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瑞庄先生是平阳县黄埔同学会的第一任会长。2007年他离开了我们,为了缅怀这位老人为平阳的黄埔同学会所做出的贡献,现将他任黄埔同学会会长期间的简要事迹介绍给大家,以对已故老人的怀念。
一、建言献策,关注民生。俞会长是县6至12届的政协委员,他任政协委员期间,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关注民生。每当县“两会”召开之前,他都要召集黄埔同学会的会议,向同学搜集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写成提案或书面材料上交大会或在讨论中发言,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重视。如他在对顺溪古屋作为文物保护的提案后,在文化部门的关心重视下,现已对顺溪古屋进行了保护性整修,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人员进行管理。怀溪流域溪床裸露,溪岸边或驳岸的公路曾几度被洪水冲毁,严重影响了交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针对这一现状,俞会长在政协会议期间,提出了“关于提请进一步整治怀溪流域工作力度,提高抗洪减灾水平,构建平安一方的建议”提案后,引起县政府和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使沿溪的驳岸得到了加高加固,公路得到了整修溪流得到了整治。针对农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俞会长于04年提出了“尽快建立新农村医疗救助站,力保农村贫困群体病者有所医,有效提高农村家庭人口健康水平的建议”,这些建议,为有效他解决农民群众就医贵和就医难问题,推进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热心工作,一丝不苟。黄埔同学会是一个群众团体组织,由于形势的需要,在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先后都成立了黄埔同学会,当时平阳黄埔同学会成立时会员年龄都在近70岁,都是属于老年行列的人。上了年纪的人成立这么一个协会,虽然没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日常事务的一些工作和事还要有人去应付完成。俞会长看到大家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也不想去麻烦更多的人,他就主动把这些工作承担起来,很热心、很主动、很负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一年一度的《黄埔同学》会刊以及报刊杂志的征行工作,他都及时地为每位会员办理好征订手续。做好与统战部门的联络沟通,及时反映会员中的一些情况。他是会长,除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外,还要参加省、市黄埔同学的年会、学习会。参会回来,他一方面及时打电话告诉其他会员,一方面即组织会员传达上级的会议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要文献和报告。在学习会上,他都精心准备,并结合实际,写好发言稿,带头做好发言。每当一年一度结束,他还与会员一起搞好黄埔同学会的年度工作总结,开好年会,使黄埔同学会的工作能正常有序进行。他和广大同学始终遵循“和平奋斗、统一祖国”的使命,做好在台湾的同学、朋友以及亲属的沟通联络工作,为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发挥自己的余热。
三、关心他人,情系会员。黄埔同学会的会员年龄都比较大,并且每年岁数又在曾加,他们作为老年行列中的一员,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身体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对会员身体状况,俞会长非常关心,常掛心间。一方面平时他通过电话的手段,经常与会员联络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会员的一些情况。如果知道会员身体不好,他就会打电话去问寒问暖,非常亲切。有时还组织并通知就近会员前往探望和慰问。另一方面,他能及时向统战部门反映会员中的一些想法和要求,使统战部门能对黄埔同学会做好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把补助金及时地送到每个会员手中,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我们与黄埔同学会联系和服务过程中,还经常从俞会长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他对党和政府的赞美和感恩。我们也从他身上感受到党外人士与中共“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