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平阳驿舍梅花》诗原作地考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101
颗粒名称: 陆游《平阳驿舍梅花》诗原作地考镜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陆游的《平阳驿舍梅花》一诗的原作地争议颇多,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作于南宋时平阳县前仓驿(即今平阳县钱仓镇);二是认为作于平阳县治(即在今昆阳镇);三是认为作于四川省某县的平阳驿。为了探讨这一问题的真相,我们深入研究了陆游的生平与行迹,并参考了古籍与历代名家的注释。
关键词: 平阳县 陆游 人物

内容

眼下有关陆游《平阳驿舍梅花》一诗的原作地,其说纷纭,梳理一下,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诗作于南宋时平阳县前仓驿(即今平阳县钱仓镇);①二、作于平阳县治(即在今昆阳镇);②三、亦有说作于四川省xx县的平阳驿。为了探求这一史事究竟,笔者参证古籍,借鉴历代名家注释,作如下考镜:
  入闽与入蜀
  陆游曾于绍兴二十八年冬(1158)和淳熙五年(1178)冬,先后二次入闽。据于北山《陆游年谱》,第一次入闽,是赴福建省宁德县主簿任,是年冬,陆游由明州(今宁波)南下,途经永嘉(今温州),赋《戏题江心寺僧房壁》,有“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之句;后渡飞云江,又作《泛瑞安江风涛贴然》,诗为:“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继过平阳县,作七绝《平阳驿舍梅花》诗:“江路轻阴未成雨,梅花欲过半沾泥。远来不负东皇意,一绝清诗手自题。”绍兴三十一年冬返里,自福州乘海船直达温州,过处州作《自来福州诗酒殆废,北归始稍稍复饮,至永嘉括苍无日不醉,诗亦屡作,此事不可不记也》诗,后取东阳道而归。③第二次入闽是第一次的二十年后,是年陆游五十四岁,官授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取道浙西,“途经干溪、枫桥、牌头、奴寨、衢州、仙霞岭、鱼梁驿,梦笔驿诸处,抵建安(今建瓯)任所。”④一路上亦作有《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夜行宿湖头寺》《客思》等诗篇,⑤于道途鞍马间,仍不忘中原失地。
  乾道六年(1170),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宋时夔州即今重庆市奉节县。是年闰五月十八日,陆游从会稽山阴出发,于六月一日在临安北关乘船,沿运河北上,六月二十日至镇江换搭嘉州王知义船,溯长江航行,于十月二十七至夔州。凡旅途经见,均排日记录,成《入蜀记》六卷。入蜀的第三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于乾道八年正月,取道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梁山军(今重庆市梁平县)、邻水(今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月达兴元(今南郑市西南)抗金前线,为王炎幕宾。是年十月,王炎召还,幕僚皆散去,陆游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十一月二日自兴元启程,十二月六日抵成都任所。乾道九年至淳熙四年,先后被调任嘉州(今四乐山市)、蜀州(今四川崇州市)、荣州(今四川自贡市),于淳熙五年春,奉召东归,途经湄州(今四川湄山市),青神(湄山市西南)、泸州、合江、涪州、忠州、万州、归州、荆州、武昌、黄州、金陵,是年秋抵达杭州。陆游入蜀离蜀头尾九年,行跨五省,职历四州,作有咏梅诗约150多首。笔者根据《入蜀记》《老学庵笔记》《陆游年谱》所记载诗人入蜀、在蜀、离蜀不同时期的行程路线,遂一考查了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明程春宇《士商类要》及现代学者杨正泰的《明代驿站考》、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有关水陆道里、驿、铺的记载,均未发现“平阳驿”之名。
  另历史上重名平阳的,有县10个,府1个,州1个,郡2个,路1个,关1个,乡(镇)4个,它们均与陆游入蜀、在蜀、离蜀行踪无关。惟有四川省三台县潼川镇,东汉时为郪县平阳乡。南朝刘宋元嘉九年(423),分广汉郡置新城郡北五城县。县治、郡治均置平阳乡旧地。唐改名梓州府,宋又名潼川府,清置三台县,潼川屈称为镇⑥。今潼川镇西距成都153公里,东距重庆300公里,地属川北。陆游在蜀大都活动于川中、川南,足迹未及川北。再则,杜甫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曾流寓潼川府,但遍读《剑南诗稿》,未见其有潼川吊杜甫之诗。由此亦可证,陆游在蜀期间,行踪未及有平阳乡旧称的潼川府。
