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爱乡有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207
颗粒名称: 不忘初心 爱乡有责
分类号: D642
页数: 3
页码: 1-3
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位出生在平阳,长期致力于党史、军史研究和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的人的经历和贡献。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并通过参与挖掘池塘、聆听烈士事迹、接受老区精神再教育等活动,深刻理解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并对平阳红土地上的老一辈革命家充满崇敬。他在县机关工作多年,有机会深入了解老区乡村,亲身感受充满正能量的老区精神。后来,他担任了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开始注重对我县党史、军史资料的征集和研究,并主持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陈列馆的展陈工作。退休后,他担任了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职务,致力于抢救革命史料、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宣传活动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他的工作受到了广泛好评,为弘扬铁军精神、老区精神,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平阳县 铁军精神 老区

内容

我出生于平阳解放前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难忘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平一中求学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去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工地参加挖掘池塘,在县烈士公墓里聆听叶廷喜老人讲述胞兄叶廷鹏烈士英雄事迹,在革命老区村水亭走马灯接受再教育。使我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也对平阳红土地上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光辉足迹无比崇敬。在县机关工作多年,使我有机会经常深入到老区乡村,亲身感受充满正能量的老区精神。1986年,我担任了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并分工联系我县重点老区的山门区,我更感到知史爱党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对我县党史、军史资料的征集和研究。在这期间,我主持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陈列馆的展陈工作,并通过粟裕夫人楚青同志,请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1989年1月,我县举行纪念抗日救亡干校创办暨新四军北上抗日50周年大型活动,我除了负责组织工作外,还结识了一批抗校老学员和新四军老战士。这段工作经历,使我对平阳共产党的历史渊源、党史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老区精神的内涵等等,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007年8月,我刚从县政协岗位上退下来,县委领导让我担任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职务。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党史、军史研究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做好传承铁军精神,促进革命老区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全力抢救革命史料。在县委的关心支持下,2013年,我们组织人员走访新四军“老虎团”和“老三营”,对挺进师后续部队的光荣战史有了新的认识。2014年9月开始,我们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抽调骨干组成两个采访组,分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三明等地采访新四军、八路军、抗战老战士26人,给他们送去县委、县政府的慰问信,并征集到一批珍贵的抗战回忆文章和历史资料,还发现了一些党史尚未记载的新四军老战士的名单和事迹。二是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在县委重视下,10多年来我们征集、整理了一批丰富的党史、军史资料,在平阳革命斗争,尤其是挺进师驻平阳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北上抗日等重大课题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可喜进步和丰硕成果,先后编写《红色平阳》(画册)《浙南红都》《凤林村与抗日将士》《浙江红村——凤林》《献身革命两代人》《红村光芒照千秋》《我是山里一棵松》《叶廷鹏暨中共浙南委员会纪念文集》《平阳走出的新四军》等书籍,共计三百万字。并且创办了《红色平阳》季刊。还有多篇研究论文、纪念文章在《铁军》《大江南北》《东南烽火》等刊物发表。这些研究成果,为弘扬铁军精神、老区精神,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受到各界普遍好评。三是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宣传活动。2007年8月3日,县委举行纪念粟裕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暨“省一大”陈列馆开馆仪式。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和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发来贺信。2008年7月1日,县委举行纪念建党八十七周年暨中共平阳县委成立八十周年活动。2011年7月1日,县委在山门镇举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开馆仪式。2011年10月12日,来自京、沪、宁、杭的一百多位新四军将士后代齐聚山门大屯村,隆重举行“寻根浙南·大屯行”活动启动仪式和“浙南烽火”纪念牌坊落成典礼,盛况空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解放军军网和国防部网站以及国内重要媒体都发布活动报道。另外,每年的5月12日,我们都要组织纪念活动,重温平阳的解放历程;每年的3月18日,我们都要纪念平阳走出新四军的伟大历史事件,缅怀铁军的伟大功勋;每年的清明节和烈士日,我们都要组织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十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做好革命传统教育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在全县中小学中,有选择地建立了七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宣讲团深入到机关、社区、学校和纪念地宣讲七十多场次,听众达一万多人次。去年,通过我们的牵线,使凤卧红军小学和山门粟裕小学加入全国红军小学管理序列。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收录了《亲历县新华书店的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平阳县档案馆》《改革开放后的平阳县金融业》《砥砺前行的平阳中学》《追记周干先生与地方文献整理》《难忘蒋仲飞先生》《向高僧木鱼师“取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伍兆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