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平阳人余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092
颗粒名称: 明代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平阳人余奎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121-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奎原名余尧臣,是明朝的一位杰出官员和文学家。他因博学能文、善吏事而广受赞誉,历任多个职位,并在保越之战中担任重要职务。余奎的文学才华也备受推崇,他与高启、徐贲等文学家交往密切,并参与发起诗社活动。然而,元末明初的政局变动使他遭遇困境,被迫改名余奎并流亡濠州。明朝建立后,余奎因文学才华被启用,改名为余奎,历任多个县令职位,展现出卓越的治政才能。余奎的改名可能与明代的避讳制度有关,以避免与朱元璋等皇室成员的名字冲突。总的来说,余奎是一位多才多艺、勤政爱民的明朝官员,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抗日战争 平阳县

内容

余奎,又名余尧臣,字唐卿。早年以文学出名,“博学能文,尤善吏事”。历任明朝新郑知县、高邮州同知、浙江按察使、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官等职。是一位勤廉清明有政绩的明代官员。
  余奎于元末(约1335)出生于平阳万全宋埠仙口,“余奎,居仙口”(民国《平阳县志》)。
  余奎原名余尧臣,少时好学,文学功底深厚,而且通兵法。成年后客居绍兴,曾与高启、徐贲、高逊志是朋友。至正二十年(1360),高启在苏州北郭的故居,与徐贲、周砥三人发起结社为倡和友。此后不久余尧臣就加入高启的诗社。《明史稿》:“高启,字季迪,长洲人,博学工诗。家北郭,与王行比邻,其后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皆卜居与相近,号‘北郭十友’”。高启《送唐处敬序》云:“余世居吴之北郭,同里之士有文行而相善者,曰王君止仲一人而已。十余年来,徐君幼文自昆陵、高君士敏自河南,唐君处敬自会稽,余君唐卿自永嘉,张君来仪自浔阳,各以故来居吴,而卜第适皆与余邻,于是北郭之文物遂盛矣。余以无事,朝夕诸君间,或辩理诘义以资其学,或赓歌酬诗以通其志,或鼓琴瑟以宣湮滞之怀,或陈几筵以合宴乐之好;虽遭丧乱之方殷,处隐约之既久,而优游怡愉,莫不自有所得也。”这“余君唐卿自永嘉”就是指余尧臣来自永嘉。永嘉泛指温州,平阳仙口属之。
  余尧臣不仅文学好,而且还懂兵事。后来被吕珍收为其幕下。据《列朝诗集》载余尧臣:“客居会稽,越镇帅院判迈善卿、参政吕珍罗致幕下”。据《明史》载,吕珍(元末张士诚大将)于至正十八年冬十一月戊戌镇守绍兴,十九年(1359)吕珍保越战,“御史掾吏陈修、行枢密院都事余尧臣上下协心,一为守备。位置既定,乃开门延敌”。余尧臣在保越中担任“行枢密院都事”的职务。不仅如此,吕珍与余尧臣还是盟兄弟。据《保越录》载,“公(即吕珍)与叶文举、余尧臣、陈阴、刘明、刘宣、周岩、谭震祈于神前,约为兄弟。”可见余尧臣受到吕珍的赏识,后来升任左司郎中。
  其实,余尧臣客居绍兴在吕珍手下任职时,“无意仕进,治圃结茅于桐桂里,署曰‘菜薖’”。陈基(1314-1370),元末苏州人。曾辅助张士诚军事,有《谕圃文》,称:“永嘉余唐卿寓于越,治圃,号菜薖。”可知余尧臣因此而号“菜薖”。保越之后,余尧臣直接跑到苏州在张士诚(1321-1367,原名张九四,是元末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手下做事,直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徐达攻破苏州,获张士诚官属、将校及杭、湖、嘉兴、松江等府官吏家属与外郡流寓之人共二十余万,皆送南京(据《明太祖实录》载)”。余尧臣也在流放之例,被解押至南京,随后谪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洪武元年(1368),明朝刚刚创建,百废待兴,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政权,启用一批文学之士为新朝服务,其中就有余尧臣。