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戏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104
颗粒名称: 小城戏缘
分类号: K250.655
页数: 13
页码: 194-2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平阳县的戏曲行业及其历史背景,包括平阳县所拥有的京剧、越剧、和剧、木偶戏等不同剧种的国营县剧团,以及平阳在温州地区近现代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描绘平阳县城的地理特征、文化标志和戏曲剧团的渊源,展现了平阳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戏曲传统。同时,文章还提及了平阳戏曲人才辈出,对温州地区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文化艺术 平阳县

内容

“平阳出戏子”
  平阳县城,旧称“横阳”,后称“昆阳镇”。它基本是一座山城。凤凰山麓的一条长坡路,横亘在城的东头。坡的顶端,有残留的旧城垣,称“通福门”。穿过通福门,下坡南去约二里,东拐,可抵“平中”;“平中”的南向,可见平阳地标性古迹“文明塔”,俗称“平塔”。坡的北面。是市区中心。城东有依山傍溪的“仙坛寺”。溪称“葛溪”,相传为晋代抱朴子葛洪隐居得名。坡南“东岳观”有葛洪丹井,相传因葛洪汲水炼丹得名。这些是平阳城来头久远的标志。
  小小平阳城,步行兜城一周,不消一个来小时。一路走来,要不断跟人点头招呼,好像住在城里头的,就是那几张相熟的面孔。我在“平中”教书数年,去商店买东西,或去理发店理发,店员与师傅常会客气地唤我“孙老师”——他们不全是我的学生家长,也无需向我解释怎么会认识我,一切理所当然。
  在平阳城横竖两条主要街道交叉的丁字口东向,先前有座旧戏院,我刚到平阳那些年,它就像一座简易的戏棚。破旧的屋架子里头,摆放层层长条板凳做观众席。门口置一木栅栏,中间留出一条通道,当做“收票处”。除演戏外,戏院还供县电影队放映电影。
  别看平阳城区小局、戏院简陋,平阳县的戏曲行业可不小局和简陋。在计划经济年代,浙江省的县级国有剧团,基本是一县一团。平阳县却得天独厚,竟拥有京剧、越剧、和剧、木偶戏四个不同剧种的国营县剧团,还有一个县曲艺团。另外,在乡间与山区还有为数不少的民营木偶剧团,光“北港”地带(麻步、水头、山门各区)政府登记在册的,就有数十台。
  平阳县在南戏故乡温州地区近现代戏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温州民谚有“平阳出戏子”一说。它既指造就温州近代戏曲辉煌的代表性艺人,如对缔造温州昆剧成就产生重要影响的“蒲门生”(叶良金1854-1886)、“阿桃儿”(杨盛桃1839-1918)、“大娒旦”(高玉卿1864-1936)等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全是平阳县人外,还指平阳县的戏班及戏曲从业人员历来特别之多。平阳县“江南”一带(今苍南县钱库、宜山、金乡各区),过去庙台、水台林立,据称有"四百四十八个戏台基"。演戏风气之盛,可以想见。
  如今,温州地区各剧团的名角以及成绩突出的编剧,还以平阳人士居多。像温州市瓯剧团,长期驻在温州市内,而剧团的新老骨干演员,不少是平阳县人,演的戏不少也出自平阳作者之手。地方文化传统力量,有时候会相当稳固而绵长,戏曲更是如此。
  平阳县的四个剧种的县剧团,说起来都很有来头:
