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871
颗粒名称: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其他题名: 纪念宋恕先生逝世一百周年
分类号: G256
页数: 8
页码: 86-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博物馆为纪念宋恕逝世百周年,编辑出版《宋恕墨迹选编》,收录其代表性手稿58件。同时,《宋恕师友手札》也在编辑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收录宋恕与130多位师友的书信。宋恕与维新派领袖及中外名人广泛结交。
关键词: 宋恕 纪念 文献学

内容

2010年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宋恕先生逝世一百周年。
  他的图创维新的改良思想曾像被沙粒掩盖的金子一样,长期隐没于时空的河床上不为世人所知。直到上世纪80年代,作为其思想的最重要载体——大量的著作手稿、与名人显宦交往的墨迹手札从博物馆“深闺”里走向社会,再经史学家胡珠生先生的整理,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宋恕集》,由此,宋恕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身影才逐渐清晰起来。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改良思想先行者,让社会各界能更直接地共享到珍贵的原迹文物,温州博物馆去年开始着手馆藏宋恕的手札信件原件编辑出版工作,先将宋恕手稿送杭州托裱,以保证出版的质量,裱后拿到出版社扫描,并请胡珠生先生从众多的宋恕手稿中挑选出能体现宋恕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手稿,确定了《宋恕墨迹选编》的内容,分为政论、论学、交游、家书及其他五项,共收录58件,其中诗文稿16件、信札38件、日记4件。之后,温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宋恕墨迹选编》的释文译出,形成初稿,于今年4月初送交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社于10月初将初校稿寄来校对,历时两月,历经四稿的认真校对,于近日正式出版,并将举行首发仪式。
  因时间的关系,《宋恕师友手札》(上下册)尚在编辑过程中,图片及释文已送交出版社,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此书收录了宋恕130多位师友的来信,300多通手札(共600多帧),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人物如章太炎、梁启超、张謇、谭嗣同、汪康年写给宋恕的书信,文字已收录在《宋恕集》或《东瓯三先生集补编》两书,但书信的大部分原件为首次公开面世,具有很高的欣赏和史料价值。
  宋恕交游名士遍海内,先后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钱恂、经元善、郑观应、孙宝琦、孙宝瑄、容闳、李提摩太、俞樾、俞明震、叶尔恺、夏曾佑、麦孟华、吴德潇、黄遵宪、陈昌绅、汤寿潜、林乐知、何树龄、谭嗣同、吴嘉瑞、章炳麟、蔡元培、狄葆贤、龙泽厚、唐才常等维新派领袖和中外著名人士。
  呈帖拜俞樾为师
  宋恕与俞樾关系密切,俞樾生日时,宋恕曾写文祝寿。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提督河南学政,杭州诂经精舍主讲,著有《春在堂全集》五百余卷,为晚清著名朴学大师。1890年4月26日,宋恕前往孤山右台仙馆拜见,深感“言谈有缘,词章见赏”。5月10日呈所作应制文《夷隶掌与鸟言、貉隶掌与兽言赋》,俞樾阅后批云:“题奇赋更奇,议论纵横,意义周币”,并赞许“此赋实能发挥尽物性、赞化育之理”。5月下旬,宋恕专门呈帖拜俞樾为师。6月10日,持俞氏荐书,离杭赴鄂。7月11日抵达武昌,拜谒湖广总督张之洞,通报不纳。7月15日,愤而登黄鹤楼赋诗见志。其“人间何处有黄鹤?我欲乘之飞上天”句,神完气足,兀傲可喜。王咏霓叹誉“奇气横溢,槌碎昔人矣”。直至9月12日,通过王咏霓的关系,方才与张之洞见面。
