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阳的日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131
颗粒名称: 在平阳的日子
分类号: G219.24
页数: 3
页码: 55-57
摘要: 孙洁和朱廉夫妇在1953年至1964年期间在平阳县担任重要职务。孙洁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工作,并在各项社会事业中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在大跃进时期,她面临了挑战和困难,包括农业产量的高指标和批判彭德怀的问题。1960年的桥墩水库塌坝事件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她展现出临危不惧的领导力。在多次灾害和困难面前,孙洁积极反映问题并争取救济。然而,左倾路线的影响使她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1964年,孙洁和朱廉调离平阳至贵州。
关键词: 孙洁 人物传略 人物事迹

内容

1953年10月,朱廉从云和县委书记任上,调任平阳县委书记(当时为第二书记),直至1964年11月。孙洁随朱廉调平阳工作,1953年11月即任命为县委宣传部长。
  平阳是鱼米之乡,山清水秀,物华天宝。调到平阳工作,孙洁一来就爱上这个地方,并以极大热忱投入各项工作。1953年底开始大力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运动,逐步推动合作化高潮。1955年冬县委提出“向文化进军”的号召,宣传口全力以赴,促进全县农村形成文化学习热潮。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宣传口的文化、卫生、教育事业也取得可喜进展。
  1956年5月,召开平阳县第一次党代会,孙洁被选为县委副书记,副书记共6人,排名为:白希曾、林化贞、李增甫、孙洁、陈常修、许汝州。刚当选为县委副书记,孙洁忐忑不安,夜不能寐,深怕有负重托。1959年2月,温州地委批准建立中共平阳县委书记处,朱廉为第一书记,另外还有9位书记处书记,排序为:孙洁、李俊生、李增甫、陈常修、许汝州、盖新民、李长茂、郑吉辰、刘维宗,而胡孙节、张启标、池欣昌、卢声亮、张连生、杜化民等任常委。
  在大跃进的岁月里,孙洁开始觉得步履艰难。她蹲点种的试验田,一点不比别人差,但亩产最多八九百斤,但人家却超千斤,几千斤,甚至放卫星达上万斤。1959年学习黄岩,进行“友谊竞赛”,各地要力争“满堂红”,农业产量、工业产值要翻番,孙洁表现了畏难情绪。另外对批判彭德怀,孙洁思想上也有疑问。朱廉说她“右倾”,县委内部开会“拔白旗”批判她。但碍于孙洁是朱廉夫人,大家还不怎么敢撕破情面。后来召开常委扩大会、三级干部会,也点名批她思想右倾。
  1960年8月,因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发生桥墩水库塌坝事件。当时朱廉和陈常修在桥墩水库,孙洁在家主持工作。开始桥墩电话汇报死了203人,后来说朱廉也牺牲了。她受到极大震撼,硬撑着,召开紧急会议,组织抢救队,自己带队赶到灵溪,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在抢救中,坚持工作的话务员和水利局的一名干部牺牲了,但毕竟救了不少群众。上级还派飞机空投粮食。两天以后,朱廉也找着了,在高山上没有被洪水淹死。后来县委调查上报,共死了373人,还有大量经济损失,并请求上级处分。这事地委书记张一樵帮县委承担了责任,说省水利厅长也在桥墩,过问水库的事,不能由县委承当责任。在抢险的关键时刻,孙洁对自己的临危不惧表现还是满意的。黄宗英那段时间正好在平阳体验生活,了解这段经历,回去后写了篇报道《风里雨里夜里》,登载在《解放日报》。
  1960年多灾多难,万全这年饿死不少人。当时万全区搞10个“满堂红”,孙洁看不惯。万全平原,良田万顷,怎么弄的大家没饭吃了?孙洁有看法,被批思想右倾。省里开会,几个书记都去了,没让孙洁去,让她在家留守。这时死人越来越多,孙洁就憋不住,感到责任重大,向省委反映,要求开仓救济。在省里,李丰平书记就问朱廉平阳怎么死这么多人,还要求每一位书记处书记都带队下去,挨乡挨村逐户调查。孙洁也带着秘书下乡,腿脚浮肿,还得了急性肝炎,住院治疗。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孙洁说在平阳做了很多错事,但在向上级如实汇报万全饿死人这件事上,是问心无愧的。
  1963年1月,召开平阳县第三次党代会,朱廉连任县委书记。孙洁降为县委常委,仍任县委宣传部长,直至1964年11月随朱廉调离平阳至贵州。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本书收录了《平阳首条高速公路建设亲历记》《话说南麂岛的交通》《平阳民进老先生印象》《追寻挺进师北上抗日足迹》《谢灵运平阳诗文考述》《唐代日本圆珍和尚来平考记》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