  平阳县京剧团的前身,就是温州地区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金福连”京班。我在《家乡戏缘》中,曾多次写到它。“金福连”在1949年前后,曾一度解散。1950年,温州地区的京剧骨干演员胡春雷、林桂春等及“金福连”老演员王海涛、陈哈哈等,在平阳重组“金福连”。1952年温州地区整编京剧团,易名“红旗京剧团”。1955年政府登记,落实平阳县,改名“平阳县京剧团”。“平京”继承了温州地区近百年京剧历史的嫡传血脉,集合了全温州地区京剧演员精锐的一半——另一半留在由“五星京剧团”改制的“温州市京剧团”。
  我在平阳城看“平京”演出,会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孩童年代看“金福连”,使我的“家乡戏缘”在经历省城读书中断多年之后,又在“他乡”平阳接续起来,可见我跟“金福连”的缘分匪浅。
  越剧不是温州本土剧种。20世纪40年代以来,新越剧崛起,席卷整个浙江,越剧团遍布全省各地。爱看戏的温州观众,同样很迷恋外来的剧种越剧,地方文化部门便去越剧故乡嵊县等地拉戏班、挖人才,组建本地越剧团。
  平阳县越剧团前身,是活跃于浙江“杭嘉湖”一带的“萧山人艺越剧团”,因其演艺人才出众,1956年被“挖”到了平阳县。原先的剧团骨干演员,都不是平阳本地人。如享誉浙南地区的首任正、副团长陈剑秋与商小红,一系绍兴人,一为嵊县人。我到平阳头些年,剧团还由她俩在挑梁。我看过她俩分别领衔演出的《何文秀》《半把剪刀》等剧,印象很深。
  后来温州戏校和浙江省艺校培养的温州本土越剧学员不断充实进来,渐渐变成以本土青年演员为主体的“平阳县越剧团”,后改名“平阳县小百花越剧团”。它在外很有点声誉。2003年拍摄、全国播出的越剧《红楼梦》连续剧,里头不少角色,就是由平阳“小百花”越剧团演员担任。
  高腔、乱弹、昆剧、和剧是温州地区四大地方剧种。和剧本家就在平阳县,相传它最早是明代平阳民间小戏“马灯戏”,渊源长达400余年。“马灯调”融合、吸收徽调、乱弹、滩簧、时调、民间小调等声腔,成为和剧所唱的“和调”——就是“合调”之意。
  和剧以平阳县为中心,辐射浙南、闽北一带,戏班最多时,达13班,后仅留下一个“平阳县和剧团”。我到平阳年间,这个“天下第一团”已被并入“温州瓯剧团”。
  曾被金华“浙江省婺剧团”一度挖走的平阳和剧“救命旦”陈美娟,以一出《白蛇传》“断桥”,获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汇演(1954)一等奖,人称“天下第一桥”。她的“云步”,连梅兰芳大师都称赞不已,说这“蛇步”比我的《白蛇传》台步要好。后来温州拼力把“救命旦”重新“挖”回来,希望重振和剧雄风,无奈大厦将倾,一木难支,“救命旦”陈美娟救不了和剧衰落的命运。我看到的和剧,只是在温州瓯剧团演出中陈美娟的折子插段,凭它去想象和剧过往的辉煌。
  地方戏走出本土,必须具备成熟的条件,不然,一旦脱离了哺育她的土壤,就像一个断了奶的孤儿,孤凄而至夭折。这是平阳和剧的历史过失。
  平阳县木偶剧团水平十分了得。中国提线木偶戏,福建泉州堪称老大,平阳可称老二。平阳木偶戏不仅在历次举办的全国汇演中屡屡获奖,还在1998年墨西哥举办的国际第十一届木偶节上,以童话木偶剧《时针飞转》与《蓝星星》的出色表演,获得“最高荣誉奖”。最近(2013年11月),平阳木偶剧团编演的《知县轿夫》一剧,在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上表现强势,在荣获最高奖项剧目金奖同时,还斩获舞美、音乐、编演等多项单项奖。
  由于平阳地僻,木偶戏脚短,行之不远,好事几被老大泉州独占风光,使得平阳木偶戏不被更多人所知,说来有些冤。几年前,我去平阳县木偶剧团里转转,剧团领导把一大把宣传资料塞给我,说帮助宣传宣传。我一人能宣传多少?这里提它一提,就算一次“宣传”吧。
