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新安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294
颗粒名称: 泪洒新安江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4
页码: 205-208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宋文骥的年轻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大饥荒时期,因学校动员而被迫离开学校回乡务农的经历。他在求职保命的艰难历程中,先后尝试了学医、学泥水匠和进米厂等工作,但都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同时,他也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饥荒情况和家庭的困境,以及家人为了生存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整个故事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平阳县 乡村教师 陈宁邦

内容

泪洒新安江
  1961年4月,春暖花开,我在新安江的浙江水利电力学校读书,学校突然召开动员大会:奔赴农业第一线。我们班出身剥削阶级的家庭有三位同学:瑞安胡池媄、玉环陈宁邦和我,就成了这次离校回乡务农的首选对象。用不了申请批复那套形式,校方直接指定我们三人,给你路费,卷好行李,举行了凄凉的欢送仪式。我们依依不舍,怀揣着校方给家长的《光荣支援农业第一线》证明书,泪洒新安江。
  光荣支援农业第一线
  敬爱的宋文骥同学家长: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更新,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大好形势下,宋文骥同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加强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援,尽最大努力争取农业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光荣奔赴农业第一线。这是他(她)本人的光荣,也是您全家的光荣,特向您致崇高的敬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战线,发展农业生产,是全党全民第一位的任务。希望您更多地教育和帮助他(她)进一步巩固树立农业第一、务农光荣的思想,把热爱农业劳动,建设美好生活农村人民公社的豪情壮志变为行动,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为祖国、为农业丰收立功,为加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奋斗。
  此致
  敬礼
  中共浙江水利电力学校委员会
  浙江水利电力学校
  共青团浙江水利电力学校委员会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一日
  从此我走上了一段求职、保命的艰难历程。我读了十几年书,却连一纸文凭也没有,支农种田去,不要说自己一点都不会,就是家里二、三两哥在生产队里那么辛苦干活,到头来,春节一过,家里粒米已无。作为二十出头的年青人,总不能闲坐家里吃白饭,于是拿着那张光荣支农的“文凭”,先去县水利局,根本没人理你,后通过在水利局上班的老同学引荐,一位领导放过来一句话:“你去水利工地义务劳动吧。”在当时形势下,也只能先走这条路。我去了水亭后岙水库,指挥部分配我到工地采访,编写宣传资料,但毕竟这是临时义务劳动啊。后来公社让我去瑞安南马道闸门水利工地管理食堂财务。好景不长,不到两个月工地结束,打铺盖回家了。那年头报刊、墙壁上逐渐出现“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口号,我即使走南闯北找点工,只有五个字等你:义务临时工。不能长此下去,总得寻找一个稍稳定点事儿干吧,下面就是我的几段找工记:
  一、学医:远房有一位金志庄表叔,早年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后在温州医院很有名气。反右运动时被打成右派,下放原籍瑞安林垟自开诊所。于是二姐带着我特地去求见他,寒暄几句后,即转入下面正题的对话:
  “我弟杭州中专学校毕业,今前来求拜您学医,您看行吗?”二姐像虔诚的佛教徒求说着。
  “中专毕业生国家包分配的,机关工作多吃香!”表叔像解签老者随口而答。
  “表叔,我们谊属至亲,我父亲在世时,几次重病全靠您抢救过来的,您——”二姐企图以亲情去感化他。
  “我,救人屁用!我救过多少人,现在反成一个大右派回老家,右派去带学生,谁有这个胆量!”表叔说话声音逐渐提高,几乎心中还有许多话想发泄出来。且慢,看来完全没有商量余地,二姐,我们还是早点起身回家吧。
  二、学泥水。看来今生这命想走“文”这条路,崎岖艰难,只有靠吃苦拼体力了。经人介绍跟一个泥水匠当学徒了,开始时我跟着他在蕉下村粉刷粮库。拼体力,说起来轻松,“半路出家”的人去干这苦活,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头两天坚持,往后接下来那手已抬不起来了,加上两只手经石灰水一浸,都开裂成松树皮了。万里征途刚迈出第一步,咬紧牙关干,干,干。谁知这种卖命活也干不成了,老司傅告诉我,这桩活干完后他自己也不知何去,他一走杳无音讯了。
  三、进米厂。天无绝人之路,前期食堂老伙计,如今是大队米厂总管,他一句话把碾米厂的开票会计工作交给我,生产队计上工分。谢谢啦,这下总算找到暂时比较安定一职,能呆一年半载了。
  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三面红旗高高飘扬的形势下,加上一些自然灾害,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开始又进入一个大饥荒年代。米缸已经长期空在那里,家里根本没有什么值钱东西可变卖了,唯一几只旧箱柜上的铜铁拉手,也挖光卖点钱去保命了。可怜年过花甲的母亲,提着我们兄弟姐妹儿时穿过的旧衣裳,翻山越岭到老铜钿、分水等山头,去调换番薯丝(地瓜干)。二哥更辛苦地爬上蔡洋山交池的地方,到老王伯那里借薯丝。让我们一家度过那即将饿死人的岁月,更应永远记住大哥那一次次寄过来的救命钱。
  当时我每次进城,一进北门,先到一个姓叶的同学家,因为大哥寄来的汇款单都放他那儿转的(当时乡下不通邮路的)。最多几次都是70元,这相当于现在几千块钱了。我领回来,把那崭新的70张“壹圆”纸币整整齐齐排列在床上,然后请进家里人,当妈妈及两个哥哥一看到这救命钱时,那全家人高兴劲至今我还历历在目。因为这不仅是钱,是生的希望!同时我们每次也为大哥连自己一件衣服也舍不得买,省下钱来救活我们,一直深感内疚。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亲历县新华书店的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平阳县档案馆》《改革开放后的平阳县金融业》《砥砺前行的平阳中学》《追记周干先生与地方文献整理》《难忘蒋仲飞先生》《向高僧木鱼师“取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宋文骥
责任者
胡池媄
相关人物
陈宁邦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