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城下慰忠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849
颗粒名称: 受降城下慰忠魂
其他题名: 探访侵平日军在甬投降地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军在浙江省富阳县签署投降书,平阳人民抗战的历程,以及历史上的侵平日军投降事件。文章强调人民的抗战精神和日军侵略的罪行。
关键词: 平阳县 抗战史 白鹘桥

内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人类历史上漫长而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向盟国投降。紧接着,侵浙日军投降代表在浙江省富阳县宋殿村签署投降书。9月15日,曾入侵平阳的日军第89旅团后藤大队在宁波白鹘桥缴械投降。中旬,曾入侵平阳的日军第62旅团残部在杭州缴械投降。
  至此,满城枪声、血腥味终于散去,中国在战士们的英勇抗战下胜利了。那刻,人民的欢呼声被载入史册。
  日军侵平始末
  1939年6月2日,日军飞机在镇下关(今属苍南县)投弹3枚,炸死1人,炸毁渔船1只,开始了其侵略平阳(含今苍南县)的罪恶行径。8月26日,日军侦察机入侵鳌江上空,对鳌江港进行空中侦察,并用机枪猛烈扫射平民。9月25日,日机疯狂轰炸鳌江镇,造成平民1人死亡、7人受伤,民房被毁37间。9月下旬,日本海军开始大规模入侵平阳海域。扼守鳌江港口杨屿门要塞的国民党自卫队鸣枪阻拦,日艇即用机枪狂射杨屿山,守兵1人负伤。10月,日军再次来我县海域挑衅,其舰艇在鳌江口发射鱼雷,击沉平阳2只渔船,死伤39人。10月下旬,日本空军以鳌江港区为重点轰炸目标,对平阳鳌江、县城、宜山等地持续进行了长期轰炸,造成平民85死76伤,炸毁、震倒房屋无数间。
  平阳人民顽强抗战
  1937年9月,浙江国共和谈达成协议后,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浙南特委、平阳县委的领导下,平阳(含今苍南)人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平阳人民抗日自卫队、平阳青年抗日救亡团、平阳妇女抗日救亡团和平阳妇女会、平阳儿童抗日救亡团以及平阳政治工作队,都积极地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春,我县群众开展抵制日货活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1943年5月平阳沦陷时,河口农民叶茂华拒绝替日军划船,宁死不屈。湖岭乡沈魁满坚持民族气节,不替敌人当向导,被日军绑至瑞安绵溪白马庙刺死。鳌江店下小贩张××年50多,被日军拉往鳌江。老人不屈,英勇搏斗牺牲。
  侵平日军在甬缴械投降
  1945年5月上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帝国主义的末日即将到来。5月25日,盘踞在永嘉、乐清一带的日军第6军独立混成第89旅团3000余人,由永嘉出动向瑞安进犯,侵占瑞安城。27日,其独立步兵第524大队渡过飞云江,兵分三路,南下入侵平阳。日军这次败退经过平阳,沿途扰害27个乡,杀害群众117人,伤118人,烧毁房屋895间,强拉挑夫714名,犯下了滔天罪行。6月9日,日军离开平阳,继续北撤,经瑞安、永嘉、乐清、临海、三门、天台等地,撤至宁海、新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9月上旬,曾入侵平阳的日军第八十九旅团后藤大队在宁波白鹘桥缴械投降。
  位于宁波市江东区兴宁路白鹤新村的白鹘桥,古朴简陋,由6块3米多长的石板并排铺成,宽不足3米。时间虽然久远,但其桥身刻着的“白鹘桥”三个大字,字迹依然清晰可辨。桥边立有一块“侵华日军宁波投降处”纪念碑,向后人诉说着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宁波市江东区档案局局长告诉记者,小桥见证了抗战的历史片刻。这座桥的旁边,还有一座长春庵。1945年9月15日,侵华日军第91独立混成旅团长宇野节,就在此庵代表在甬日军,向中国军队正式投降。1948年8月,日军第89旅团旅团长梨冈寿男在中国上海军事法庭,接受了中国人民的公开审判。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本书收录了第十四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引雁荡山优质水源造福鳌江沿岸群众、共和前一年“海内奇才”宋恕病逝、忆美术史论家林树中的家乡文化情结、双璧争辉一文一武、空而不空续佛慧命、采访郑一平:谈捉捕张韶舞经过、记平阳刺绣老艺人姚秀英、一代贤臣两地情怀、芳径剪春萦梦远、吾家雁山下翠岩高千岑、侃侃陈公豪杰自负、鄱阳夹潦平生学读杨悌诗两组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伦理
责任者
叶茂华
相关人物
沈魁满
相关人物
梨冈寿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白鹘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