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的校园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364
颗粒名称: 平中的校园戏剧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8
页码: 95-102
摘要: 本文回忆了作者在平阳中学任教期间的文学和文艺活动,包括创办校园刊物、创作剧本和诗歌等经历。
关键词: 平阳中学 校园刊物 文学创作

内容

平阳中学校园建在平阳城郊“孔庙”旧址,坐东朝西,背倚松柏叠翠的凤凰山,面临清流漫延的宕垟河,学校被夹抱在青山绿水之间。站在校门口,一眼可以望穿通透、整齐的校舍建筑。
  入门处,有一潭旧学宫遗留的泮池,清泉活水,绿波轻荡;状似半月,又称“半月池”。池跨石桥,径通中轴,笔直地贯穿到校舍尽头。高中部教学楼“红专楼”、初中部教学楼“求是楼”、行政办公楼“跃进楼”、教工宿舍“实践楼”,依次排列。中轴两厢,是东、西操场和学生宿舍、图书馆、体操房、礼堂、食堂等公共设施,布排井然有序。
  我多年所住的“实践楼”,在校园尽头。一座二层洋式楼房,贴山而建,拾级而上,显得突兀而高耸。清晨,窗口最早拾取朝霞;晚间,房檐挑起半空星月。我长年枕山而卧,与松涛、竹浪、蛙声、虫鸣、泉音为伴,还时时听到鸡啼狗吠,牛嗥羊咩,乃至狼嚎。推窗眺望,可见花木扶疏,鸟雀攀枝,塔影绰约,村烟袅袅……,直如置身桃源世界。楼旁淌着一泓山泉,日夜淙淙作响,学校用竹筒将它引灌到远处的厨房,供师生饮用。
  或许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道理有关,我感到平中跟母校瑞安中学校风不太一样。
  瑞中是百年老校,校舍长年借用城内卓公祠、天王寺等寺庙旧舍,房屋破旧,环境逼仄,没法开展更多课余活动。创办人晚清国学大师孙诒让倡导的“甄综术艺,以应时需”的办校宗旨和瑞安历代文风鼎盛的传统,使瑞中长年延续勤奋、务实、争强的校风,师生中人才辈出,名家济济,如今是全国“百强”名校在列,校名还被国际小行星冠名。
  平中有更多可以施展拳脚的环境,师生比较活跃,学校色彩相对多样,加之教师中善歌能舞会编的能人肯用心引导,文体活动向来兴盛发达。1956年8月,由平中教师编舞、作曲的《春之舞》,在参加北京全国青年集体舞创作比赛中,曾荣获一等奖。这对僻居浙南一隅的县级中学来说,很不容易。平中音乐教师上课堂,不仅教歌,还要求学生带胡琴来学琴,所以平中学生会拉琴的不少,课余饭后,琴声、歌声在校园四处悠扬。
  我在瑞中上高中时,平中还未设立高中,班里有不少平中考过来的同学,我明显感到两校同学风格的差异。瑞中学习尖子多,尤其数理化,总体水平高于平中及别县学生。平中学生文体骨干多,他们爱拉琴、唱歌、编演文体节目。毕业参加高考,报考文科的,平中同学居多,瑞中同学几乎全报理工科。我的数理化成绩不在文科之下,却报考了文科,算是特例。
  平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要担任跟学科相关的学校课余活动导师。我升任高中语文课程后,不任班主任,语文教研组就给了我两项课余工作任务。
  一项是辅导所谓“语文兴趣小组”,就是带领学生业余文学社团。具体工作是组织、辅导学生文学阅读与写作,定期给大家讲课和组织研讨作品与习作。
  报名参加社团的学生,是各班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中不少人,毕业投考大学文史系科,选择了跟我相似的人生职业。如社团里的骨干、63届的李成榜,考入我的母校母系杭大中文系,毕业先在外地教书,后调任平阳县文联副主席。62届的徐宏图,就读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回乡教中学,后经我引荐,借调省里编辑《戏曲志》,工作任务完成后,留在省里从事戏曲研究工作。还有就读浙江师院中文系的63届陈敬洪、杨异慧等,去向不明。