  1893年7月17日,宋恕寄《六斋卑议》稿呈正俞樾,并请作序,俞氏为书《书后》,在复信中评云:“议论卓然,文气尤极朴茂,可与《昌言》、《潜夫论》抗衡,非王氏《黄书》、黄氏《明夷》所能比也。”
  与谭嗣同来往密切
  宋恕与谭嗣同思想相通,意趣相投。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甲午战争后,发愤提倡新学。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和维新志士。宋恕自1896年4月6日,在上海格致书院认识谭嗣同后,来往密切,相互设宴招饮,多次促膝畅谈,还一同去参观博物院。9月25日,与谭嗣同、梁启超、孙宝瑄、汪康年等7人前往光绘楼照相,“轻松自如,神采飘逸,被称为‘竹林图’”。谭嗣同对宋评价很高:“兀者中分通国士,卑之犹可后王师”,并将《赠诗》书于折扇。
  1898年8月13日,谭嗣同应召入京参政前,曾在上海向宋恕等辞行,并访谋天下大事。次日宋恕为谭嗣同送行,再三告以时局之难,劝谭不如早归。但谭嗣同认为自己精研佛理,“素能打破生死关头,慨然见上纵论时弊”。及六君子死难,宋恕悲痛万分,作《哭六烈士》七律四首,首哭谭嗣同:“悲哉秋气怨扬尘,命绝荆南第一人。空见文章嗣同甫,长留名字配灵均。英魂岂忍忘天下,壮士终期得海滨。遗恨沅湘流不尽,何年兰芷荐芳春。”高度赞扬英雄行为,并借以抒愤。其后狄葆贤《平等阁诗话》选录近人诗,宋恕推荐谭诗,以为“戊戌四章京,学识及文章均以浏阳为最,而诗亦然。”
  梁启超邀其入强学会
  1895年,宋恕在上海初识梁启超,情投意合,交往密切。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1895年10月13日,梁氏寄《强学会启》及书信给宋恕,邀请他入会。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宋恕见列名会籍的竟有黄体芳,故拂衣自绝。梁曾读过《六斋卑议》,并将该书列入《西学书目表》。所写《广诗中八贤歌》(首蒋智由、次宋恕、次章炳麟、次陈三立、次严复、次曾广钧、次丁惠康、次吴保初),其中《咏平阳宋恕平子》云:“东瓯布衣识绝伦,黎洲以后一天民。我非狂生生自云,诗成独泣问麒麟”,对宋恕作了高度评价。赠诗劝说章太炎
  宋恕与章太炎相识较早,时常切磋学问,友情日渐深厚。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朴学大师。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1897年8月,在杭州创刊的《经世报》,宋恕任主笔,章太炎、陈虬等任撰述。该报筹备较早,正式创刊则在章太炎被摈出《时务报》以后,章在《致宋燕生书》中云:“顾既与康党相左,亦有骑虎难下之势。非得君之规诲,异时一有蹉跌,一身不足惜,亦为浙学贻羞。”宋恕复书云:“别怅时馆之事,恕与孙君仲玙、胡君仲巽等大为执事不平,极望别树正旗,摧彼骄敌。今得胡(道南)、童(学琦)两君同声相应,实天之未绝斯文,恕虽久怠,岂愿自外。”
  之后,1899年开春或稍前,宋恕致信章太炎,自言潜心禅学。宋恕的习佛劝导成为章氏研究佛学的起点。章太炎自谓:“炳麟少治经,交平子始知佛藏。”1900年7月26日,宋恕参加上海名流在愚园南新厅召开的中国议会。章炳麟在7月29日提出“严拒满蒙人入国会议,未被接受”,乃于8月3日断发易服,以明“不臣满州之志”,并在《解辫发说》写后的第五天,写信托人转给孙中山引为同志,尊为“海外夷吾”。宋恕作诗赠章太炎:“削发欲何之?区中不可为,赠君无别语,莫作稼轩词”。劝说章氏不要昌言反清。十一月半至十二月半,宋和章同住胡庸家约一个月时间,再次劝说不要公开反清。后章氏赴杭,宋恕作诗赠别,赞誉章氏“精于左、荀、贾氏,博览如子政、子云,善思如仲任、子玄,文章则且汗流籍、湜,心诚折之!”为蔡元培婚礼致辞
  宋恕与蔡元培相识较早。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原籍诸暨。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为我国著名教育家。蔡于1900年读过宋恕《六斋卑议》,认为“多厘然当于心者”。1902年1月1日,蔡与黄世振女士在杭州举办婚礼,宋恕代表来宾致辞,建议男女双方应以学行相较。新郎作答谢词,认为学行虽有先后之分,就人格总是平等。1905年,宋恕推荐蔡元培等十四人充山东国文学堂监督之选。
  赞唐才常“真性情真见解”
  1899年5月23日,宋恕在亚东时报馆认识唐才常,赠诗七律二首,提出共同关心的问题:“借问多情江汉客,欲将何术拯诸姬?”
