—2017暴雨灾害等级》,暴雨灾害可分为四个等级:达到暴雨等级降水量的天数1—3天,经济损失为0.05—0.5亿元,死亡人口小于3人的为一级,评估指标为轻度灾害;达到暴雨等级降水量的天数3—5天,经济损失为0.5—5亿元,死亡人口小于15人的为二级,评估指标为中度灾害:达到暴雨等级降水量的天数5—8天,经济损失为5—15亿元,死亡人口小于50人的为三级,评估指标为严重灾害;达到暴雨等级降水量的天数大于8天,经济损失大于15亿元,死亡人口大于50人的为四级,评估指标为特大灾害。
  “风灾”和“水灾”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常常会双临双至,共同携手祸害地球和人类社会。
  根据相关古籍、专籍和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平阳县历朝历代每年都遭受不同等级“风灾”和“水灾”的袭扰,造成骇人听闻的灾难。
  据民国十四年(1925)《平阳县志·祥异》载,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至民国九年(1920)的1528年间,平阳县共遭受较大的“风灾”和“水灾”77次。
  据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编著的《浙江灾异简志》载,自唐显庆元年(656)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1247年间,平阳县共遭受较大的“风灾”和“水灾”20次。
  据中国气象局编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浙江卷》载,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至2000年的1608年间,平阳县共遭受较大的“风灾”和“水灾”45次。
  据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建国教授编著的《浙江灾害图谱》载,自唐咸亨四年(673)至1994年的1311年间,平阳县共遭受较大的“洪水”灾害8次、“风暴潮”灾害13次、“大风灾”3次。
  据2001年出版的《平阳县水利志》载,自西晋永康元年(300)至公元2000年的1700年间,平阳县共遭受较大的“风灾”和“水灾”56次。
  2019年5月20日,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高建国教授,应平阳县万全镇榆垟社区横湖村两委之邀,前来参加“横湖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公园”建设方案评审会。临来之前,他专门对平阳县历史风灾、水灾进行了专门研究,辑录了自东晋太元十七年(392)至1994年的1602年间,平阳县共遭受较大的“风灾”和“水灾”16次。
  温州地方经济史研究专家俞光先生,在《温州文献丛书·温州古代经济史料汇编》一书卷十七《灾异》中,辑录了自晋孝武帝十七年(392)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1498年间,平阳县共遭受较大的“风灾”和“水灾”35次。
  根据相关古籍、专籍、志书记载和专家的研究成果,自西晋永平元年(关于291年)至民国末年的1657间,平阳县共发生“风灾”和“水灾”数百次,其中“风灾”在“中等”以上的气象灾害,“水灾”在三级以上的水文灾害共计数十次。虽然史书记载的资料非常有限,但根据灾情的描述,确实十分严重,现将特别严重的数次辑录如下:
  东晋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
  1998年《温州市志·大事记》载: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大风暴雨,潮水倒灌,永宁、安固、横阳、乐成等近海4县,溺死者众多。(平阳县古时曾称“横阳”。)
  评曰:进入仲夏,“风灾”开始律动;能够造成“潮水倒灌”的“风灾”一般风力达11级以上,称为“台风”。大风携着暴雨袭击东海岸,掀起巨浪,冲坏海堤,引起海水倒灌,形成“水灾”,淹没农田,倒塌房舍,来不及转移的民众很多被大水淹死,灾情十分严重。平阳县是此次灾害的重灾区。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
  《新唐书·五行志》、《资治通鉴》卷二〇一、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七、民国《平阳县志》卷五八载:括州大风雨海溢,永嘉、安固二县漂民居六千余家,溺死人九千七十余口;九月十八日,括州海水翻上,坏永嘉、安固二县百姓庐舍。(横阳县自隋开皇九年(589)并入安固,至唐大足元年(701)又从安固析出。)
  评曰:根据灾情描述,可判断为“严重风灾”和“四级水灾”。暴风骤雨并驾齐驱,毁坏海堤,形成严重水灾,毁坏民居数千间,死亡人口数千。其中拔木、毁田虽然没有描述,但完全可以想见,是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1993《平阳县志·大事记》载:二年八月十七日,大风雨驾海潮登岸,淹人,覆舟,坏庐舍,漂盐场。潮退,浮尸蔽江,田禾三年无收。乾道丙戌八月,飓风暴雨拔木,飘无居民,僧刹摧压相望,水涨如海,四鼓迺退浮尸蔽川,存者什一,田禾俱尽。
  评曰:从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恰值八月十五天文大潮,台风、暴雨、风暴潮三碰头,灾害特别凶险;从灾害的程度来看,风灾“拔木”“摧压僧刹”“覆舟,坏庐舍”;水灾“水涨如海”。从受灾的情形看,“淹人,覆舟,坏庐舍,漂盐场”;灾后的情形看,“飘无居民”“浮尸蔽江”;从灾后的恶果看,“田禾俱尽”“三年无收”;可见此次灾害非常严重。
  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
  清乾隆《温州府志》卷二十九《祥异》载:七月十四日夜,大风暴雨海浪高二丈,坏田四万四千余亩,屋二千余区。平阳、瑞安水溺死六千余人。
  评曰:从简短的文字描述来看,能掀起“二丈”巨浪的大风至少在12级以上。坏“屋二千余区”,可见风灾之烈;暴风骤雨双至双临,形成大水灾,“坏田四万四千余亩”“水溺死六千余人”,可见水灾之严重。
  明显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
  隆庆《平阳县志·祥异》载:正月,平阳县飓风暴雨山摧,平地水高八尺。”、“丙戌五月,飓风大雨三日,夜山崩,屋坏,平地水满五六尺,田禾无收,人多淹死。
