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平中,建立医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839
颗粒名称: 创办平中,建立医院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8年徐用倡议下创办平阳中学,南麂岛岛主捐资,建校委员会成立,1939年办学;同年在昆阳创立平阳县立医院,洪天遂任院长,成功控制霍乱疫情。
关键词: 徐用 教育事业 平阳县

内容

平阳中学筹办于1938年11月。在此之前,平阳虽县域辽阔,人口众多,但境内没有一所普通中学,子弟升学深造,无不负笈远行。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开发民智,满足青年学生的求学需要,1938年11月,在徐用的倡议下,召开校筹备会议,商议办校。在会上,南麂岛岛主王理孚慷慨捐赠了南麂岛全部产权作为学校创办基金。同年12月,校舍建筑委员会成立,大家推选徐用、张真园、朱君爽、吴家桢等人为建校委员,并择定以坡南学宫旧址为新校址,动工建新校舍。
  刘绍宽《厚庄日记》1939年2月22日记载:“午后至(黄)梅生家。梅生昨往志澂(王理孚)处,将南麂充公事办妥。少顷,徐县长亦来,谈至晚始去。”经积极筹备,仅用3个多月,便于1939年2月,120名初一新生暂借县立城区中心小学(今平阳县小)礼堂为临时校舍,分两个班开学。徐用认为抗战时期,中学生必须具有军事抗敌知识,特开设军训课,自任军训教官。1941年5月,新校舍大楼竣工落成,大楼正门的“平阳县立中学”校名为国民党元老李济深(后任新中国副主席)题写。“凤山之麓,弦溪之东,抗战时期诞生我平中”,创办平阳中学,为平阳培育了各方面的人才。
  在平阳医院建立之前,平阳县境内只有极少数个体诊所,设施极端简陋,诊疗水平低下,人们患病只能听天由命,或求神拜卦,百姓受尽疾病之苦。1939年2月10日,徐用有感于此,调用省拨“破坏公路款”的四千元,在昆阳镇城南塔下龙山旧塔下宫和文明书院创办平阳县立医院,聘请由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的著名医师洪天遂任院长,刘绍宽儿子刘云五任副院长。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有病床12张,医职人员16人。
  是年适值平阳境内霍乱流行,徐用亲临一线慰问指挥,并拨款成立临时性的“时疫医院”,收治霍乱病人,创立抢救护理队,招集男女青年40余人,训练治疗方案,防护措施。并向上海等地购买大量输液针剂,分拨各地,用于救治病人。由于措施得当,精心医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本书收录了第十四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引雁荡山优质水源造福鳌江沿岸群众、共和前一年“海内奇才”宋恕病逝、忆美术史论家林树中的家乡文化情结、双璧争辉一文一武、空而不空续佛慧命、采访郑一平:谈捉捕张韶舞经过、记平阳刺绣老艺人姚秀英、一代贤臣两地情怀、芳径剪春萦梦远、吾家雁山下翠岩高千岑、侃侃陈公豪杰自负、鄱阳夹潦平生学读杨悌诗两组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尤荣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