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志向不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340
颗粒名称: 风雨人生,志向不凡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3
页码: 48-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项经川出生书香门第,受父亲影响追求共产主义信仰,革新婚礼,任教后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关键词: 项经川 革新婚礼 抗日救亡

内容

1909年12月,项经川出生在鳌江镇徐家站的大户人家,也是一个书香门第。祖父项雨农早年师从江南张家堡名儒杨镜澄,曾任平阳县参议长、平阳县学堂校长。父亲项诒铸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项诒铸对项经川管教严格。项经川在回忆父亲的文章提到——“我胡为,他会打我;我赖学,他会关我在厕所里。我怕他,敬他,却并不恨他。”项诒铸的思想开明,他很尊重儿子的看法和意见,鼓励经川“你应该有你自己的主意”。项经川不信神佛,厌恶家人崇拜偶像,他撕了灶神像,拿掉文昌帝君的木偶像,倒了香炉的灰,把空香炉藏于衣柜。祖母和母亲自然不高兴,但是父亲项诒铸却哈哈一笑,显然是赞许儿子这番举动。
  父亲项诒铸是项经川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他和儿子谈革命,也谈共产主义,虽然他自己是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立场。项经川从父亲的身上感受到革命的气息,这对他日后在风雨人生中立下志向,追求共产主义信仰有着重要的影响。项经川对求学很在意也很用功,这是旧时中国书香门第的传统。1927年,项经川考入上海劳动大学工学院,这所大学有很多共产党人任教,瞿秋白就是其中之一。其间,项经川还先后在上海英语专修学校、上海日语专修学校学习英语和日语。在上海劳动大学求学时,项经川听过鲁迅、茅盾等人的讲课和演讲,进一步接触了进步思想。他如饥似渴地读了不少马列主义书籍,也注意了中国社会情况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开始信仰马列主义。上海的求学经历,对项经川的人生意义重大,因为“那里边有鲜明的形象和崇高的理想”。
  项经川的进步思想和革新精神也体现在他自己的婚姻上。他的结婚仪式也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结婚前一天,项经川在家门口贴一张大红纸,上书“禁酒三天”四个大字。结婚当天,没有大红花桥和凤冠霞帔,没有笙箫鼓乐,新娘就坐着双人抬的竹兜而来,项经川自己出门接媳妇,两个新人携手进家门。这场婚礼让双方亲友和地方人对项经川的豪迈性格与革新精神深为敬佩。
  1931年,项经川进入鳌江中心小学任教。鳌江中心小学也是经川的母校,鳌江人称之为鳌江公学,颇有声誉。“九·一八”事变进一步激发了项经川的爱国热情,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做一点有意义的事。鳌江中心小学当时还是比较传统守旧,缺少活力。项经川在教师和学生中宣传抗日救亡,动员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杜贤宏、陈旭东、陈继修,发起组织文艺书报社。他们制订章程,筹集资金,购买大量进步书刊杂志,并把读书会扩大到校外,得到一些进步士绅的支持,影响了鳌江的社会风气。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本书收录多篇回忆性文章,涉及政协提案、个人履职、革命历史等领域,展现多位人物的情怀与担当。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项雨农
相关人物
项经川
相关人物
项诒铸
相关人物
杜贤宏
相关人物
陈旭东
相关人物
陈继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