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流连台湾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240
颗粒名称: 辗转流连台湾岛
分类号: K825.34
页数: 2
页码: 64-6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立俊的生平事迹。他少年学医,中年从商,曾在温州的药厂和肥皂厂工作。抗战胜利后,他赴台湾担任肥皂厂的技术工作,后又在台湾第一家火腿厂担任厂长。随着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缓和,他回到故乡鳌江与子女团聚,并每年在两地轮流居住。
关键词: 平阳县 金益和 永嘉场

内容

少年学医,中年从商。金莲初二子金立俊(1915—2004),生性儒雅,为人正派,轻财仗义。他十四岁去温州白累德医院当学徒,成年后迎娶本地名中医杨涤生的女儿,曾在温州的瓯海医院、康乐药厂、肥皂厂工作。抗战时期,药厂一度内迁到平阳塘川白马殿。这段短暂在家乡工作的机会,给金立俊一家带来了短暂的家庭欢聚的快乐,儿女们常记起跟随父亲一起在白马殿的日子。
  抗战胜利后,日本人撤离台湾,台湾社会急缺各类专业人士。和台湾仅一水之隔的平阳,不少人满怀开辟事业新天地的希望,告别妻儿,奔赴光复后的宝岛台湾。金立俊曾经在温州的一家肥皂厂工作,熟识制皂工艺,曾在家乡金益和办过制皂作坊。应温州知名实业家余毅夫邀请,他去了台湾中部的彰化县罗东镇新兴肥皂厂,在厂里负责技术工作。
  1949年,大陆沿海城市相继解放,余毅夫向往新社会,果断结束台湾三家企业,其中就包括金立俊任职的新兴肥皂厂。余毅夫将资金以及家眷遣送回温后,滞留台湾的20余名温籍职工,生活陷入困境。后来,金立俊又在余毅夫创办的新兴火腿厂担任厂长,由于是台湾的第一家火腿厂,因而十分引人注目。火腿厂一直办了七年多,随着余毅夫回大陆而关闭停产。
  在上世纪60年代初,由在巴西开银行的庄姓朋友的介绍,金立俊去巴西做台布生意。1974年,他思亲心切,停止了在巴西的生意,返回台湾,和女儿一起居住在高雄。在那个两岸处于严重对立的年代,台湾社会充斥着各种对大陆社会形势的负面传闻,让年近花甲的老人更是怯于归乡。直到1987年,随着台海关系的缓和,久别家乡的他第一次回鳌江,和子女共享天伦之乐。此后每年他都会在金益和老家住很长时间,再回台湾短住。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亲历县新华书店的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平阳县档案馆》《改革开放后的平阳县金融业》《砥砺前行的平阳中学》《追记周干先生与地方文献整理》《难忘蒋仲飞先生》《向高僧木鱼师“取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荣锋
责任者
金立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