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律师与他的南门故居抚松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431
颗粒名称: 李刚律师与他的南门故居抚松庐
分类号: K825.19
页数: 5
页码: 136-1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民国时期平阳县著名律师李刚的生平事迹和抚松庐的历史背景。李刚毕业于上海法学院,受业师沈钧儒影响,致力于法律服务,保障人权。他擅文能诗,书法洒脱,多才多艺,作有《抚松庐记》一文。抚松庐不仅是他的居所,也成为他从事律师事务和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李刚教导子女重德行节操,立志高远,子女们后来都成为各领域的杰出人才。1985年,李刚逝世,他的事迹和抚松庐的历史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平阳县 李刚 南门故居

内容

解放前,在平阳县城南门,有宅曰“抚松庐”,门联是瑞安大书法家池志澂撰写,主人是民国时期平阳律师李刚先生。其宅内有超百岁苍松一棵,松干内长一榕树,很是奇特。抚松庐背靠东山,面朝九凰山。东山山麓有一座李家祖坟,坟前有荷花池、凉亭,还有厅房,供行人休憩。从原来南门仁寿巷进去,左边有个门台,里面即抚松庐,还留有厢房。门台上有题字,外面“凝瑞”,里面“临祥”,端庄秀丽。门台左侧墙上写有“律师住宅”,前面“李刚”二字已泐灭。
  一
  李刚(1907—1985),字仲薇,平阳县昆阳镇人,祖籍平阳县北港鹤溪镇南岙村。其父李岐山勤奋刻苦,教育子女秉承祖训,为人刚正不阿,申张正义,做事光明磊落,重仁重义,为社会出力,瑞安池滮(曾任福建省清流县县长)赠送“眉耋双寿”扁额。李刚温州中学毕业后,在宗亲资助下,在上海法学院继续深造,与池滮同学。1931年毕业回到平阳执业律师行业,为社会服务。任平阳县律师公会会长,后兼任平阳县“保障人权”法律扶助会负责人。
  李刚系刘绍宽弟子,《刘绍宽日记》中写到他的地方很多。李刚律师擅文能诗,书法洒脱,多才多艺,作有《抚松庐记》一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非独物与物然,物与人亦然。渊明、兴公,高尚士也,节概凛然,卓尔不群,而于松独爱焉。盖以松有君子之操,肃然而静者,其神也;苍然而坚者,其贞也;郁然而不凋者,温厚有常也;屹然而独立者,潇洒出类也。其伟姿劲节,虽严霜酷雪,不能屈也。此孔子之所以为称,陶孙之所以为赏乎?余居之庭,亦有松焉,屋仅五楹,简而洁,处高而望远,家君岐山公所经营也。公勤俭,无它嗜好,尝三治宅,皆在市井间。惟此位东山之麓,门对凰山。每当清晨月夕,余则闲步中庭,盘桓松下,山光悦目,松涛在耳,顿觉心旷神怡,如身入武陵、仇池,而不知门外风尘之闇也。昔人有句云:“松涛在耳声弥静,山月照人清不寒。”可当之而无愧矣,兹值修葺将竣,因取“抚孤松而盘桓”之义,颜余居曰“抚松”,亦聊以写意而已,安敢有望于靖节者乎?是为记。
  此文中“渊明”,大家都知道,“兴公”即东晋大臣、书法家、文学家孙绰,字兴公。他们都爱松。李刚移居上海后,此松也枯萎了,因此他赋诗道:“闻道寒庐云散后,庭前松树自孤枯。莫非同气能相感?忝仰高风主不如。”当年他不但自己撰写《抚松庐记》,同时还请著名书法家、学者杨悌也撰写了一篇(附后)。
  李刚在法学院学习期间,受到上海法学院教务长(院长)、执业律师沈均儒先生的青睐,《平阳李氏志》载:“时与史良(女)等同为沈钧儒先生门下,深受沈均儒先生关爱和赞赏。”
  沈钧儒先生从1928年任上海法学院教务长到解放初,影响李刚的律师生涯。1933年,沈钧儒先生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12月领导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为“七君子事件”领头人,被国民党逮捕。1938年抗战时期组织平民法律扶助会,为被迫害人民、抗日军人家属及进步图书、杂志义务辩护(律师)等。李刚律师在平阳南门从事律师事务,以其老师为榜样。抚松庐一度成为蔡孟平(刘绍宽得意门生)宣文书院的所在地,而且是时间最长的所在地,李刚也在书院里亲自给学生上课,培养出不少人材,如著名作家张禹先生。在平阳有一些以莫须有罪名将被国民党逮捕,李刚律师通过法律,把他们解救出来。1940年,正是张韶舞县长执政时期,李刚律师为保障人权,利用法律,不遗余力挽救多位将遭灭顶之灾的无辜百姓,有名有姓的如李孝授、李玉段等。而李刚律师有结拜兄弟为共产党员,一直关押在国民党杭州省监狱,最后被国民党杀害。
  1951年平阳开展大规模土改运动,当时李刚律师已在上海。土改之中,有数百群众联名举保李刚律师,以免遭祸害,可见民心爱护。其间他的业师沈钧儒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盟中央主席,李刚律师心中明白,离开平阳到上海安家,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上海某中学当一名语文教师。正如他在《抚松庐记》所言:“松涛在耳声弥静,山月照人清不寒,可当之而无愧矣!”