从这时起,余尧臣改名余奎。有关数据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查《新郑县志》:“洪武元年,余奎任新郑知县(明初曰尉)。”清乾隆《新郑县志卷八循吏传》记:“明,余圭,浙江平阳人,儒士。洪武元年(1368)知新郑县,时当草创,民之复业者无几。圭乃监榜招抚,凡他郡流移不能归者,悉谕入籍。于是,来归日众。田野开僻,学校坛壝悉其规划,临民莅政绰有声秩。满升吏部员外郎,祀名宦。”万历《开封府志》卷二十八《名宦传》:“余圭,浙江平阳人,洪武初为新郑县县丞。时当草昧,民之复业者无几,圭乃署榜招抚,凡他郡流移不能归者,谕入籍。于是来归日众,田野开辟,学校坛壝,悉其规画,居然有良吏风焉。”据民国《平阳县志》卷二十九·选举志二记载:“余奎,居仙口,由文学举尝知新郑县,永乐间为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官。据河南山东通志补河南(新郑县)志‘奎’误‘圭’”。根据以上志书记载,可以认定,余圭或是余奎笔误,与余尧臣是同一人。
  理由是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卷十三载《笔花轩诗翰卷》中有一首题诗署名“浙江按察使菜薖余奎”,而号“菜薖”的,在元末明初仅余尧臣一人,再无第二人,这是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邓富华先生研究成果。由此推断余奎即余尧臣。
  那么余尧臣为什么改名为余奎呢?这或许与明代的避讳制度有关系。据考查,明代的避讳制度非常奇怪,有时候严格得莫名其妙,有时候却又宽松到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尤其是朱元璋在避讳方面管的比较严,而且做了很多细致的规定,比如士庶不得取名“太祖”、“太宗”,普通的宦官不能称“太监”,禁止扮演历代帝王等等。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元宝”被改称“通宝”,这个大概是避讳中影响最大的了。名与字都要避讳,因此改名的人不少。比如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原名冯国胜因避“国”字而改名;如方国珍,元末小军阀之一,归顺朱元璋之后同样需要避讳,于是改名方谷珍。又因为明成祖名“棣”,就把沧州之“无棣”改为“庆云”,改乐安州之“无棣”为“海丰”。明神宗名“翊钧”,遂改“钧州”为“禹州”。朱元璋对人名避讳严格要求是有据可查的,《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二载:“上谕中书省臣曰‘……小民不知避忌,往往取先圣先贤汉唐国宝等字以为名字,宜禁革之。’于是礼部定议,……其名字有天国君臣圣神尧舜禹汤文武周汉晋唐等国号相犯者,悉令更之。”余尧臣,“尧”“臣”两字都犯忌,必须改名是毋庸置疑的。再说,余尧臣曾仕于张士诚,张是灭元的盖世功臣,而后期公开反明,最后成了朱元璋的“败将”。余尧臣自然懂得尽早避讳,所以余尧臣改名余奎,就不奇怪了。据查,余尧臣改名余奎,时间就在洪武初年。洪武之前使用余尧臣之名,而从洪武元年之后余尧臣被重新起用开始,有记载的地方都是出现余奎之名了。
  余奎在新郑县担任知县期间颇有政绩,既积极贯彻落实大明朝庭的政策,又深得百姓拥护。其政绩不但志书有记,民间也有录。据河南新郑冯氏家谱(编纂于道光二十三年)记录,河南新郑冯氏家族,当年由山西洪洞于洪武二年(1369)流入新郑,后来就定居在新郑,这与《新郑县志》记载:“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县令余圭张榜招抚他郡流民入新郑籍,令其开田,种桑,麻,棉”的时间和内容相吻合。也佐证了余奎担任新郑县知县时的政绩。
  因为有政绩,余奎在新郑县任期满后,“升吏部员外郎”,“后尝应召与考《元史》”,就是指余奎升为吏部员外郎后就调去参与《元史》的编纂。
  《元史》编纂结束后,在洪武四年(1371),余奎调任高邮州同知(清嘉庆二十五年杨宜仑《高邮州志》卷八官职载:余奎,洪武四年任州同知。)据万历《扬州府志》卷十:“余奎,浙江永嘉人,博学能文,尤善吏事。洪武四年任高邮州同,公勤廉干,卓有能声,后官至按察使。”据检,州同知是知州的副职,分掌本州内诸事务,五品官。应该说这时余奎的官又升了一级。
