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 橘井生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209
颗粒名称: 杏林春暖 橘井生香
分类号: R28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平阳县中医院的发展历程。文章首先强调了中医药的历史悠久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然后详细描述了平阳县中医药的渊源和名医辈出的情况。接着,文章重点讲述了平阳县中医院的建设过程,包括选址、规划和建设等关键步骤,以及中医院开业后的发展和成就。最后,文章展望了中医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展示了中医药事业不断壮大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坚定决心。
关键词: 平阳县 杏林 中医药

内容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古儒医不分,平阳县文风鼎盛,中医药源远流长,名医辈出。晋代大医家葛洪在仙坛山设炉炼丹,著《肘后方》。晚清有名医王鼎铭(拔贡),著有《彝庐医书》四种,浙南石医金慎之即系其弟子。当代有王孝涛、周超凡等大家。百年回生堂,道地药材,誉满浙南闽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平阳县人民医院己开设中医科,名中医吴光岱、华心农、苏元被聘入编,中医药开始进入西医综合医院服务,此后相继增设针灸、推拿、理疗和中药房。1983年,又开放中医病区,床位40张。1982年,我县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平阳县分会,中医学术研究,学术活动蔚然成风。
  1982年4月,卫生部在衡阳市召开建国后首次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方针,要求县级政府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统筹安排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衡阳会议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杏林逢甘雨,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大好时机。
  时任平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苏元医师,积极倡议建设中医院,衡阳会议后,多次带领我们赴省内外参观几家中医院,学习取经,结合我县情况写成考察报告,要求县政府落实横阳会议精神,尽快建立平阳县中医院,以适应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中医药根在民间,群众最需要传统医疗保健,其时,社会有识之士的建言,群众的呼声,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力促发展中医药事业。几经努力,1984年,县政府同意成立平阳县中医院,列入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发文成立平阳县中医院筹备组,次年县政府同意发行振兴中医捐资纪念卷。1985年10月,浙江省卫生厅下达批复文件,同意建立平阳县中医医院,性质是全民所有制,为县级中医综合医院。
  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筹备组开始有序的工作,首先是选址。中医院的选址,与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既要符合城市区域卫生资源分布规划,更要对场址及其依托环境作缜密思考,权衡利弊,求得最佳方案。筹备组对县城和鳌江镇进行多次细致考察,多方面分析对比,最后确定鳌江镇为最理想的选择,一是鳌江镇依托港口,百年商埠,是我县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二是鳌江腹地广泛,服务半径大,隔江是苍南龙港,紧连北港片,四周乡镇交通便捷;三是距离县城不远,既不影响居民就诊,又能避免与县人民医院同城竞争,有利于今后发展。且当时已有昆鳌连体规划,甄选鳌江镇,符合城市总体发展的长期规划。如此利多因素,提请县政府决策后,同意中医院落户鳌江镇。
  1986年10月,中医院建设总体规划初步落实,征地11.4亩,1988年7月破土动工,1989年12月25日竣工验收。一座6600平方米门诊大楼在小南平原上拔地而起,从此中医界有了一片自己的蓝天沃土,群众将享有良好的中医药服务。“地灵人杰我平阳,鳌水雁山鱼米乡”,这是苏步青教授赞美故乡美好的诗句,活力鳌江,独占鳌头,天时地利,风生水起。
  1991年3月17日,平阳县中医院举行隆重开诊典礼,省市县有关领导,邻省和温州地区各市县中医院代表莅临祝贺。这一天是中国国医节,意义非凡。1929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200多个团体,300多名中医界代表云集上海,声讨国民党政府通过“废除旧医案”,全盘否定中医药的决议案。大会成立“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组成赴京请愿团,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民心民声,迫于压力,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消旧医案的决定。为纪念抗争胜利,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平阳中医院选择这一天开诊,以史为鉴,振兴中医,自强不息,造福民生。
  万事起头难。当时仅60多名职工,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创业的激情,团体的协作,各方的支持地,喜迎开业。尽管起步晚,底子薄,人才短缺,设备落后,中医院人以弘扬中医事业为己任,以大医精诚德行为明镜,严格遵照《中医院分级管理与标准》要求,把控医疗质量和各项医事制度,发挥中医药特色,传承历代医药大家人文精神,很快进入良性运行,业务红红火火,名声鹊起。1992年11月,通过省级评审,平阳县中医院达到省标一级乙等标准(相当于国家二级乙等),消息传来,全院一片欢腾。
  此后,继任院长和职工们再接再厉,2002年建成5000多平方米住院大楼,2003年兼并了平阳县第三人民医院,这是罕有的中医医院兼并西医医院的先例。2005年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2007年6月被浙江省卫生厅确定为首批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如今正在构建更美好的蓝图,中医院扩建工程业已启动,总投资7亿元的新医院在不久将来更好地服务于全县人民。
  二十八年院龄,浓缩了中医院人艰辛创业历程;二十八年发展,发扬了中医院人救死扶伤精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医院赢得今日口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成就了今日中医院的形象。“杏林春暖,橘井生香”,愿岐黄薪火代代相传。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亲历县新华书店的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平阳县档案馆》《改革开放后的平阳县金融业》《砥砺前行的平阳中学》《追记周干先生与地方文献整理》《难忘蒋仲飞先生》《向高僧木鱼师“取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圣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