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来自母亲河的报告:鳌江重生会有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1042
颗粒名称: 五水共治来自母亲河的报告:鳌江重生会有时
分类号: F426.9
页数: 4
页码: 135-138
摘要: 本文是关于浙江省平阳县鳌江流域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报道。文章揭露了鳌江水质恶化的现状,并介绍了平阳县为重塑美丽水乡而进行的治水运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努力。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与抉择,并呼吁对水乡美丽景象的保护与期待。
关键词: 五水共治 鳌江 平阳县

内容

“涧流纵出廊桥下,高落鳌江是首源”。驱车行驶在鳌江上游、平阳县南雁荡山的沿溪公路,山映水中,水若碧玉。溪边的白玉兰,让湿润的空气里飘浮着丝丝甜味。秀美的碧溪渡附近,一对父子正在水边玩耍。
  就是这么一江源头清水,流经水头、萧江、鳌江等乡镇,汇入东海时,就急剧蜕变为劣五类。它所到之处,恰是平阳县土地最肥沃、经济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突飞猛进,鳌江浑浊黑臭,水乡面目全非。
  如今,疯狂过后归于平静,一场重塑“美丽浙南水乡”的运动,正在平阳县展开。以治水为突破口的块状经济再出发,转型正在路上。
  逐利,曾经疯狂
  水头,因水得名。水头百姓,枕水而居。它紧邻鳌江,背倚南雁荡,本是环山临水的宝地,却沦为鳌江水质蜕变的祸首和重灾区。
  上世纪80年代,制革工艺传到水头。水头制革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家家户户有转鼓(制革用的工具)。“木头和油毛毡一搭,就是一家小制革厂。甚至连人都很难上去的山窝里,也藏着黑转鼓和生猪皮。”平阳县环保局水头分局局长包良锋回忆道。
  最高峰时,水头镇有大小制革企业1200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产生的财政收入一度占到平阳县财政的三分之一。
  辉煌的经济效益数字背后,还有一个骇人的环保数字:水头镇日排放超8万吨的工业污水。“从生猪皮到成品皮,要经过脱毛、脱脂、铬鞣、染色等多道工序,加工一张猪皮产生1吨污水。”一家制革企业负责人说。
  污水向下流去,到了紧邻水头镇的萧江镇,又有新的污染源加入。萧江镇的废塑料回收企业将装过化学品、水泥、药品等的废旧塑料袋,加入氯进行漂洗。当时萧江镇凡小溪小沟边都有废塑料洗涤作坊。镇上最多的时候有塑料造粒小企业100多家。除此之外,萧江镇也有制革、染色、造纸、电镀、卤制品等污染产业。镇上经常出现水污染事故,当地居民怨声载道。
  平阳县环保局萧江环境监理所所长杨志水,在环保部门工作了18年。他介绍,水头镇水污染程度最重,萧江镇水污染源数量最多。
  一条鳌江,载不动太多工业污水。再加上沿岸居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从1995年到现在,鳌江水质始终是劣五类,基本不具备河流功能。
  治水,迫在眉睫!产业,谋变重生
  走进水头制革工业园区,工地上热火朝天,一个制革企业园区雏形初现。
  如今,水头制革企业仅剩8家,其中3家在原址改造提升,另外5家整体搬迁入园,实行集中生产。“争取3月进入试生产。”水头制革工业园区企业之一、温州创汇皮革有限公司股东施巨观说。
  在新厂房,记者看到转鼓两侧共有3条排污管道。“两条50厘米直径的管道收集综合污水,靠外侧的40厘米直径管道收集含铬污水,实现铬污分流。所有排污管均通过明管接入园区内污水处理池,需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才能排放。新厂房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系统花费两三百万元。”施巨观介绍。
  “管道修了,就能保证不偷排漏排?”听到记者反问,施巨观的声音陡然提高:“管道施工,环保部门有专人监督。再说,偷排漏排,一旦进入黑名单,企业贷款、审批统统受到限制,情节严重的还要判刑。”
  除制革、电镀,平阳印染、烂版、卤制品等八大行业也实行整合集中入园。30家电镀企业,分两期入驻滨海新区电镀园区,目前厂房基本竣工,多数企业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印染、烂版两个行业重组整合后进入产业园;25家卤制品企业整合成2家入园,2015年6月前完成建设。