  据上,笔者以为,陆游《平阳驿舍梅花》诗,当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冬,第一次入闽时,途经温州府平阳县时所赋。其实,笔者以上求证亦还过是多此一举,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早在1981年校注《剑南诗稿》一书时,已于《平阳驿舍梅花》诗“题解”下,注:“此诗绍兴二十八年冬赴宁德县主簿,道经平阳时作。”⑦
  旅馆与邮递
  《平阳驿舍梅花》诗中的“驿舍”,今人大都理解为“驿中房舍”,其实驿舍是馆驿的别称。在宋代专门邮递文书的递铺和专门接待官员使节的馆驿分治,故此宋代的官办馆驿,广义上相当于今天的旅馆或招待所。其史据有三:
  1、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专门承担接待来往官员、使节和邮递文书交通制度的统称,故又有递铺、邮传、传驿、馆驿、驿舍等诸多别称。这一制度创自殷商,其间接侍和邮传两职能,向来合二为一,唐代始有递铺之设,专门传递文书,但在全国尚未形成统一制度。到了宋代,由于战争的需要,普遍设立递铺,把专门承担文书传递任务的递铺和专门接侍过往官员投宿的馆驿,从制度与职能上完全分立⑧。如宋·王应麟《玉海》;“郡国朝宿之舍,在京者谓之邸;邮骑传递之馆,在四方者谓之铺”和宋洪迈《夷坚支景志》卷一《阳台虎精》;“自鄂渚至襄阳七百里,经乱离之后,长途莽莽,杳无居民。唯屯驻诸军,每二十里置流星铺,转达文书;七八十里间则治驿舍,以为兵师往来宿顿处,士大夫过之者,亦寓托焉。”均可得证。
  2、在两宋时期,不但在京都的班荆馆、来远驿、怀远驿等接待外国使节的迎宾馆,建筑豪华,设施精美,而州县一级地方政府接待过往官员的馆驿,亦屋舍阔敝华美,内部设备齐全。如宋苏轼《凤鸣驿记》载:“视客所居与其凡所资用,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又如南宋毛幵《和风驿记》载:“门有守吏,里有候人”,“为屋二十四楹,广袤五十七步,堂守庐分,翼以两庑,重垣四周”。就是远离州、县城的乡间驿舍,据《坚夷甲志·驿舍怪》所述;“侯元功自密州与三乡人,偕赴元丰八年省试,止道旁驿舍,室中四隅各有榻,四人行路甚疲,分憩其上,皆熟寝。二仆附火坐,闻西北角悉率有声,灯忽暗……。”也是床榻、火炉、灯具等家居日用之品齐备。宋仁宗时期,还建立了驿券制度,分为上、中、下三券,颁发天下。凡官员出巡、赴阙、移任等公干,均可按规定请领入驿宿食的补给凭证(即驿券)。沿途驿舍按等级公费接待吃住服务,如吕祖谦《宋文鉴》卷89《华戍鲁卫录总序》载:“窃计河北,一路亡虑二三十员,出入乘驿请券,所过州郡到发酒食之馈,油烛柴炭之给。”又沈括《梦溪笔谈·讥谑》载:“旧制,三班奉职,月俸钱七百,驿券肉半斤。祥符中有人为诗,题所在驿舍间曰:‘三班奉职实可悲,卑賤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嘉祐四年,三司使张方平编《驿养则例》,凡七十四条,赐名《嘉祐驿令》。诸如规定:“诸不应入驿而入者,笞四十,”;“诸驿应用什物,皆须周备,籍记名件,板榜示晓。损阙者,申所属增修。板榜所无之物,应入驿人不得呼索。”;“诸居占馆驿过三十日,徒一年;临流亭馆、马铺、递铺,皆杖一百;官司知而不遣,各减犯人一等。”等等。绍兴十九年,战事初歇,百废待兴,而原先北宋时所用法规大都散失,馆驿制度混乱,宋高宗命朝臣在《嘉祐驿令》的基上,又编制《金玉新书》颁行天下。⑨
  3、检索《剑南诗稿》,陆游除《平阳驿舍梅花》诗外,在旅途寓宿驿舍所作的诗,不下30多首。如《驿舍海棠已过有感》《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弥牟镇驿舍小酌》《眉州驿舍睡起》《过江至萧山县驿东轩海棠已谢》等。其中作于淳熙元年的《寓驿舍》诗曰:“闲坊古驿掩朱门,又憩空堂浣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殘墨两依依。”并自注:“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此。”;《诗稿》中标名递铺的诗,亦有十数首,如《饭三折铺铺在乱山中》《嘉川铺遇小雨景物尤奇》《白干铺别傅用之主簿》《嘉川铺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等,其中《仙鱼铺得仲高兄书》诗曰:“病酒今朝载卧舆,秋云漠漠雨踈踈。阆州城北仙鱼铺,忽得山阴万里书。”诸诗中,诗人食宿于驿舍,送客、传书、小憩于递铺,叙事分明。
  如上所述,陆游《平阳驿舍梅花》诗中的所谓“驿舍”,即指官办的馆驿。陆游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入闽,时距《嘉祐驿令》实行后98年;距《金玉新书》颁行后九年。县主簿官品虽低,但事属移任公事,当按律请领“驿券”,享受沿途馆驿公费服务。故此陆游平阳之行,食宿于馆驿,是无以置疑的。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本书是一系列文章的合集,涵盖了平阳县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崇华
责任者
陆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