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时管理平阳旅游业的文化局领导敏锐的察觉到旅游发展的大好前景,便在工作上进行了跟进和加强。对平阳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研究旅游发展规律,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引导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时任文化局领导的杨昌金同志约请我为《南雁荡山》一书撰稿。(后来该书有幸成为了平阳所有旅游书籍的蓝本)我清楚的记得,自己一个人带着干粮,顶着如火骄阳登上荆溪山进行实地观察,写下了《东纂》、《西纂》和《青山寺》这三个景点介绍。不料一回首竟然过去30年了,故将此文叫作《记忆中的东纂、西纂和青山寺》。
东纂
南雁荡山风景区是从鳌江镇的雁门开始的。雁门者,南雁荡山之门户也。雁门以荆溪山独特风光而著名,荆山寺居于荆溪山各寺之首。
荆溪山据记载高440多米,横贯十余里。荆山寺则高350米以上,位于山的东岗。由山脚上去,全由一米长的粉红色条石铺陈路面,看去虽很险峻,但并不逼仄。
这座山由遍山怪石堆积,还有峭拔的孤峰和石笋。清潘耒《游南雁荡记》中,说这些岩石“如笏拱,如剑削;如花簇萼,如芝承盖;如鱼鼓鼠者,如鸟拂首者;钟卧者,鼓悬者,彝鼎敦盘错然陈列者,迤逦不绝。”在有些巨岩缝隙间,还可听到潺潺的流泉,泉水纯净甘冽。可就是找不到一棵树,连青草也少见。这跟钱仓很相似,不同的是在它近顶处却突现了一片绿林:修竹摇曳,古木参天。如果在秋天,深碧中还会夹杂着猩红的枫叶,那就鲜艳斑烂了。就在这丛林顶端,荆山寺露出了黄墙碧瓦、高甍飞檐,与山光树色相映,宛如仙山楼阁。
这个寺旧名叫“石室庵”。据《平阳县志》说,石室里奉的是许真君,可见原初是个道院。寺门的对联表明这个庵寺是佛道两教的混合体:“仙境长春筼筜耸翠;佛家妙法贝叶生辉。”学仙又学佛,“不僧不道”。上世纪50年代前,这里住的是道士,80年代又是和尚。西纂的啸霞寺也是如此。
寺院不知始建于何时。据说最早石室是狮口形,洞里还有着狮舌(石笋)。后来添了建筑物变了原貌。清乾隆38年(1773)重建过,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继续增建了三宝殿、观音阁。上世纪80年代有大殿(三宝殿)3间,玉皇殿4层楼3间,东西轩楼各1间,许真
君(即许逊,字敬之,晋代著名道士)殿3间。此外,还有梦楼(供求梦的人住),还有望江楼,3层3间(已被拆去了一层)。在这楼上凭栏远眺,鳌江如衣带蜿蜒于脚底鳌江南北两岸,田畴阡陌交错,屋舍毗连,一片锦绣景象。如遇无云的晴日,还可瞭望东海的岛屿和点点风帆。
这里的几间大殿,都为12、13米见方,全系石结构,一别有风味。殿与殿之间,外有回廊相接,内有洞门贯通。记得石柱上的对联有对是杨悌(叶永烈岳父)写的。那时还讲“阶级斗争天天抓”,我不敢抄录。屋宇依山势高低建成,错综而不杂乱。
寺院虽处于山巅,山路又险峻,游人却四季不断。据说正月初一鸡还未叫,鳌江镇的善男信女,就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爬上荆溪山争烧“头把香”,祈求一年平安,顺进发财。这里夏天凉爽,盛夏的夜晚也得盖上毯子。很多人是清早上山,午时在这里用上一顿素斋,傍晚再下山,度过清闲的一日。