  我到平阳几年过后,在原戏院旧址上,重新盖起一座“平阳剧院”,这下可鸟枪换炮了。新剧院不仅有较标准的舞台、化妆室、观众席、卫生间等设施,还有相当宽绰的空间场所供做办公、储物、练功、住宿等用,平阳京剧团团部和部分演职员宿舍就在这剧场内。这座建筑物,像只气粗、块大的雄狮趴在小小平阳城的中心,表达了平阳县戏曲事业地位的显要。
  剧场天花板上头,还别有玄机。在台侧架起一架活动木梯,可以爬上一条半明半暗的长走道。走道穿通整个剧场天花板上方,直达二层门厅屋顶阳台。人往阳台一站,整个平阳城尽收眼底。1967年,温州“文化大革命”演化成“武斗大革命”,除了飞机、大炮、坦克之外,所有现代武器,几乎全都使上。平阳县两派对立群众组织,都想占据剧院阳台这个“制高点”。在它上头,可以弹无虚发地击毙对手。而当遇到对方袭击时,只要将活动木梯抽走,就“一人当关,万夫莫入”了。
  一次,群众组织的头头们,包括剧团、剧场个别演职员在内,在讨论如何去占据阳台,占据之后,又如何使用刀枪棍棒击退抢据者,我在一旁听到,毛骨悚然,想不到“文化大革命”会“革”到如此一点儿不讲“文化”、只讲“武化”的地步。
  我之所以了解这剧场天花板底细,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武斗期间,学校“平中”被一派群众组织占做“司令部”和“军营”,我和几个没家的外地教师,只好临时寄居于剧场办公室,跟京剧团“同舟共济”了半年之久。后来平阳县实行军管,我被借调到“军管会”所属的“文卫办公室”。文艺单位归“文卫办”所管,我成了剧团的顶头上司,就“乔迁”到越剧团宿舍三层,有了一间比剧院办公室像样得多的正规寝室,一住两年。因此,我对平阳京剧、越剧两团内情,包括他们的宿舍底细及住在宿舍里头的演职员,都比较熟悉。
  “文化大革命”的天时、地利、戏缘,把我送进了平阳这个戏窝子的中心。
  山城的“样板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前后,平阳京剧、越剧两个主要戏曲团体可谓命运多舛。
  “文化大革命”前,“平京”很有生机。它与“温京”是温州地区京剧团体的“双子星”,拥有胡春雷、林桂春、陈哈哈、王海涛、王国亭、胡云鹏、黄成忠、项玉昆、黄少鹏、叶美英、杨丽云、何玉菊等一大批温州地区尽人皆知的著名老演员,自己又培养出杨少静、陈玉兰、李美娟、万昌明等众多后起之秀,阵营强大而整齐。1961年,剧团还去上海特聘名角张和琴、张和兰姐妹俩加盟剧团,使剧团锦上添花。
  张氏姐妹一到“平京”,即以《勘玉钏》《红娘》《柜中缘》等剧引起轰动。姐姐张和琴,被外界誉为“平阳梅兰芳”,名声不胫而走,城乡群众人人乐道。1962年,张氏姐妹正式落户平阳,成为“平京”专职演员,使“平京”如虎添翼。
  “文化大革命”之前,全国京剧演现代戏已渐成气候。“平京”也先后演过《霓虹灯下的哨兵》《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剧,还自创了《浩气长存》等现代戏。其中《霓虹灯下的哨兵》一剧,在1964年温州地区现代戏汇演中还引起很大轰动。
  那时,京剧“革命现代样板戏”尚未定型,平阳县京剧团演现代戏尽可以自由发挥。黄成忠主演《智取威虎山》的主角杨子荣乔装土匪打入威虎山,脸上抹起一道道黑粗纹,画成一对三角眼,说起话来,端肩膀,歪脖子,哼鼻音,比土匪还土匪。“武生迪”(应永迪)演《杜鹃山》里农民自卫军队长雷刚,那时叫“乌豆”,一脸的大胡楂,袒衣露臂,踩着八字脚,大摇大摆走路,也像个草莽土匪。这些若是让后来京剧现代戏“革命样板”标准衡量,非挨批不可。