  再一项任务是让我主编校园刊物《平中文艺》。这个刊物创办已有相当久的历史,到我手里,不知已是第几任主编。刊物没有编委、编辑部之类,组稿、改稿、编辑、校对、付印、发行等等,所有工作全由主编一人独挑。数十年后,在我保留的一册旧笔记本中,居然还夹有当年的两份“收款凭证”,说明我这个主编还得兼管刊物售后的零钱收缴。
  刊物免费赠送教师、班级及部门。少数文学爱好者也会自费购买。每册定价7分人民币。稿源从投稿中遴选,还请语文教员推荐班级优秀学生作文。作者除学生之外,还有教职员中的写作爱好者。
  学校会计孔庆云,是孔夫子后代,年近花甲,高度近视,戴副厚玻璃片眼镜。他性格内向,平日沉默寡言,而在埋首触鼻账本同时,却常会诗情涌动,偏爱以“母爱”为主题写新诗,在《平中文艺》上屡屡发表大作,抒发他“爱呀”“亲呀”的深情。文学是心灵的通道,诗歌最能窥视作者的灵魂真实,透过诗,我看到在平静掩饰下的孔庆云有颗对亲情和孝道无限炽热、敬重的心。
  我作为主编,也得亲力亲为,就用“飞云”笔名,在刊物上连载了《鲁迅的童年》的系列散文,内有《长庆寺拜师》、《外婆家看戏》一类小题目。想不到一年前我在绍兴鲁迅故居实习的见闻,这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1966年,“文革”来临,全国开展“大批判”运动,清除资产阶级文艺黑线流毒。这份手刻、油印的小刊物《平中文艺》有幸也被列入“文艺黑线”,遭到师生大字报批判。我这个主编难逃罪责,被归入“黑线人物”,跟“三家村”“四条汉子”这些国家级别的黑线大佬们挂上钩,说办的刊物是被他们的黑手牵着鼻子走。
  拙作《鲁迅的童年》不用说被批成是对鲁迅伟大精神的抹黑。孔庆云的“母爱”新诗,被定性为“模糊阶级观念”、“宣扬人性论”思想的“大毒草”,把老实、胆小的小孔夫子吓出一身冷汗。
  从此,《平中文艺》寿终正寝,我成了刊物的末代主编。—一在我离开平中之后的日子里,有没有人让它“死灰复燃”,再续香火,不得而知。
  学校音乐、美术专职教师陈高声,地位跟我相似,教课之余,兼管学生课外文艺宣传活动。他琴、书、画、篆刻样样拿得起,会拉一手好京胡,我和数学教师曾昌勋等几个京剧爱好者,有时会找他拉琴唱戏。跟他混熟了,他要求我给他编的曲谱填首歌词,或者给学生排演的小演唱、小歌舞编点词儿什么的,我都有求必应。
  学生会文娱部长李赛赛,能歌善舞,是我任教的一名女生。为了组织同学文艺演出,她要求我给创作一点小节目,我当仁不让的答应完成。她毕业后,回平中接任陈高声音乐课程,兼管学生文娱活动,为完成校内外文艺创作演出任务,再次找到我,于是我们又再度合作。
  学校为了配合政治运动,或结合宣传中心,或为各级文艺调演、竞赛准备自创节目,节目的文本创作任务,时常会落在我这个中文系科班出身的青年教师身上,于是我的“写中心”任务,长年接连不断。我想,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嘛,写作这些“遵命”文字,责无旁贷。
  我到平中一年多后,1963年春天,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运动,学校文艺演出热情高涨。应李赛赛约请,我给创作了一本两幕话剧《少年雷锋》,供校话剧团演出。剧本根据雷锋生平素材加以构想和创作。记得第一幕是将雷锋祖父与母亲被地主先后逼死的两段经历,捏合成由少年雷锋目睹的地主谭老三来家逼租和雷母自尽的场面。第二幕写孤儿雷锋担任儿童团长的斗争生活和他争取参军的情况。
  这些大胆的戏剧构想,完全是为迎合青少年学生爱看热闹、爱看大喜大悲的特点,着意制造戏剧冲突和剧情大开大阖,带有活报剧性质,想不到演出效果还不错。一些小女生还满以为台上演的全是真人真事,一边看戏,一边拿手绢使劲擦眼泪。
  我自己也被自己胡编的剧情深深打动,使我这个半拉子“剧作者”感到,人活一世,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自己搜索枯肠编出来的东西被人拿去演,感动了看的人,也连带感动自己。“文艺力量”,原来如此。
