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有藏书 平生存风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242
颗粒名称: 桑梓有藏书 平生存风范
其他题名: 追忆北京大学哲学系金可溪教授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4
页码: 67-7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大学哲学系金可溪教授的一生事迹和贡献。金教授出生于平阳县,自幼聪颖,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攻研伦理学。他一生致力于学习和探索,发表了大量著述和翻译文章,并出版了个人专著。金教授虽然有机会走上仕途,但他坚守自己的学术领域,致力于教书育人。他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帮助家乡人民解决困难,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金教授的生命本色中富于书生气而“官瘾”淡薄,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质朴、正直和尽心。他的事迹和贡献让人们感受到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风范和担当。
关键词: 平阳县 金可溪 教授

内容

北京大学哲学系金可溪教授辞世一转瞬已十年。最近其夫人杜玲莉老师将金教授所珍藏的七百八十多册图书捐赠给家乡平阳县图书馆,这让家乡的人们再次感受到这位享誉学界的北大教授恩惠桑梓的遗泽。金教授生前好友、原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专门为此发来贺电,称赞金教授“治学严谨,为人一身正气,一辈子乐守杏坛,教书育人,著述传世”的知识分子襟怀,并且“望家乡政府和广大读者珍惜、爱护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发挥其作用,服务于家乡的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
  1941年,金教授出生于鳌江镇河口河上庄(今名和家村)。此村金家人物出类拔萃,有原新四军老战士、总参军训部部长金冶,及其下辈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金丽红。还有战斗英雄金可湾,他是金教授的胞弟,他们同是金冶侄儿,等等,可谓人才辈出。金教授自幼聪颖,学习成绩优异。他小学阶段只用了四年时间,学完六年制全部的课程,父老乡亲盛传他读书是“跳级”的,说明他成绩很优秀,闻名乡里。
  1960年,他平阳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攻研伦理学,为中共中央伦理研究三人小组成员之一。他的胞弟金可湾至今还记得他刻苦读书的情形。由于当时刚处于困难时期,家里也穷,大学五年,家里没给他寄过钱,全靠他自己自力更生,暑假给学校割马草,寒假给学校拉煤,积攒点钱,用作生活费,靠学校的助学金作学费。即使这样,他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里还是名列前茅。他一生不停地学习和探索,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开阔眼界,1986年至1987年,他远赴苏联,作为期一年的考察学习,使自己腹笥充盈。1997年,他那三十三万字的个人专著《苏俄伦理道德观演变》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且与人合著有《伦理学教程》《婚姻道德观》等书,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在这次捐献的藏书中,我们发现一张金教授自己填写的北大哲学系1979年到1989年间发表文章的统计表,仅这十年里,金教授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的著述或翻译文章字数达二十五万多字。
  作为一位受国家培养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学人,金教授的生命本色中富于书生气而“官瘾”淡薄。据他的亲戚杜锋先生等介绍,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金教授至少有三次可以走上仕途的机会。一次是上级要调他去西南某大学当领导,另一次是有人请他去当北京市的建设局局长,还有一次是家乡温州市的领导请他回温州担任副市长。但是金教授都放弃了,他安于坚守属于自己的杏坛。然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道义所在,他会不计自身得失利害去做,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质朴、正直和尽心。在笔者耳闻和亲历的记忆深刻的事情中,可以反映金教授作为一介书生的率直和本真。
  平阳县城昆阳镇岭门上的通福门两边坡陡,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机动车稀少,居民运送生活用品,过往商旅,都靠板车拉推,这道漫长的陡坡便成了人们生活的障碍。当时个别没有经济收入的市民便会在这里帮人推车上下坡,赚几毛钱,当家庭生活费。像平阳当地一位文化名人因失业,家庭无经济来源,夫妇俩就曾在昆阳岭门帮人推车,赚取几毛钱过日子。有一年夏天,金教授回乡到县城办事,遇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子拉着一板车蜂窝煤球,匍伏着身子,全身汗涔涔,费劲地拉车上坡,累得直喘粗气。金教授是个见不得他人受累受苦的人,他立即俯身伸手帮忙推车,一步一步地挪动脚步,终于走完了三四百米的上坡路。他就这样无私地帮助拉车者,坚持到坡顶,才嘘着长气,松手离开。这虽然是生活中遇到的极寻常的一桩小事,但这可以看出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摒弃清高,贴近劳动民众的本色。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金教授经常利用假期回家乡农村老区进行社会调研。在墨城山区,一位解放前入党的名叫林上登的老党员向他诉说自己政治方面的冤屈。金教授牢记在心,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只要有回乡,他就去调查了解林上登老人的历史及社会关系等。经长时间细致调查走访,他掌握了老人的真实历史情况,就去县里、市里、省里反映,各方奔走,竭力呼吁为老人平反。在那个时期,政治气氛浓厚,一些老同志都为金教授担心,怕他累及自身,劝他别管得太多。但金教授哪里顾及自己,为了还老人一个清白公正,金教授毫无畏惧,甚至在省委机关一位领导面前拍桌子,据理力争,最后老人的政治面貌和名誉终于得到了恢复,不白之冤终于得到洗雪。
  金教授工作、生活在北京,德高望重,在京的平阳、温州老乡遇到什么困难,包括家乡政府在地方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经常有人去找他帮忙,向他问计。遇到这些事情,他总是热情帮忙,竭尽所能。由于他的古道热肠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他有段时间还被聘为在京平阳乡亲联谊会会长,使他在服务家乡方面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996年10月27日,平阳县在北京召开产业发展与名牌战略研讨会,笔者当时作为平阳媒体记者与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包括平阳县主要领导等,各界人士很多。座谈时,为了照顾其他参会者发言,金教授说的不多,但肯定是意犹未尽的。会后,本人到金教授家里拜访时,他专门写了三四千字的《平阳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建议》,托笔者带回,转交给县里主要领导。转交之前,可惜没有复印保留一份,至今印象深刻地记得一点是认为鳌江镇作为经济重镇,企业多,人口集中,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像这些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尽心竭力,反复强调的善举,正好反映了金教授关爱家乡的炽热的游子之心。
  这次金教授的藏书在县图书馆设专柜陈列,也是他身后对家乡的又一次施惠,而且也让我们得以一窥一位学人的知识襟怀。这里书籍有的是中文版,有的是俄文版,除了哲学方面的类别外,还有其他社会学、历史学的,还有艺术类的,等等。
  据杜玲莉老师介绍,这些书籍有一部分是金教授当年赴苏联学习时带回国的。当时他带回的行李中日用物品不多,一箱一箱的都是书籍,搬运甚是费力气。金教授这批藏书得以回归家乡,也算是一种应有的最好归宿!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亲历县新华书店的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平阳县档案馆》《改革开放后的平阳县金融业》《砥砺前行的平阳中学》《追记周干先生与地方文献整理》《难忘蒋仲飞先生》《向高僧木鱼师“取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庄千慧
责任者
金可溪
相关人物
杜玲莉
相关人物
陈进玉
相关人物
金冶
相关人物
金丽红
相关人物
金可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