  “文化大革命”伊始,平阳县群众分成势不两立的两大派。京剧团也分成两派,武斗期间,一派据守平阳剧院,一派扎寨“平中”。通福门隔断了昔日同甘共苦的演艺同伴,多年来形同仇敌,不相往来。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全国所有京剧团都改演“革命现代样板戏”。留在平阳剧院里的“平京”少数派,凑不起别的“样板戏”行当,只能根据自身演员条件,选择了《红灯记》。李玉和由著名老生项玉昆饰演,青年旦角陈玉兰饰演李铁梅。没有老旦,李奶奶谁来演?张和琴已被作为“反动艺术权威”,“打倒”,“靠边站”,谁也不敢放这只“牛鬼蛇神”出笼反串或教戏。想到她的妹妹张和兰艺术悟性高,政治上应该没啥大问题,团里就决定让她这个青衣改行,演老旦李奶奶。
  还别说,张和兰果然把李奶奶演得有声有色。把革命老奶奶演定了的张和兰,这次“华丽转身”,使她在“文化大革命”间一直压抑的心情得到了舒展,平日也爱说爱笑起来,见到我时,总是孙老师长孙老师短地招呼、神叨。陈玉兰是“平京”青年演员的佼佼者,形象又好,是李铁梅一角的不二人选。
  有了这“铁三角”,“平京”的《红灯记》唱响了,竟一演多年,成了“平京”响当当的一块品牌。那时,全国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大多数县市没有条件组建“样板团”演正本京剧“样板戏”,平阳县群众有自己一本《红灯记》,算是够有眼福,够值得自豪的。
  “平京”演的《红灯记》,起初用的是老版曲谱。正好我购有“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红灯记》总谱,里头还附有对白台词和舞台动作提示。封面人物为阿甲所绘。扉页上署:剧本改编,翁偶虹、阿甲;导演,阿甲;音乐设计,刘吉典;唱腔设计,李金泉、刘吉典、李少春等。京剧《红灯记》原创者为谁,一目了然;后来生出的有关《红灯记》创作者的种种是非争议,都没法抵赖这原始文物的可靠依据。
  我把总谱带在身边,秘而不宣,有时拿它对照“平京”所唱所演,指出其误差之处,这令一些演员感到很惊异,误以为我是个极懂京剧的“行家里手”。
  老项是从福建京剧团过来的老演员,文化水平不高,但很努力,整天捧着本《成语小词典》,又读又抄,说要自我攻关,提高文化素养。遇到疑难处,有时会找我“解惑”,顺便跟我聊聊他对演李玉和的想法。看来他对演好“样板戏”英雄十分用心。
  那时,国家“样板团”对“样板戏”乐曲不断在改订,音乐句式和节奏高低快慢老在变动。据说这些都是由“革命旗手”“江青同志”亲自抓的,是出于“样板戏”人物创造“三突出”的需要。“平京”必须紧紧跟上,不然,越了“样板”的轨,政治上要出大问题。比如《红灯记》李铁梅“听罢奶奶说红灯”唱段,旋律做了多次微调,使之更好符合“革命后来人”李铁梅革命情感形成、发展的要求。青年演员凭听收音机不断调整唱腔。
  老演员就有点犯难了。“刑场斗争”李玉和二簧导板:“狱警传似狼嚎我迈步出监”,旧版曲调接近传统板式,比较温吞平稳,突出不了“主要英雄人物”李玉和的音乐形象。后来改用鼻音开唱“狱警传”,下接腭齿音“似狼嚎”,再翻高唱“我迈步出监”,以突出李玉和对日寇藐视、仇视和临刑不屈的英雄气概。接到改编的“样板”曲谱后,向来只凭师傅身传口授学戏的老项,不识简谱,就请团里老演员兼指导的王国亭哼谱子。老项凭他一辈子唱戏的职业敏感,一听也就八九不离十,会了。
  《红灯记》演出成功,对立一派的群众很妒忌,也很恼火,便贴出大字报,说“牛鬼蛇神”张和琴的胞妹张和兰照样也是牛鬼蛇神,京剧团站错了立场,居然让牛鬼蛇神演革命英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图就是为资产阶级文艺黑线翻案,是对“样板戏”的恶意攻击。
  支持剧团的一派群众,找到更重型的炮弹给予还击。不知谁从哪里得到消息,说对方一派的群众,在某山区偷偷演出姚文元批判过的京剧大毒草《海瑞罢官》。消息一经传布,真如重炮,震响四方。揭露者批判道:“如此公然对抗‘文化大革命’,对抗‘样板戏’,胆大妄为!”“是可忍孰不可忍”!
