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198
颗粒名称: 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
分类号: D652
页数: 4
页码: 202-205
摘要: 本文讨论了干部直接参与劳动生产实践的好处,以及农业集体化对农业技术改革的有利条件。在农业技术改革中,干部需要带头学习科学技术,总结群众经验,并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技术。文章还指出,要解决城西农业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水、土、种子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农业技术队伍的重要性,包括懂科技、会管理的干部和群众,他们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农业学大寨 田间管理 平阳县

内容

干部直接参加劳动生产实践好处多,农业集体化给农业技术改革创造了极好的有利条件。在进行农业技术改革中,干部要坚持带头学习科学技术,认真总结群众多年的实践经验,因地制宜地积极而慎重地推广先进技术,这是取得农业技术改革,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由于历史原因,想将城西农业尽快地发展起来,就必须在农业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水的问题。过去“未晴一月田晒裂,一阵大雨白洋洋”的六杆柱①垟心、南岙垟心、冬尸头②、上溪桥头两岸、太阳港、半溪墩等地,这些田在土改后的1952年春,开了几条新河,解决了内涝,提高了抗旱能力。这仅仅是解决单季和间作稻时对水的要求,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复种指数的增加,对水又提出了新的课题。
  根据公社规划,结合田间土地平整,将机械灌溉和水库自流灌溉连接起来,做到大、小渠道相通,渠沟相通。从1962年冬开始,公社的规划分段实施。经过了三个冬春的努力,完成了约9000米的环山渠道,以及很多条田间渠道,每坵田的排灌都有自立门户,使本垟2500多坵,共计5000多亩水田,抗旱能力分别提高了二十天至三十天,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
  二、土的问题。不断地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这是提高单位产量的重要条件。
  我们城西经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十多年来,因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增加了,土壤结构比起解放初期好多了,土壤肥力也比过去高了。但是,全社有2200多亩连续几年种绿肥(大部分种紫云英),这些田每年绿肥产量都在4000至5000斤以上。在谷雨前,全部灌水翻耕入土,没有留一部分作养猪饲料和作晚稻厩肥。清明以后,气温虽然逐渐升高了,可是土温回升还是很慢的,绿肥腐烂也就慢了。到了立夏以后,土温回收升也快起来,有利于土中微生物的活动,绿肥腐烂虽然加快了,在绿肥腐烂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有机酸,对稻苗生长不利。有的田不但有死苗,就连泥鳅、黄鳝的生存也成了问题,把田间的生态也弄得不平衡了。这些田由于没有巧用肥料,结果实现不了自己的高产目标。还有些耕作层较浅,含沙量高,土壤透气性较好的田,有机肥料分解较快,稻苗前期生长发棵较好。这种土壤组织结构孔隙大,肥料流失也较大,到了幼穗分化和拔节孕穗时,肥力(营养)供应不上,造成营养不良,也达不到高产的目的。
  针对上述情况,将这2200亩田长期冬种绿肥的田进行隔年轮作,冬季改种油菜子、大麦、米麦,有的冬种后改种蚕豆。这样做,土壤冬季风化期长了,腐殖质大量地分解后,被冬季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有机酸也下降了。加上这种田冬季都普遍“煨火泥”,使土壤酸度中和了。凡是经过这么一番改变的田,第二年早晚两季稻苗生长都比较好,加上精心培育管理,不但增加了春花作物收入,而两季稻谷收入普遍增加。对那些含沙较高的田,采用增加客土,增加猪牛栏厩肥等有机肥料,也能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三、种子的问题。良种良法得高产,这是农村干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随着水利、土壤、肥料、农药等条件的改变,耕作水平的提高,水稻种子也由解放初期的“早京秋”、“铜丝秋”、“矮杆白”、“二朗白”、“503”等早秈种子,晚稻种子“犁头京”、“泥塘京”、“蕾草蒲京”等高杆型稻种,发展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耐肥的矮杆型、中杆型的“陆财号”、“矮脚南特号”、“珍珠矮”等早、晚稻品种。春粮的良种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1963年,粮食亩产突破了亩产千斤大关,达到了亩产1100多斤,超额完成了国家征购粮食的任务。1962年以前的三年,亩产都迂回在800斤上下。林业方面,种子自采,苗木自育,能够满足自己发展水果苗、用材林、森炭林等苗木的需要。1965年,还有大量的茶苗、马尾松、桉树苗等出售。
  随着农、林、牧、副业的发展,在干部、群众中,懂科学技术,会管理,又红又专的队伍也不断壮大。各生产单位都成立包括队长和班、组长在内的3至5人科技攻关小组,专门研究生产中各个环节。例如红花草的种子(紫云英),原来我们城西还不会培养苗种,都是由供销部门每年从外县(平湖县)等地采购调运。我们经过先后两年的努力,终于解决自己绿肥苗种的问题。
  每个生产单位有3至5人能懂科技一般常识,在生产中能运用自如。林业方面科技队伍,在生产实践中,他们对树的种子采摘、贮藏、育苗,到无性繁殖的嫁接、扦插、压条,防治病虫害等,都能自己掌握。在1961年至1965年中,培育柑橘、桃李、杨梅、茶叶等经济作物苗木二百多万株,培育桉树、马尾松等用材林和森炭林苗木三千多万株,为恢复和发展林业生产起了带头和促进作用。随着社有工副业的发展,懂机械和电的技术的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一般维修都能自己解决,不用出社。
  在1963年以后的几年中,蜜蜂繁殖量,每年都以增殖一倍的速度发展。养蜂人员不但能掌握蜂的生活规律,而且能治蜂的虫病侵害。并且经过努力,很快地摸清了全国各季节蜜源,以便不失时机地赶上采蜜季节,争取丰收。
  当时公社里一班人,包括财务人员、党政人员,也同各村干部、群众一起,刻苦钻研农业、林业、养殖业及工副业的科学技术,学习文件,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在生产实践中,能够逐步地掌握了主动权。其中有许多人还通过实践,逐步成为某个方面的专门家。据初步统计,1961年至1966年3月,全社出席县、地、省、全国的各方面先进分子会议,超过260多人次,如出席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全国农村科学实践先进分子代表会议等。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本书收录了《平阳首条高速公路建设亲历记》《话说南麂岛的交通》《平阳民进老先生印象》《追寻挺进师北上抗日足迹》《谢灵运平阳诗文考述》《唐代日本圆珍和尚来平考记》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