荆山寺在老百姓口中称为东纂,这名称很古怪。据字书说,“纂”字的繁体字的意思是为“头发光泽貌”,又“毛多也”。荆溪山是石山,唯此处与啸霞寺周围有丛林,故称此东寺为东纂,称西边的啸霞寺为西纂。
西纂
从东纂横到西纂,只一里多平缓的山路。人们来到这里,大多不急于进啸霞寺,而先顺路直到南边山头观赏景色。
从扁担岩边走过,再穿过斑鸠岩,就到金瓜(南瓜)岩下。斑鸠岩也叫鸳鸯岩。这对鸳鸯或斑鸠可谓大矣,体积几立方米,体重至少也有数万斤。它俩相依相偎,任个个行人在翅翼下穿过,不分开也不飞走,真想相守到海枯石烂了。又高又大的金瓜岩,近看不大像,但从塘川上岭时看来,一瓣一瓣的,逼肖极了。站在南瓜岩与斑鸠之间放眼四望,会惊叹这满山满坳的岩石,有别具一格的布局和千奇百怪的形状,百看不厌而留连忘返。这里的岩石名称也朴素的很,扁担岩之外,还有铁砧岩、桌儿岩、菜刀岩……几乎全是农家用具,使人有一种亲切感,像回到了童年,回到家乡。
再折回啸霞寺。这寺院坦然展开在山顶,不同于荆山寺那样傲岸和深沉。寺院周围的竹树郁郁苍苍。山门外宽阔的平地上,种些矮小的花木,好似庭园。大殿院落两边有两株高大的桂花树:一株丹桂,一株木犀,叶子都一样。中秋前后,同时开起花来,一树焦红一树淡黄。花香相互氤氲,即使鼻观最灵敏的人,也很难区别这两株树花朵的香气。
啸霞寺俗名西坑庵,历史也不很久。前面5间平屋,西厢各有3间楼房接到正殿,正殿有7间楼房,下层为石建,上层却是木结构。它的前身,原是清光绪年间建的一座小庵,那小庵早已坍废,只剩下一口古井,萦绕着水藻,粘满了青苔。
青山寺
由啸霞寺下岭西行4里许,便是青山寺。
在荆溪三大寺中(山上还有几个小的寺庵),青山寺所处位置最低,约在山高200米处;青山寺建于1973年,时间最晚;建筑却最为考究:34间房舍全部系石结构,分为三进。
第一进2层楼房,长达30-40米,楼下为厨房、斋堂、库房、大殿,楼上为卧房。顶上有平台,但须绕道后面过六和桥(复道)上去。平台长20米,宽10米多,是夏夜乘凉的好所在。
从第一进楼到第二进平房,又须从左边的过道历阶上升过道的顶盖,由3块形如豆荚的悬崖左右拱立组成。过道宽4米,两旁设有长石凳供香客小坐或午休。从这里进入第二进,一排10多间房子,房前有走廊。因为地势高,所以仍在第一进之上。这些不是僧房,全是招待男女香客过宿用的。
第三进,即位于最后最高的一进,是大雄宝殿整座大厦除去一对大门外,也全为粉红色条石筑成:石柱、石梁、石顶,颇为宏敞庄严;连佛龛也由石料砌成。殿深11米,宽15米。大殿左右,靠壁分格站立着314尊阿陀佛化身像,全是两尺来高,以青泥模印烧制,是模仿瑞安仙岩寺的千佛殿的。
1980年,佛教会长赵朴初为这个寺题了匾,并写了对联:“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联语为当代名人苏渊雷撰。因为是持净土宗的,所以用了晋代慧远和尚白莲社的典故。
寺前100米左右的山岗上,建有望月楼,也全部是石建的。从楼廊凭栏俯瞰,公路、大江及鳌江市镇都如在指掌。
如在月夜来登此楼,月色空明,四野悄然,当另有一番风味。
青山寺一带过去建过瑞峰寺,俗名山外堂。因为这里已是荆溪山的西尽头。原寺建于乾隆年间,后来废毁了。当地人们仍用这个俗名来叫青山寺。由此再过一道低岗,西下便是圹川。过去游南雁荡山的人是先到荆溪,次圹川,次钱仓,次盖竹(在麻步),次吴山,次东西洞的。一路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