  以上“司马昭之心”、“不可忍”一类语句,还有如:“砸烂你的狗头”,“把你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使你永世不得翻身”,等等,都是当时大字报用来责骂对方的老套措词。
  如此这般,对立的双方,最后都会一致的这样说:这是两条文艺路线“你死我活的斗争”,是革命现代样板戏在“烈火中永生”,是“我们革命人”的“战斗洗礼”,我们要“誓死为捍卫无产阶级文艺路线而奋斗到底”,“高举火辣辣的红旗不动摇”……
  “文化大革命”间,全国各地铺天盖地的“革命大字报”,大抵类此。
  “平京”多年只演一本《红灯记》,观众一遍遍的看,演员一遍遍地唱,口头不说,心里其实也腻。别的“样板戏”演不了,又不能张嘴唱传统戏,“平京”演员尤其青年演员憋得慌,一空就独自哼唱别的样板戏消遣。陈玉兰还跟我对唱过《沙家浜》“智斗”,她唱阿庆嫂,让我唱胡传魁和刁德一。她对我私下里学唱的毛泽东诗词《咏梅》京剧唱腔很感兴趣,“偷听”得很仔细,见我时称赞说,“老师学得真像。”那时我是个不到30岁的青年,不知高低,扎在京剧团人堆里,鲁班门前弄斧,荒腔走板,也敢人前背后“引吭高歌”。
  京剧团会计(忘了姓名)是个京剧老戏爱好者。别看他长得精瘦、小个,胆量却不小,私底下毫无顾忌地照唱老戏,有时还找张和兰当指导。没人给他伴奏,他就用指头敲击桌板当节拍:四指齐拍,代表“板”;中指一戳,代表“眼”。拍拍戳戳,摇头晃脑,旁若无人,不亦乐乎。旁人看见,不想劝,也不愿揭发,眼不见为净,赶紧离开。
  1969年3月,“平京”演职员集中温州剧院,参加“温州地区京剧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班开展“斗批改”,这下有人倒霉了。有被关进“牛棚”写检查交代的,有被打成阶级异己分子或现行反革命轮番批斗的。
  最惨的是陈哈哈,竟被“迫害致死”。一辈子用喜剧表演为观众制造欢乐的温州一代京剧名丑,生命结局和他舞台生涯形成如此强烈反差,令人唏嘘。学习班前,多才多艺的陈哈哈,上山下乡参加文艺宣传,其自编自演的快板书《一分钱,一粒米》,到处受到观众追捧,成为“平京”久演不衰的节目,为无产阶级文艺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这些仍没法改变他死于非命的结果。在“文革”腥风血雨的岁月里,像陈哈哈这样一生兢兢业业演戏度日的平民演员,照样很难挣脱眼前的“阶级斗争规律”:你死我活。
  同年11月,学习班结束,温州地区京剧队伍进行重新编制。“平京”的19名骨干演员,包括项玉昆、杨丽云等老演员和陈玉兰、李美娟等青年演员,全被吸收充实到温州市京剧团。这对“平京”来说,无异釜底抽薪。
  “平京”已被掏空,连“样板戏”也演不成,就于同年同月,改组为“平阳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留在“文宣队”里的,是“平京”老弱残兵和部分在政治运动中“说不清”的人员。如张和兰,因为是“反动艺术权威”张和琴的胞妹,尽管艺术很好,因脱不了干系,不能去“温京”,只能留在平阳“文宣队”里混日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4月,“文宣队”撤销,恢复“平京”建制。经过“十年浩劫”,剧团演艺人才后继乏人,“平京”名存实亡。1982年,平阳县拆分作苍南、平阳两县,平阳县留下越剧团,京剧团分给苍南县,改名“苍南县京剧团”。平阳县的专业京剧团体,至此退出历史舞台。1988年,苍南县京剧团也被解散了。
  再随着后来“温京”在无声无息中消亡,整个温州地区国有京剧团的辉煌历史画上了句号。
  温州毕竟是南戏故乡,中国成熟戏曲的摇篮,近现代戏曲的重镇,温州群众对京剧的热爱,并不因为公有剧团解体而终止。没有了公有剧团,温州民间业余京剧社团风生水起,私营京剧社团遍地开花,数量之多,难以计数,连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在大剧团演不上戏的京剧演员,也纷纷跑到温州讨生活。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现有的戏曲艺术体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什么才是戏曲艺术的“生产规律”?戏曲人才培养,该采用什么正确的途径与方式?……
  2011年年底,举办第四届全国京剧票友戏迷大奖赛。报名参赛的全国三千多名选手,经过层层淘汰,最后进入决赛的少量选手中,正好有温州市区和苍南县的各一名选手,并且都取得优异成绩,双双获得银奖。这是温州京剧“双子星”的余光返照,透过它,我们看到温州京剧曾经拥有的辉煌,看到它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也看到京剧另一条“复兴之路”。