  参演话剧的学生是各年级调集的文艺骨干,我自己也会亲临排练现场“调教”。主演雷锋的那位初中小同学,叫黄锦涛,伶俐可爱,很有表演天分,是学校的小明星。后来他没有朝演艺方向发展,这是平阳地方小、跟外界闭塞的限制。女主角雷母扮演者,是我高中同班、大学同校(化学系)同学彭道兴的妹妹彭梅柳。这使我感到,平阳、瑞安两地和平中、瑞中两校的世界其实很小。扮演地主谭老三的丁国平,我教他高二语文课,平时让背课文,下句不接上句,上台表演起数快板、诵诗文、背台词什么的,无论怎么长,都如流水滔滔。这事使我更坚定地认为,一个人的才华,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兴趣和爱好。丁国平后来参军和复员,先后成了部队和平阳县的业余文艺表演骨干,人的爱好、特长,又像人生的“指南针”,确定了人的生活与事业的取向。
  1963年全国各地开展“忆苦思甜”阶级教育活动。上海戏剧学院陈耘编的话剧《年青的一代》,紧密配合当时教育形势,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各地话剧团纷纷上演。平中师生在吞咽了一顿用米糠捏制的“忆苦饭”后,也投入这个话剧片段排演。
  因是政治运动所需,学校特别看重这回排演,调集了全校优秀的师生表演人才。女主角林岚,由“才女”兼“美女”学生王楚华扮演。男主角林育生的扮演者,是个很阳光而充满激情的男生,已记不起姓名。林父由语文老教师周彪饰演。剧中的先进青年形象萧建业,由学生会主席方建中饰演。
  这回没有我的任务,可以静心地坐在台下,欣赏周彪老师仰脖子看天花板的朗诵式的“对白”,看王楚华清纯、羞涩、忸怩的表情,还有“林育生”一惊一乍的夸张台词和“萧建业”慷慨激昂的陈词,感到很轻松,很享受,也很好玩。心想当个观众真好。
  文革“复课闹革命”后,我从县机关调回平中教书,担任班主任,学生文艺演出活动关乎班级荣誉,马虎不得,节目得自己亲编亲导,就没有当观众那么轻松了。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全国正掀起学唱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热潮。“样板戏”唱段曲谱被刊登在各大报纸上,占据了报纸的大幅版面。学习、宣传“样板戏”成为全民政治任务,人人都得热情投入。学校教师政治学习,先由音乐教师给大家教唱“样板戏”。组织师生观摩“样板戏”影片,是学校不可缺少的思想教育环节。
  一次,我跟随高三学生参加农忙劳动,田头休息功夫,五音不全的班主任不愿意就这么歇着,要我利用时间给学生教唱“样板戏”。于是一群男女青年跟着我大声地合唱起“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声宏气壮,很像大兵们踩着军步齐唱《打靶归来》一样。中国戏曲得到亿万群众如此厚爱,是中国千年戏剧历史的空前待遇、世界戏剧史上独一无二的一道辉丽景观。
  为了配合学习、宣传“样板戏”,1970年我给自己班级编排了一个《人人都唱样板戏》的化妆彩唱节目,把全班五六十名学生全部赶上了台。把小女生编成一组,表演《红灯记》李铁梅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高个女生编成一组,表演《智取威虎山》小常宝唱段“八年前,风雪夜”。男生编成一队,表演《沙家浜》新四军伤病员唱段“十八棵青松”。最后全体上场,表演革命歌曲《毛泽东文艺思想万岁》。演出队伍庞大,声势压倒各班,得到全校师生称赞,班里学生高兴、自豪,我自己也乐得屁颠屁颠。
  平阳某山区电话接线员潘德永,在电话线路被台风刮断、找不到接线的紧急关头,以自己身体当导线,保证了抗台指挥部的信息畅通。事迹经纸报报道后,感动了许多人,也激起了我的作诗冲动,就仿照当时流行的“欧阳海赞歌”、“雷锋赞歌”一类英雄赞歌样式,给写了一首长诗《潘德永赞歌》,长达近百行。
  诗歌油印本流传到校外,一些搞写作的平中老校友看到后,给了很多赞美,说情感真挚感人,诗句优美流畅,乡土气息浓郁,等等。一位写小说的矾山矿区业余作者,也因看到这首诗,来学校找我要资料。后来他根据我提供的资料,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红线畅通》,发表在复刊不久的《浙江文艺》上。
