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摄身心学文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261
颗粒名称: 检摄身心学文正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129-13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晚清及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刘厚庄(刘绍宽)对写日记的重视和实践。刘厚庄认为,写日记不仅是为了记事防忘,更重要的是为了监督自己,检摄身心,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学问。他通过阅读曾国藩等人的日记,深受启发,形成了自己的日记体系,并长期坚持不懈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考。他认为,写日记可以帮助自己反省过错,记录得失,培养自律精神,提高自我修养。刘厚庄的日记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成长和心路历程,也为我们了解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刘厚庄的日记名称和写作风格,展现了他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 平阳县 《刘绍宽日记》 刘厚庄

内容

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晚清除了这四大日记外,还有曾国藩日记,和他的家书一样,风靡一时,无远弗届,处处体现作者自省自律的一代宗师风貌,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所在。清宣统初时(即1909年初),曾广锺(曾国藩文孙)在给厚庄的信中说:“外呈先大父文正公日记一部,尚希披存为幸。”(见《厚庄师友函札》)。厚庄在同年十二月廿三日《省记》中就摘钞了曾国藩道光廿二年(1842)十二月初七的日记,如“‘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务求息息静极,使此生意不息。”以及“主敬”、“静坐”、“早起”等《课程十二条》的内容,可见他是在读曾国藩后人送的这部日记。宣统二年六月廿三日,厚庄记道:“客去,阅曾文正日记。”民国三十年(1941)一月十九日,厚庄记道:“郑梓怀自江南卫生院回,以曾文正手钞石印本十册见还。此书四十册,起道光辛丑,讫同治己巳,中间缺十馀年。”可见此日记的手抄石印本共有四十册之多,厚庄日记的手抄本也是四十册,真是无巧不成书。
  其实早在光绪十七年(1891),厚庄就有可能读到曾氏日记,他在当年六月廿日的日记中就参考了《课程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酌改为自己的课程十条:敬、早起、勤馆课、读正书、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少出门。
  他在日记前面的“叙”(即序)中说:“余作日记,自戊子年至己亥年,十年未尝间断。以是十年皆读书课徒,讲解文史,检摄身心,颇资得力。”用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通俗的话说,就是:“记了两年多的日记,我自己觉得每天或多或少都变得聪明些了。”联想到曾国藩青少年时也是比较笨的,后来通过不断努力,写日记,督促自己,“变得聪明”了,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三不朽”的杰出人物。
  厚庄在好多年日记的最前面阐述写日记不是单纯为了记事,以防遗忘,而是为了监督自己。他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的日记前面说:“日记之作,非第泛记事缘,亦欲自镜优劣。《左传》云:‘记奸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窃仿斯义,美恶务记,藉以自治云尔。”翌年八月十六日,他写一篇很有意思的《梦觉录叙》(“叙”即“序”):
  人莫觉于梦,莫梦于觉。梦者,思之结也,思因乎习而梦成焉,思返其正而觉生焉,故曰“莫觉于梦”。若夫昏昏嘘吸之中,沉沉声色之际,则无在非梦,无在为觉矣,故曰“莫梦于觉”。觉乎?梦乎?虽百庄周无以辨矣,则莫若合梦、觉为一。合一者,觉乎梦,梦乎觉,因觉生梦,因梦成觉,即觉即梦,即梦即觉,则虽谓天下无梦境可也,虽谓天下无觉境可也,虽谓天下一大梦境,即天下一大觉境,亦无不可也。于是忆所梦,书所觉,颜之曰“梦觉录”,冀醒大梦归大觉焉耳。是书以身为题,即身为文,本不立言语、文字,至形之文字,则考证之迹焉耳。庄子曰“迹者,履之所出也”,而迹岂履哉?读者当知此意。
  他对庄周梦蝶的寓言进行了极致的发挥,并在后面加了按语,说自己以后的日记就名《梦觉录》。宣统元年(1909),他甚至给自己日记取名为《挞市编》,后改名《积德篇》,又《两积篇》,又名《自讼篇》。他在光绪三十一年(1909)日记的前面说自己写日记,如《周易》一样,也是忧患之作,“斯作也,亦藉为动忍之一助尔”。可见他对自己日记的名称没有固定的说法,《厚庄日记》是后来人所称的。
  宣统三年(1911),他四十五岁,在此年日记的前面非常集中地写到日记对自己的作用,正月初一日:
  日记为省身而作,非泛记事迹已也。本年仿李刚主先生法,行事得失具记,以自儆醒。《左传》云:‘作而不记,非盛德也。’夫有作而不可记,则此册亦虚设矣,何用扰扰为?《诗》云:‘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日记即吾之‘监史’也。今岁值辛亥,日值庚子,除岁为庚戌。辛,新也;亥,改也;庚,更也;子,孳也;戌,灭也。自新悔改,更孳新善,灭除旧恶,为今日此记所托始。……检戊子以来日记,最录关于身心者为一册,以自警。
  厚庄读了明末清初“江南大儒”陆桴亭的书后,对日记这一体裁的修身作用有更深的体会,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二月四日,他写道:“阅陆桴亭文集二卷。有云,知日记善过,即是学问,日日记,日日进,日日变,日日化。”只要坚持写日记,就能起到理学家所谓的变化“气质”的作用。民国二十七年(1938)五月四日,读陆氏《志学录》,“更有感悟”,“自今日起,刻刻警省,仿桴亭法,时时以敬肆自验,诠之日记。”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亲历县新华书店的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平阳县档案馆》《改革开放后的平阳县金融业》《砥砺前行的平阳中学》《追记周干先生与地方文献整理》《难忘蒋仲飞先生》《向高僧木鱼师“取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盛奖
责任者
翁同龢
相关人物
王闿运
相关人物
李慈铭
相关人物
叶昌炽
相关人物
曾国藩
相关人物
曾广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