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他一生的挚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869
颗粒名称: 艺术是他一生的挚爱
分类号: K82
页数: 4
页码: 76-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公望,元代大画家,曾遭牢狱之灾后放弃官场,专注于艺术创作,特别是《富春山居图》。他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其才华和深情在画作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 画家 艺术 黄公望

内容

站在黄公望墓前,沿着那条长长的墓道往里走,沿途都是萧瑟的风景。黄公望的墓也很荒凉,看样子很少有人来这里。说实话,当时我只知道睡在这里的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其他的一无所知。我们这代人对中国许多文化艺术的东西都孤陋寡闻,还自以为什么都懂,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代表作,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后来我读了美国学者高居翰写的元代绘画《隔江春色》那本书,前段时间又补看了台湾美学家蒋勋先生演讲《富春山居图》的视频,在看的过程中,我的眼睛一次次地潮湿,这样一个对生命如此诚恳,让灵魂如此自由的画家,他独特的“人生标本”会给我们许多启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写出来,我不是画家,也不是艺术研究者,我就用自已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吧!
  黄公望原来名字叫陆坚,幼年因为父母双亡,过继给温州平阳的黄氏为养子。黄家是书香门第,黄老先生一直膝下无子,但选儿
  子又特别挑剔,一直到了94岁才选到儿子,于是万分欣喜:“黄公
  望子久矣!”于是将养子改名字叫黄公望,字子久。黄公望从小就埋
  下了发愤读书的种子,12岁那年顺利通过了全国神童科的考试,未
  来官场前途似乎是一马平川,他年轻时就成了吃皇粮的公务员,用
  现在的话就是税务干部。古往今来,真正的读书人在官场上总是痛
  苦的,因为读的东西与所处环境根本不是一回事。可能是因为黄公
  望个性耿直,在他46岁那年,因为受上司张闾官司的连累,遭到诬
  陷,坐了好几年牢。古代的监牢是很惨的,到了那个地步人不能算
  人。他一直到50多岁才被放出来。正如蒋勋评点的:牢狱之灾是黄
  公望人生的大转弯,也是他人生的重要功课,甚至比当年神童科的
  考试还要重要。当时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四等:一等是蒙古人,二
  等是色目人,三等是汉人,四等是南人。黄公望出狱后原本是最末
  等的南人,现又成了劳改释放犯,这种巨大的毁灭让他干脆看破红
  尘,彻底断绝官场发展的念头——我不跟你们玩,我没有选择体制
  的自由,但我有跳出体制的自由。从此,黄公望游走江湖,浪迹山
  川。他傲视苦难,傲视世俗,还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
  全真教,道服一穿,强调身份已变,从此不问世事。说来你也许不
  信,黄公望出狱后,竟以占卜为生,就是替人算命,放在今天就是
  要被城管赶来赶去的人。我想,如果不是《富春山居图》留下来,
  黄公望就像生活在底层的那些算命打卦、引车卖浆之流一样,很快
  就烟消云散,不会被人记住名字。黄公望从12岁到46岁这段人生轨
  迹,没能留下详细记载,有人说他50岁后才学绘画,我想他一生肯
  定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人。他当时与许多知名的艺术家、
  诗人以及文人都是至交。比如他年轻时就认识元代大画家赵孟兆
  页,他曾在赵家见过董源的真迹,还为倪瓒画了一幅长卷。我相信
  黄公望后来成为全真教的领袖人物,成为受人尊敬和推崇的大学者,成为元代四大家之首,绝不是偶然的。同样,他能画出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更不是偶然的。
  在黄公望墓道前,竖立着一个牌坊,上面刻着“元高士黄大痴先生墓道”。“大痴”是黄公望的号,不过他对艺术的痴迷无愧于“大痴”的称号。据说,他为了寻求生命的大体验,经常独坐在荒山乱石当中,那些农人、樵夫以为他是神经病;在狂风暴雨到来时别人都躲在家里,他却去海边看惊涛骇浪,那些渔民以为他是疯子;有月亮的晚上他会驾一只小船,用绳子系着酒瓶,像苏东坡那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可以说,他观察山水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是用全部身心拥抱大自然的人。其实,他的生活很清苦,像一个长途跋涉的苦行僧,渴了就喝些清泉水,累了就睡在山洞里,以前我读到这些细节,总感到黄公望是个“百年孤独”的人,现在才悟到其实他并不孤独,因为艺术是他一生的挚爱。可见,一个人的心灵充盈比什么都重要。
  黄公望和苏东坡不同,苏东坡的才华是全面开花,苏东坡也做过好官,而黄公望的才华是一根筋走到底,坚决不做官。黄公望正是敢于把世俗的名利等身外之物全部放下,用彻底革命的态度,来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真正把艺术玩到一流的高度。试问今天的艺术家,像黄公望这样玩法的又有几人?《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来完成的,从79岁开始画,到82岁写跋,包括他86岁逝世前,都没有停下笔。这幅画不仅是他生命燃烧的绝笔,更是他表达人生哲学和美学的答卷。
  关于这幅画后来在人世间流传的故事,被说得太多,我就不占用大家时间了。我只想说两件让人感动的事:这幅画曾被明代画家沈周收藏,后被无良裱画店骗走卖掉,后来沈周发现真相时,这个老实人竟没有把它说出来,还认为一切皆是天意,更没有去打官司,显示出沈周的崇高人品。另外,这幅画后来被清代藏家吴洪浴收藏,因他爱画如命,40多年里吃饭睡觉都放在身边,逃难时举家财产都不要,唯独挟这张画逃命,这种爱画如痴的深情能有几人?他临死前令家人将画殉于火里,后来幸被侄儿从火中抢出,但已被烧成两段。其实我很能理解这种痴绝的情感。就像你深爱一个女子,当你即将离开人世时,最放心不下、最纠葛的就是这个女子。
  黄公望生前也是多才多艺,但因为画画得太好,就把其他才华盖住了。比如他有个很厉害的绝技——吹笛子,而且是铁笛。他最拿手的就是“卧舟吹笛”,那种姿势非常潇洒淡然。老百姓一直传说黄公望年过八十还是鹤发童颜,皮肤非常光滑——沉浸在自然和艺术里的人心态是年轻的,不过我倒没听说有女人爱上他,他也没有爱过女人,也许他把一生所有的爱、所有的痴情全部挥洒到他的艺术生命里了。

相关人物

张克明
责任者
黄公望
相关人物
高居翰
相关人物
蒋勋
相关人物
赵孟兆
相关人物
苏东坡
相关人物
沈周
相关人物
吴洪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