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堵“小漏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898
颗粒名称: 严堵“小漏洞”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苏老,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深受学生尊敬。他以身作则,对学术严格要求,注重细节。严谨治学态度赢得学生尊重,并激励学术追求。苏老不仅在业余中审慎对待诗作,更在学术研究方面一丝不苟。即便学术成就卓著,他依旧谦逊,多次完善论文,确保无瑕。他坚信严谨认真是做学问的重要准则,自律严格,督促自身不懈努力。苏老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学风,影响许多学生。
关键词: 平阳县 苏步青 教育家

内容

接触过苏老的人,会觉得他平易近人,可亲可敬。然而,不了解他的新学生,常常对他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治学态度产生“畏惧”。一次,苏老发现一位学生半个月内读完一本《微分几何教程》,就问学生:“手动了没有?”这位学生回答:“没有运算。”苏老严肃地指出:“读数学不是看小说,不动手,怎么懂呢?”苏老规定学生每周向助教汇报一次学习情况,讲清哪些问题真懂,哪些问题不懂,决不准讲什么“不太懂”之类含糊不清的话。那位学生按苏老的话去做了。临毕业前夕,学生深情地对苏老说:“现在我才知道严格要求对做学问多么重要啊!”许多学生毕业离校后,对苏老由“畏惧”转为“尊敬”,写来一封封感谢的信。
  身教重于言教。苏老对学生要求严,对自己要求就更严了。1981年春天,苏老应故乡一家报社约稿,邮去了自己近作七律诗一首。那天夜里,苏老醒来时还在琢磨那首诗。忽然,他发现其中有一句诗的意思表达不够清楚,读者看后可能产生错觉。第二天一清早,他就带着诗向他的学生谷超豪夫妇征求意见。谷教授建议对该句作些修改。苏老立即给报社编辑写信,要求退回原作,并将改过的诗一起寄去。那几天,他生怕原作见报影响不好,直到该诗被追回之后,苏老才放心。
  一位著名的教授,在业余诗作中对一句诗都如此慎重,在研究数学科学上,苏老更是一丝不苟。他认为:作学问一定要严谨认真,否则将会贻误事业,有愧于子孙后代的。20年前,有一次苏老赴外地开会,利用空余时间写了一篇3万字的数学论文。当时,苏老已很有名气,许多学生在数学杂志当编辑,争着要发表他的论文。可是苏老在审阅中发现该论文还有些“小漏洞”,决定暂不寄出。后来,他又将那篇论文作了4次大的修改,这才心安理得地发出。事后他说:“这篇论文的小漏洞,当时要是不修改发表了,一时也许还不会有什么人发现。但我决不能这样做,我要让后人也找不到漏洞才好。”透过这一件件小事,苏老那种严谨的学风,真使人肃然起敬。
  苏老严谨的学风,在青年时代就逐步形成。1928年,他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研究院当研究生时,碰到了一些从前没学过的解析几何问题,老师叫他去查看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这是3厚本的德文书,很难懂,但他严于要求,不轻易询问老师,终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硬是把这3大册“啃”下来。他不仅解决了研究的那个问题,还尝到了严谨治学的甜头,得到一生都有用的基本知识。在以后的几十年教学中,苏老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教材每年要删掉旧的,补上新的。他写字很工整,不管是撰写论文,还是记读书心得、写信,都是一笔一划,整整齐齐。如今幸存的300万字笔记本,依然装订成册,收藏完好。有一次,我没看仔细便问苏老:“这都是誊印社刻印的吧?”苏老笑着说:“都是我自己手抄的。”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苏步青精神的赞歌》《苏步青在浙江大学的二三事》《我陪苏步青故乡行》《梦里家山几十春》《自古物华天宝 从今人杰地灵》《苏步青教授治学的故事》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冬
责任者
苏步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