  评曰:灾情具有连贯性,大雨连续三日;灾情严重,“平地水满五六尺”;特别还引发了次生灾害——山崩,造成惨重灾难,是一次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
  民国《平阳县志》卷五十六《祥异》载:八月,飓风大雨,海溢,漂没屋庐人畜无算,潮退僵尸蔽野,苗槁无收。
  评曰: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天文大潮时,台风暴雨必然引起风暴潮,这时风狂雨骤潮凶,毁堤潮溢形成大水灾势在必然。此次灾害虽然没有列出具体数据,但从“无算”、“蔽野”、“无收”等词汇中,不难理解出灾害的严重性。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
  1999年版《温州水利史料汇编》第四章《风潮》载:元年8月下旬和9月下旬,五次飓风暴雨,永、瑞、平三县溺死逾万,灾民141570人,毁死亡田地无数。
  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十七日大风雨凡五次,四乡山洪暴发,田庐冲没,平地水淹三四日至六七日,岁收大歉。八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两日飓风暴发,大雨如注,城内外一片汪洋。平阳八区受灾。以南港镇为最重。温、处两府淹死十数万人。
  评曰:一月之中发生五次飓风大雨,让人猝不及防;而且过于集中的降水量形成巨大洪灾,灾害祸及平阳县八区,致使全县普遍受灾,坏屋毁田,溺死乡民无数;是一次严重的风灾和水灾。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全国和各地相关部门对历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均有详细记录与统计。据2001年《平阳县水利志》统计,自1950年至2000年的51年间,平阳县共遭受台风袭扰108次,其中特别严重的有2次:
  1956年
  1993年版《平阳县志·大事记》载:9月2日至4日,十二级台风袭击县境,海潮內灌,山洪暴发,平阳全县死212人,伤144人,房屋坍坏5768间,稻田受淹4万5千亩,堤坝、陡门、桥梁被冲毁199处,渔船沉没、损坏312只。
  评曰:此次灾害为著名的5612号台风,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灾害。台风虽然是从宁波市象山县登陆,但对我县影响极大,所受的损失也触目惊心。
  1994年
  2001年版《平阳水利志》第三章《灾与防灾》第一节《风潮洪涝》载:8月21—22日,0117号台风在瑞安梅头登陆,风力12级以上,过程雨量296毫米。鳌江潮位6.43米,水头、埭头洪峰水位19.08米,全县34个乡镇、853个村庄全部受灾,死166人,伤916人,倒塌民房8557间,坏屋6.88万间,27.4万亩粮食作物受淹达36小时以上,损坏海塘4.5公里,标准堤2.5公里,溪堤决口364处,损坏水电站5座,水闸3座,直接经济损失达15.4亿元。(《瑞安市志》载:平阳县死360人,失踪5人,重伤780人,直接经济损失45.67亿元。)
  评曰:本次台风为9417号台风,在瑞安市梅头镇登陆,正面袭击瑞安市;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过程降水量达400毫米,加之大潮顶托,形成百年未遇的严重灾害。平阳县受9417号台风影响,造成全县大面积受灾,人员死伤众多,建筑设施严重被破坏,直接经济损失数目惊人。
  2000年后,各种史籍与志书均未有记载,根据平阳县气象局《气候影响评价》和《平阳年鉴》的记载,在2001年至2019年的19年间,平阳县共发生台风以上的“风灾”和暴雨三级以上的“水灾”50多次,平均每年在3次以上。其中有4次特别严重:
  2005年
  0505号超强台风“海棠”于7月19日下午17点10分在福建连江县黄岐登陆。受本次台风影响,我县各地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强降水以及大风。内陆平原出现12级的大风,全县各地从17日夜间开始普降暴雨。其中,气象站19日降水量达326.6毫米,创有气象记录至2005年之间台风影响日降水量最大记录。
  全县31个乡镇590个村73万人口受灾,53.2万人被洪水围困,因灾受伤5人,死亡1人,失踪5人;倒塌房屋2632间,损坏15348间,农作物成灾16933公顷,绝收4850公顷,损坏小型水库21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93亿元。
  评曰: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海棠”相似的台风仅4个,而发生在7月份的台风则仅此一例,为60年一遇。与1994年的9417号台风和2004年的“云娜”台风相较,“海棠”的威力和影响力都是最猛的。
  受“海棠”与副热带高压梯度差的共同作用,从2005年7月18日傍晚开始,浙江省出现持续40小时10级以上大风,最大实测值41.3m/s(14级),持续时间之长为近年来罕见。从17日晚上20时到20日晚上20时止,温州市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上。苍南昌禅最大过程雨量达716.2毫米,为50年一遇;平阳、苍南、永嘉、乐清等地大面积漫水;平阳水头镇的水位超过2米,最大浸水水深达4米,为百年一遇。降水强度较闽北大。海棠台风是继9417号台风后影响温州强度范围最广的台风,给平阳县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006年
  2006年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苍南县马站镇登陆。
  受超强台风影响,平阳全县普降大暴雨,局部有特大暴雨出现。各地过程降水量都在240毫米以上,其中水头高达317.0毫米。全县各地出现了大风天气,其中南麂出现14级(45.2米/秒)大风。
  本次超强台风,全县有31个乡镇70多万人口受灾,因灾1人死亡,1人失踪,14人受伤,倒塌房屋496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500公顷,水产养殖损失1648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累计达9.53亿元。
  评曰:“桑美”台风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台风之一。“桑美”台风有四大特点:一是风力强,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强度为17级(60m/s,属超强台风级);二是雨量大,3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113平方公里;三是受灾面积广,四是损失巨大。