  “文化大革命”期间,平阳越剧团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平京”再不济,好歹还能演本“样板戏”《红灯记》,而“平越”什么都没有。演职员每日歇工,参加团里“斗批改”。上班先做“早请示”,由头头领喊“最高指示——”,大家跟着诵读一条条《毛主席语录》。接着便是读文件、传达形势、学习《毛选》等。下班“晚汇报”,又把“早请示”程序重复一遍。碰到国家大事或者地方重要事件,全体上街游行,或庆祝、或抗议、或游斗,任务是举标语、喊口号、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周而复始,消耗时光多年。
  1969年,上级指示各行各业“抓革命,促生产”。女子越剧团“才子佳人”戏不能演,“革命样板戏”又演不了,有什么“生产”可促?于是,1970年干脆撤销了平阳县越剧团。老演职员转业改行,待遇好的,去了文化部门当个干事什么的,一般的,去商店当售货员,还有去饮食店当服务员的。留下的年轻演员,组建“文宣队”。演的节目,大多是唱革命歌曲、表演“忠”字舞、跳战斗舞等。歌唱得好的,可以一展歌喉,活泼能蹦能跳的,就去跳“忠”字舞、战斗舞。
  有位温州戏校毕业分配越剧团不久的19岁小姑娘,性格开朗,活泼爱动,俏丽出挑。平日走在大街上,两条拖到后屁股的长辫子荡千秋似地一路晃荡,招来满街的回头率。越剧团演才子佳人期间,她多演戏里“小家碧玉”或伶俐活泼的丫鬟一类角色。剧团改做“文宣队”,跳女民兵的战斗舞节目少不了她。秀美的脸蛋被涂成浓眉大眼,纤细的身条填进“胖袄”加粗腰身,以符合革命女战士粗壮有力的形象要求。她曾特地去拍了剧照,还送给我一张,说留作“革命纪念”。
  跳这类战斗舞蹈,举枪挥刀攥拳头,跺脚瞪眼唱红歌。唱的歌,大抵如:“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举刀枪,打豺狼。刀枪闪闪亮,牛鬼蛇神全扫光”一类豪言壮语。歌句中间,还时不时穿插“杀杀杀”“呸呸呸”的齐声呐喊,舞步蹬得满台灰尘飞扬,好像跳得越闹腾,越能体现革命者精神,越可以坚定地站到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一边。
  越剧团里还有一位女青年演员,性格比较文静,不爱跳,却很能唱。她不仅唱好越剧,还把京剧“样板戏”唱得很精准。一回,“文卫办”由我带领越剧团“文宣队”去城郊城东公社做文艺宣传,团里派给她的节目是清唱《红灯记》李铁梅“爹爹留下无价宝”唱段。越剧团没有拉京胡的琴师,乐队里人说,用越剧敲击乐器扬琴伴奏效果也不错。我想,人家首都北京可以用钢琴伴唱《红灯记》,我们小地方哪来的殷承宗?殷大师敲钢琴,我们敲扬琴,反正都是敲,土法上马,就来个扬琴敲唱《红灯记》吧。
  到了村里,越剧团“文宣队”被安排在旧庙堂改做的村校礼堂演出。当扬琴伴奏的《红灯记》唱响时,小小庙堂回音绕缭,效果出奇地好。周围农民见有一个文绉绉的大姑娘站在琴前口吐莲花,都赶来看热闹,把“文宣队”围得水泄不通。宣传圆满而成功,
  从此以后,这扬琴敲唱《红灯记》就成了平越“文宣队”全国独一无二的保留节目,填补了女子越剧不能宣传革命京剧“样板戏”的历史空白,足有资格可以写进中国越剧改革史,或者“文化大革命”文艺史。
  (节选自《戏缘——孙崇涛自述》一书之《小城戏缘》章节。孙崇涛著,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版)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本书是一系列文章的合集,涵盖了平阳县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崇涛
责任者
蒲门生
相关人物
叶良金
相关人物
阿桃儿
相关人物
杨盛桃
相关人物
高玉卿
相关人物
胡春雷
相关人物
林桂春
相关人物
王海涛
相关人物
陈剑秋
相关人物
商小红
相关人物
陈美娟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胡云鹏
相关人物
黄成忠
相关人物
项玉昆
相关人物
黄少鹏
相关人物
叶美英
相关人物
杨丽云
相关人物
何玉菊
相关人物
杨少静
相关人物
陈玉兰
相关人物
李美娟
相关人物
张和琴
相关人物
张和兰
相关人物
杨子荣
相关人物
武生
相关人物
应永迪
相关人物
李玉和
相关人物
李铁梅
相关人物
翁偶虹
相关人物
刘吉典
相关人物
李金泉
相关人物
李少春
相关人物
创作者
相关人物
姚文元
相关人物
阿庆嫂
相关人物
胡传魁
相关人物
殷承宗
相关人物
孙崇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