  李刚教导儿辈,重德行节操,立志高远,孜孜治学,自强不息。长女李疎梅,为平阳中学初中第九届、高中第二届毕业生,高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以优秀学业成绩留校任教,后转入劳动安监部门任高工。二女儿李疎松平阳中学初中第十八届,南开大学化工系毕业,高级工程师,为内燃机燃烧学专家,传略入编世界名人录(网络版):三女儿李疎枌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儿子李龙年为医学博士,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儿辈业绩令人称慕。
  二
  1985年7月中旬,李疎梅接到平阳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7月5日来函(程卓然具体经办),了解李刚律师在上海的住址、什么职业、什么时候离开平阳等文字信息,并要求揭露平阳国民党“伪国大内幕”,并提出重点“他当时帮助不少人物在国民党的追捕或判刑下脱险方面(这点望尽量回忆作重点写)”等。此稿件准备在《平阳文史资料》第三辑刊登。很可惜,李刚律师已在当年7月4日因病离开人世。程卓然是解放初平阳县直属镇镇委书记,1985年李刚律师离开平阳三十五年后,他正好在县政协文史办帮忙工作,为响应全国政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开展文史工作新局面,程卓然已调查收集了李刚律师部分材料,需求证到李刚律师关键证据时而断了线索。事至2002年10月程卓然再次去信给李疎梅,要求她列举李刚律师“爱护穷苦乡亲,不奉承张韶舞,刚正不阿具体事例:爱打不平,掩护及保护共产党人,人名?地名?何时被捕入狱?如何营救(掩护)他?”但因李刚律师未将当时这些事实具体经过告诉后人,如今历史久远,难以具体求证,这是十分遗憾之事。
  三
  李刚律师祖辈与棋王谢侠逊祖辈是表兄弟。1916年,谢侠逊到上海,在《时事新报》编辑爱国象棋谱残局,他爱国,疼恨日本人侵略中国狼子野心,被日人视为“仇日份子”。1932年1月,日寇发动“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谢侠逊全家16口被日寇围困在宝兴路寓所达五天之久,后逃离虎口,3月将家属八、九口从上海送回家乡平阳,就住在抚松庐内半年之久,以后谢家移居西门。两家在解放前的平阳以及解放后在上海,至今交往逾百年,两家来往甚密。
  李刚律师逝世后,谢侠逊三子谢瑞淡(1940年平中首届学生,浙江大学教授),在2000年间给李疎梅的复函中提及:“……尊翁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惜生不逢时,命运多劫,历尽霜雪,患难余生,这是我国前三十年极左祸害下的特有现象,令人嗟叹不已”!
  百年抚松庐,人走庐空,苍松已枯,南门已拆,踪迹全无。后人编成《李刚遗墨》一书刊行,内有李刚《抚松庐记》一文。
  附杨悌《抚松庐记》
  抚松庐记
  李君仲薇得城南吴氏旧宅,拓而新之。吴氏园中旧有一松,虬枝夭矫,亦百馀年物矣。仲薇取陶元亮《归去来辞》中语,以“抚松”名其庐。庐,余记之。
  昔孔子言岁寒然后松柏之后凋,以其经历霜雪而不改柯易叶,斯为贵耳。居恒窃叹今日之争富贵利达于瞬息间者,朝华夕落,亦木槿耳。若语以岁寒后凋之义,此逐逐者必瞠目却走,扦格而不及。仲薇独能欣赏孤松,以寄其趣,其亦过人远矣。平阳僻处山中,近郊无名园林以兴人故家乔木之思者。余尝游雅山苏氏废园,零落之馀,蓬蒿没人,其孤松独存耳。外此惟新罗庙后有松耳。又闻之故老,皆山楼,萧氏之替也,有妄人入园,夜扃其门,锯五鬣松,以为薪。吴氏园中之松得仲薇以护惜之,不遭斧斤,亦此松之幸也。
  昔昌黎韩氏为《蓝田县丞厅壁记》,末言斯立对树二松,日哦其间。余尝过仲薇,见其书室中图史纵横,与此松相对,有希踪古人飘然意远之致。世无毕弘、韦偃以图此者,因仲薇之请,遂为文以记之。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收集多篇关于平阳地区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展现了平阳丰富多彩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对苏步青教授故乡情的追忆、对马秀权教授优秀品格的缅怀、对南戏在平阳和剧中的遗存剧目的探讨,以及对平阳历史上著名人物、事件和地点的介绍。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平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呈现了该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变迁。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平阳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感受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阅读

相关人物

姜光树
责任者
许弥
责任者
池志澂
相关人物
李刚
相关人物
张禹
相关人物
李玉段
相关人物
谢侠逊
相关人物
李疎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温州中学
相关机构
上海法学院
相关机构
南开大学
相关机构
浙江大学
相关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相关机构
上海法学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