  2015年
  15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8月8日晚22时1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登陆。
  受“苏迪罗”影响,8月7日08时至8月10日08时,全县面雨量316.4毫米,最强降水集中在西部山区的顺溪镇一带,其中降水最大站点为吴垟719.3毫米。根据历史资料查询对比,西部山区降雨量超过0505号台风“海棠”影响。吴垟站24小时降水量593毫米,日降水创台风日降水量新记录。全县出现10-13级大风,近70%的站点出现9级以上大风,其中风力最大站点为南麂37.7米/秒(13级)。
  全县受灾人口55.66万人,转移人口1.4万人,倒塌房屋82间,死亡9人,失踪3人,直接经济总损失达30.768亿元。
  评曰:“苏迪罗”也属超强台风,由于强度强、降雨范围集中、降雨强度强、山区风力大等,对我县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导致我县遭遇“八十年一遇”的洪水袭击,昆阳、鳌江、水头、萧江、顺溪、南雁等镇及青街乡等7个乡(镇)满水,水头镇满水最深处达4.3米,并造成人员死伤。
  此外,全县供电中断37条10千伏线路;公路中断120条次;通讯基站中断315个;水利堤防决口10处;水文测站损坏8个,经济损失巨大。
  2016年
  16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8日4时40分前后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登陆。
  受“鲇鱼”台风影响,全县出现8~12级大风,风力较大站为:西湾三沙34.4m/s(12级)、南麂平屿33.6米/秒(12级)、朝阳32.9m/s(12级)。同时出现暴雨到大暴雨,个别地区有特大暴雨。27日08时至29日12时面雨量346.9毫米,雨量最大的站点吴垟698.3毫米。其中27日23时-28日23时,晓坑中心村526毫米、怀溪490毫米,降水强度强,降水集中,历史罕见。最大雨强出现在晓坑中心村,28日15-16时,小时雨量达109.7毫米。
  我县受灾人口31.1万人,倒塌房屋12间,转移人口5.624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6175万亩。直接经济总损失10.36亿元。
  评曰:“鲇鱼”台风属超强台风级,名称已第三次被使用。“鲇鱼”台风体量庞大,七级风圈直径900公里,影响范围近1200公里,虽在福建泉州市惠安县登陆,但却严重影响我县;雨量超强,致使我县多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造成顺溪、萧江、水头等道路塌方、满水及大棚受损;特别是9月15日刚遭受“莫兰蒂”台风袭击,“鲇鱼”台风就接踵而至,造成灾情叠加,致使土壤含水量和江河湖库水位居高不下,带来极高的次生灾害发生风险。
  俗话说“水火无情”、“洪水猛兽”,确实,“风灾”、“水灾”的发生是从来不择时间、地点和对象的,就像邪恶的魔鬼对大自然进行恣意的蹂躏,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可胜数的灾难。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一直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尽管现代科学高端发达,但还是没能降服和消灭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各方面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因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越来越大。
  辑录历史灾例,是为了说明自然灾害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袭扰;辑录近年来的灾例,是为了警示人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从容应对自然灾害的来临。
  自然灾害虽然不可降服和消灭,但并不可怕,历朝历代的先人,已经总结出了许多防、减、救的经验,以及有效的方法与措施;现代的人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手段,提前预知灾害形成、发展态势、灾情轻重。只要我们对自然灾害保持常态的高度警惕,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引领下,完全可以从容应对自然灾害,把防、减、救工作做得更加完美,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有效地保卫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时值春去夏临,一年一度的“风灾”“水灾”的高发期将至,特辑以上灾例,用以警示大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早作好防、减、救的灾前准备工作,从容应对即将随时来临的自然灾害。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收集多篇关于平阳地区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对苏步青教授故乡情的追忆、对马秀权教授优秀品格的缅怀、对南戏在平阳和剧中的遗存剧目的探讨,以及对平阳历史上著名人物、事件和地点的介绍。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平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呈现了该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变迁。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平阳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感受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阅读

相关人物

任咏夏
责任者
梁艳
责任者
高建国
相关人物
俞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