  据周东(正德三年时任山东按察使)的一篇文章《按察司题名记》中有:“自我太祖高皇帝洪武……,官自按察使而下不知其几。然自夫刻名之石观之,则止存三焉。其一则七年甲寅而宪副余公奎为之记”。这句“七年甲寅而宪副余公奎为之记”反映出余奎在洪武七年(1374)时就已经任按察副使。另据明人笔记,刘嵩《朝会纪事》所记洪武十年(1377)二十九日入朝时所见的情形为证。“正月至京,则朝廷更制,内外官率九年为任。又闻有旨召各道按察司官,以三月会京师,予以留滞道次弗知也……”“明日,监察御史权河南司官董哲,与浙江廉使余奎等又最后至。皆集于会同馆,凡四十有九人。其始至,皆斋沭沭,具朝冠朝服,以次日早引奏如仪,行朝觐礼。至是,始齐同焉。前期,仪礼司正戒各道官率所属入听宣谕,乃二十九日早朝。既退,众各常服,俟于阙门之西外。时中书丞相胡惟庸、大都督府官毛某、御史台左大夫汪广洋、右大夫陈宁,皆先入,文武百官从之。既而司正引众班,循阙右西侧门以入奉天门,复由门之右掖进奉天殿下,叙列于丹墀之西以俟。俄而,中使趣召,知上已升殿矣。司正与序班导众由殿右历西阶折而东行,遥望见金刺纹团凤扇夹御座,正南面北位,乃循殿廷西南,遂班于正南,北面立。最在前者,廉使一人,次则副使四人,广西佥事颜继先、陕西佥事韩宜可等数人与经历等四十四人,作重行立,又次其后。奉天殿新成,土木疏朴,未甃饰也。上冠通天冠,御白袍,负山字金漆素木屏风,据金椅,下施苇席焉。天颜清怡,玉音畅亮,宣谕丁宁,继以戒敕。特命户部尚书偰斯以官段四表里赐余奎,赏其前在山东时实封言事剀切云。宣谕毕,众惶恐再拜叩首谢而退。”从这篇《纪事》中反映出余奎在洪武十年(1377)时担任的是浙江廉使,还记载了那次朝觐余奎受到了表彰,“以官段四表里赐”。但明代没有廉使这样的官职,可能是这篇《纪事》沿用了元代的称呼,即肃政廉访使。明代在省一级的司法和检察机关称作提刑按察使司,与明代的肃政廉访使职能相仿,也是监察百官,纠察地方吏治、政治得失,设有廉访使、副使、佥事等官。所以,可能是有人简称按察司官员为廉使。
  到了永乐年间(1403-1424),余奎提升为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官。民国《平阳县志》:“余奎,居仙口,永乐间为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官”。据清康熙四十一年《山东通志》第二十四卷之记载:“按察使副使,余奎,平阳县人,由监生任。”提刑按察司是明朝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机构,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同时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主官为提刑按察使或称为按察使,正三品。余奎是副手,应当是从三品。这是余奎担任的最高级别职务,事业达到顶峰。
  余奎以文学著名,着有《菜薖集》,可惜已佚。存世的诗只有两首,一首是清曾唯辑的《东瓯诗存》卷十五《秀野轩》诗一首,以余尧臣署名:“湿翠浮草芽,空青散木杪。轻舟理横塘,归人渡清晓。栖鸦返故巢,潜鳞濯新藻。倒影淡斜晖,回飙荡晴昊。衡门夜不扃,燕坐事幽讨。落叶秋自飘,残花春懒扫。我欲往从之,税驾苦未早。挥手谢孤云,去去没苍皓。”孙锵鸣在《东嘉诗话》中称,余尧臣“所传诗止此一首,而其恬退之怀即斯可见矣”。另一首是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卷十三载《笔花轩诗翰卷》中有一首题诗,署名“浙江按察使菜薖余奎”:“搜罗湘管截云腴,采择宣毫带露濡。日永试抄毛颖传,时清不写吓蛮书。紫囊簪佩趋青琐,白简敷陈列表着。莫厌晴轩理锋锐,蠖潜纪述有鸿儒。”
  余奎的具体生卒不详,但他的一生反映了元末明初朝代更替时百姓生活的不易。同时也反映了有学问还是有出路的,余奎就是因为文学好、才学高才被明朝朱元璋重新起用。再者,余奎在“明朝”上班后就老老实实干事,不多说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更多的诗稿或文章。只是埋头为百姓做事,干净干事,清白做官,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本书是一系列文章的合集,涵盖了平阳县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炜
责任者
余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