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为民国文献,藏有海内孤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230
颗粒名称: 精华为民国文献,藏有海内孤本
分类号: G258.22
页数: 3
页码: 33-3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平阳县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及其丰富的藏书。自民国三年起,平阳县就开始创办图书馆,经历了多次更名和馆址变迁,但始终致力于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服务。现在,平阳县图书馆已成为拥有50余万册文献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其中不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海内外孤本。该馆还积极开展文献保护和开发挖掘工作,整理出版了多套地方文献丛书,使馆藏典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平阳县 平阳县图书馆 民国文献

内容

早在民国三年(1914),平阳县即已有创办图书馆之举,书籍与书柜亦已略备。1928年5月,平阳县立中山图书馆正式成立,首任馆长陶镕先生。陶镕,字铸民,为当时的浙南硕儒刘绍宽先生的学生。1925年,刘任温属籀园图书馆(今温州市图书馆前身)馆长,曾带他去当图书管理员,谙熟图书编目等业务,平阳当地就聘请他担任首任馆长。《刘绍宽日记》1929年10月5日载:“至图书馆,为陶铸民鉴定书目,留午酌。”可见他当时得到其师的支持和帮助。当时因陋就简,图书馆馆址设在县城北门旧考棚前楹。其时,职员1名,藏书1378册,其中古籍842册。这就是该县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浙江省最早设立的16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之一。
  1942年4月,该馆改名为平阳县立图书馆,馆址在县城东坑堂,馆长游越生。开展的业务有图书出借、报刊阅览、儿童读物展览、“巡回文库”和编辑馆刊《图书园地》等。藏书已有1602种,计13297册,报纸6种,显示了当年作为公共图书馆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以文化全面服务社会的雏形。
  先贤创业筚路蓝缕,为平阳县图书馆近百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1959年10月编写的《平阳县图书馆旧存古典书籍目录》载:俞宗海(俞蔚文长子)捐赠《二十四史》一部,计204册,最“大宗”,分装好几个书橱。马翊中(马允元父亲)、蔡笑秋(黄光夫人)合赠《佩文韵府》一部,计184册。蔡笑秋捐赠鼓词类两部(即《玉蜻蜓》《桃花扇》鼓词手抄本),计5册。马翊中又捐赠其他古籍十六部,计77册。张鹏翼捐赠古籍二十二部,计88册。县图还从各处收购了不少古籍,如向鳌江合作社收购站买来《四书注》《评注春秋左氏传》《吕氏春秋》等书。近一个世纪以来,县图馆址屡迁屡建,藏书越藏越多,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全面,服务方法越来越现代化越先进。现今,县图馆舍坐落于平阳县文化中心,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拥有阅览坐席200多个。
  书籍是图书馆的灵魂,而今,县图的图书更显宏富。现有各类文献资源5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文献20多万册,电子资源30多万件。年均入藏图书7000多种、报刊360余种、视听文献40多种,典藏200余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主要报刊合订本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万有文库》等珍贵典籍。藏有近万册古籍和2000余册民国时期图书,其中不乏珍贵的历史文献。古籍藏量位居温州全市县(市)级公共图书馆首位。
  该馆馆藏种类丰富的图书,地域特色鲜明,其精华大多集中在民国时期,如刘绍宽、王理孚等本地重要历史文化名人的著作。还藏有一些海内外孤本,比如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抄写的《增订玉蜻蜓鼓词》《桃花扇鼓词》,乃海内孤本,这是平阳籍作者黄光在古典戏曲名著《玉蜻蜓》《桃花扇》基础上改编成的温州鼓词唱本,艺术价值颇高。特别是《增订玉蜻蜓鼓词》,“佚失”多年,在该馆古籍普查中得以重见天日,弥足珍贵。此外,平阳县图书馆还藏有王氏《我屋丛钞》系列钞本,这是平阳先贤王理孚组织抄写的温州王氏族人的著作,加以批校题跋,近20部,文献价值颇高。
  为加强文献保护和开发挖掘,该馆在2007年至2013年期间,开展古籍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主持整理出版了《平阳县地方文献丛书》第一、二辑,共22种200余万字;开展140万字民国《平阳县志》的点校整理工作;参与《浙江家谱总目提要》和《温州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的编写,使馆藏典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亲历县新华书店的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平阳县档案馆》《改革开放后的平阳县金融业》《砥砺前行的平阳中学》《追记周干先生与地方文献整理》《难忘蒋仲飞先生》《向高僧木鱼师“取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华宏智
责任者
杨伟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