  学校决定让学生排演我这首诗,参加一个跟邻县中学联合演出的晚会,在平阳剧院公演。结果非常失败。题材令作者我感动,诗歌使读者感动,朗诵者学生也感动,就是剧场观众一点儿也不感动,这是采用了不恰当的艺术形式。在普通观众只爱看热闹、没心思听人动嘴巴念诗歌的场合,演出这样的节目,无异瞎子点灯白费蜡。一位我不认识的舞台监督,在节目进行到一半时,直率地对我说:“可惜呀,老师,你用错形式了。”
  对照以前排练演出的“革命样板戏”唱段表演、《红灯记》片段“刑场斗争”、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万泉河水”等节目,自己不着一字,剧场效果反倒意外的好。这使我对“思想内容第一,艺术形式第二”、“内容决定形式”的文艺理论公式,产生了疑惑,而认为有时艺术形式是重于、大于内容的。剧场艺术尤其如此。我很懊悔自己怎么就没想到把这诗改编成“诗剧”来演。
  打此之后,凡自己创编或别人要我创编的节目,我最先考虑的是艺术形式,把艺术形式确定为创作的首要前提,然后去构思内容。这是“形式决定内容”,是舞台艺术的一条规则。
  1976年,粉碎“四人帮”,全国人民口诛笔伐,学校搞节目创作,参加庆祝汇演。音乐教师李赛赛找我编创节目,我便问她打算采用什么形式。她说,用“小歌舞”。经过二人交流,确定采用演员边歌边舞、边模拟作画的表演形式,将“四人帮”罪行,一一演绎成歌舞语言,节目称作《画四丑》。剧场演出效果还不错。这是我离开平阳之前创编的最后节目,也是告别“写中心”的最后创作。
  我参加的平中文艺活动,还有模仿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朗诵词,给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和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清唱会编写串词,满纸“啊啊——”、“呵呵——”的,认为非如此不足以“大气磅礴”、“铿锵有力”。我还给学生开设文艺讲座,介绍热门小说。自己有时也凑个热闹,登台朗诵或演唱。当年年轻,思想解放,呆子爬山不怕高,凭股憨劲,什么都敢试试。后来老了,回首这些曾经的癫狂已无法复制,倒感到值得珍惜。
  刊物《平中文艺》,“文革”间已付之一炬,不知有没有别的平中校友把它“窝藏”至今?我的那些“写中心”涂鸦文字,“文革”前的,全在红卫兵“破四旧”的大扫荡中,连同我的所有书籍与文稿,一起被扫得无影无踪。“文革”后的一些刻写油印本,随着“写中心”演出任务完成,失去留恋的兴趣,就任其散失,不想收集、保留了。
  除了今天的回忆,我在平中以及大学期间的那些“创作”,已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它们留给我的“遗产”,是使我体味了一把包括戏剧在内的文艺创作的甘苦。这种体味永久地溶进我的血液,滋养我的神经细胞,成了我日后转动戏曲研究学理车轮的润滑剂。经历的意义,不光在于它留下什么,更在于它做过什么。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本书收录多篇回忆性文章,涉及政协提案、个人履职、革命历史等领域,展现多位人物的情怀与担当。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崇涛
责任者
孙诒让
相关人物
徐宏图
相关人物
陈敬洪
相关人物
杨异慧
相关人物
孔庆云
相关人物
陈高声
相关人物
李赛赛
相关人物
黄锦涛
相关人物
彭道兴
相关人物
彭梅柳
相关人物
方建中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平阳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