  唐才常(1867-1900),清末维新派领袖。字黻丞,佛尘。湖南浏阳人。贡生出身。与谭嗣同同乡同师(欧阳中鹄),并称“浏阳二杰”。1899年7月16日,唐和赵从藩、狄葆贤一起访宋。7月31日晚,唐、狄在聚丰园设宴,宋恕赴宴。9月,宋在《致饮冰子书》和《寄怀梁卓如》诗中,回顾戊戌变法经过,高度评价谭嗣同《仁学》和梁启超《自由书》,总结失败教训“自古救民须用武,岂闻琴瑟化豺狼?”赞许唐才常《内言》“非有真性情真见解者,决不能有此真文章。”当时名士皆高度评价宋恕
  宋恕学问,兼通内外。在思想上,“极端主张唯物论”;对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守正不守旧,求是不求新;在变法维新上,提出“易服改制,一切从西”;在教育思想上,提倡间接教育和直接教育并重,主张“政为教之母”;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妇女的权益上,坚决站在被压迫的农民、商贩、少数民族、特别是沉沦在社会最下层的广大妇女的立场上,倡导男女平等,是我国近代思想家中的杰出代表,清末变法运动的先驱。因此,俞樾誉之为“排山倒海之才,绝后空前之识”;章太炎誉为“疏通知远,学兼内外”;孙宝瑄赞为“旷世大儒”;李鸿章赞为“海内奇才”;蔡元培称其有“哲学家的资格”;许寿裳认为其“实一伟大革命学者”;日本学者松村介石在1900年出版的《近世世界十伟人》里,称宋恕为“当今清国一俊杰”。1986年史学家熊月之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中指出:“宋恕主张设议院、行西律、办西学、易西服,批判‘夫为妻纲’,宣传妇女解放,并一度鼓吹‘废官制’、‘无政府’。这当中,其大胆激进之程度,非但王韬、郑观应,即便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也不能望其项背。他的思想对章太炎、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都有一定影响。”然而,这样一位值得尊敬和重视的思想家,却因著作未能整理出版,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实属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憾事。
  自从胡珠生先生整理编纂《宋恕集》,作为《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之一,中华书局于1993年出版发行以来,宋恕的启蒙思想才成为我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杨际开在《清末变法与日本——以宋恕政治思想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书中认为:“宋恕在清末是变法思潮的传播源,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后来的立宪运动,都可以看成是他变法构想的展开。如果宋恕缺席,从戊戌变法到立宪运动,又从立宪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就无法理解。”
  《宋恕墨迹选编》和《宋恕师友手札》的出版,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这位先行者的思想

相关人物

金柏东
责任者
宋恕
相关人物
胡珠生
相关人物
章太炎
相关人物
梁启超
相关人物
张謇
相关人物
谭嗣同
相关人物
汪康年
相关人物
康有为
相关人物
钱恂
相关人物
经元善
相关人物
郑观应
相关人物
孙宝琦
相关人物
孙宝瑄
相关人物
容闳
相关人物
俞樾
相关人物
俞明震
相关人物
叶尔恺
相关人物
夏曾佑
相关人物
麦孟华
相关人物
吴德潇
相关人物
黄遵宪
相关人物
陈昌绅
相关人物
汤寿潜
相关人物
林乐知
相关人物
何树龄
相关人物
张之洞
相关人物
蔡元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