  “到2015年6月底前,沿河沿江凡是没有整治完成、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涉水企业一律关掉。”平阳县环保局局长王文胜表示。
  治水“高压线”,悄然转变了企业主的治水意识。在位于萧江镇的编织袋生产企业——浙江中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积博介绍,经过整治,镇里关闭了所有废塑料洗涤作坊,并只留下一家合乎标准的造粒企业。“虽然公司所需原料只能从外地调入,成本上升了,但是水变清了,空气好了,对同样生活在萧江的我们来说,这钱花得值。”
  “2013年,治水变化最大的一年。”在水头镇、萧江镇,记者都听到这句话。“水基本不黑了,空气中基本闻不到臭味了。”从深圳回来探亲的老水头人黄剑琼说。杨志水则从技术层面评价:“纵向比较,萧江镇内两个水质监测断面2013年氨氮指标下降最多。”
  以治水为突破口的倒逼机制,带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水头镇已坚决切除了从生猪皮到成品皮的前端制革工艺,全面取缔了污染最重的铬鞣环节,水头镇正从单纯的重污染制革生产,逐步转向多元的轻污染皮件生产。如今,当地皮带生产规上企业20多家,2013年皮件产值40多亿元。而制革企业仅存8家,产值也从最高峰时的40多亿元降至不到10亿元。如今在水头,人们津津乐道的不再是“你家几个转鼓”,而是“世界上每五条皮带中,就有一条出自水头。”
  水乡,呼唤美丽
  在萧江镇直浃河社区直浃河大桥上,记者看到了这么一幕:右边河沟宽整,河水清清,两岸种满了绿植。再往左看,河沟宽窄不一,两岸堆满垃圾,有的地方垃圾淤积,河道几乎阻塞,黝黑的河水发出难闻的味道。
  正在家门口拉家常的毛大姐说:“我家在臭水沟这边,快点把臭水沟修得像另一边就好了。”
  位于水头镇东大门的占江村,流经村庄的浦底河完全变了样,河水中找不到一丝杂色,还修了一座供村民休憩的亭子。“原来河面上老鼠、死狗、死猪什么都有,夏天蚊子多得不得了。”正在溜达的占江村70岁村民金大祥说。
  去年占江村村主任金福准带头捐款20万元,几十位村民响应,集资了500多万元,去年8月份开始整治浦底河。“光有钱,村民不支持也搞不成。河边上有70多户村民的5000来平方米自留地,他们全部自愿捐出来,才修成现在的模样。”金福准说,“目前浦底河只整治了中间的1000来米,前后两头治理还要再投入,资金还是个问题。”说到此,金福准眉头紧锁。
  在今年年初的平阳县百亿项目大开工仪式上,平阳籍企业家、在平阳的企业共为治水捐款5000多万元。
  如今,政府主导、群众自发、企业捐款等多种形式的治水行动,正在平阳县全面拉开。但诚如毛大姐的期盼、金福准的焦虑,平阳县境内还有不少黑臭河亟待整治。鳌江治理,任重道远。
  “实施五水共治,打造美丽浙南水乡,既是我们改善水生态、保障水安全、提升水功能的重要举措,又是我们实现空间上重整河山、产业上转型升级、水患变水利的重大抉择。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抓好治水,给平阳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平阳县委书记王中毅表示。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本期涵盖了多个主题和领域。这些文章包括历史回顾、人物传记、社会事件、地方文化、政策解读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平阳县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夏丹胡丹
责任者
王益敏
责任者
黄剑萍
责任者
于平静
相关人物
包良锋
相关人物
杨志
相关人物
王文胜
相关人物
陈积博
相关人物
黄剑琼
相关人物
金大祥
相关人物
金福准
相关人物
王中毅
相关人物
施巨观
相关人物
杨志水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水头镇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
散水头镇
相关地名
水头镇
相关地名
湍水头镇
相关地名
邻水县
相关地名
西堤头镇
相关地名
台头镇
相关地名
梁头镇
相关地名
萧江镇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镇里堌乡
相关地名
深圳市
相关地名
占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