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功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786
颗粒名称: 六、建功立业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28-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坦状元后历任多职,清廉公正,担任官职期间秉公执法、政治清明,多次发表直言,揭露腐败现象。周坦曾上书弹劾宦官董宋臣,遭遇不公,最终与同人力挺成功平反,并恢复官职致仕。
关键词: 周坦 南宋 文科状元

内容

周坦状元及第后,淳祐元年(1241)五月,以特差充镇东军节度判官,佐理事务,旋除秘书省正字,掌订正典籍讹误。(签判:为“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省称。该官职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设置,设于诸州、府,以京官充任,领判官之职,助理该州、府行政长官处理州、府政务,相当于秘书长的职务。徽宗时改名司录参军。宋高宗建炎元年复旧名。)。淳祐二年(1242)五月进官校书郎,掌校雠典籍。淳祐三年(1243)擢为著作佐郎,掌修纂日历。淳祐四年(1244)四月再擢著作郎,主修日历。在京为官多年,他一直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操守品行,决不趋炎附势、随流逐波。是年七月出知安吉州(今属浙江湖州)。周坦在安吉任职期间,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断案多以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的,就劝说告状人自动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的才依律惩治。所以民事诉讼越来越少。除了执政,周坦还开堂宣讲理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安吉原先闭塞的民风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淳祐五年(1245)周坦出任工部郎官。(今建设部、水利部副部长)老少沿路搀扶着来送他。他入朝奏对,说:“把喜欢顺承,厌恶异己的私情全部丢掉,好的政令都施行,坏的政令都废除,那么百姓的怨恨自然消失,也不会发生祸乱。”淳祐七年(1247)任殿中侍御史,上疏言秘书少监王爚失职,致爚罢为福建提点刑狱。淳祐九年(1249)十月任殿中侍御史,上疏言太常少卿知建宁府杨栋任成都制幕时,元兵来时载库存珍宝先遁,诏褫栋职。后官至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身为朝廷谏官,周坦铁面无私、嫉恶如仇,曾多次仗义执言,上书揭发过秘书少监王爚、太常少卿杨栋、转运判官包恢等官员的渎职不法行为。也就在这一年,他又干了一件震动朝野的事上书弹劾理宗皇帝宠信的宦官董宋臣。令满朝文武肃然起敬。
  周坦在朝廷为官时,正是南宋朝野上下醉生梦死的苟安时代。自1206年的开禧北伐失败以后,南宋君臣对收复失地北定中原,就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于是心安理得地龟缩在半壁河山,守着一勺西湖水,酣歌醉舞,苟且偷安;加之朝廷政治日益腐败黑暗,敏感的文人士大夫深知偏安久大义难明,清醒地意识到朝廷、社会已是膏肓危病,无法救治,他们满怀爱国激情,却受制于软弱无能的朝廷;他们有心卫国保家,却又遭遇投降势力的阻挠和迫害;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却又屡屡遭到现实的打击;面对当时空前激烈的民族矛盾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周坦时而悲愤痛心,时而心灰意懒,但他还是放不下内心深处不可割舍的家国情怀和自已的处世原则。
  董宋臣是理宗的贴身内侍,平常最善观言察色、拍马逢迎,因此深得皇上欢心。仗着有皇帝撑腰作靠山,他与权臣丁大全表里为奸,内外勾结,弄权纳贿,无恶不作。朝廷上下,人人侧目而视、切齿痛恨,暗地里都称他为“董阎罗”。可就这么一个为非作歹的太监,由于皇帝的纵容包庇,朝廷官员慑于权势,都对他唯唯诺诺,逆来顺受,敢怒而不敢言。有的甚至趋炎附势,与之同流合污。周坦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他觉得御史台为朝廷的监察机构,自己既然身为其中的一员,面对“董阎罗”的恶劣行径,就应该挺身而出与之抗争,决不能置若罔闻作壁上观。于是,他不顾一些好心同僚的劝阻,甘冒“引火烧身”的风险,搜集了有关董宋臣不法的劣迹与证据,奋笔疾书,毅然向皇帝上了一道弹劾奏章。谁知奏章上呈后,却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原来,理宗皇帝一意偏袒董宋臣,见到奏章后根本不加追究,反责怪周坦无事生非。只是碍于他是状元出身,在朝臣中享有一定声望,才放他一马,没有加罪。怕他继续惹事,便将其调离御使台不再担任谏官。如此以来,董宋臣、丁大全之流就变得更加有恃无恐、横行霸道了。
  宝祐四年(1256),丁大全勾结董宋臣和后宫阎贵妃,向理宗皇帝进谗,弹劾宰相董槐。此举终于激起朝野上下的公愤。太学生陈宜中、刘黻、陈宗、黄镛、曾唯、林祖则等“六君子”,伏阙上书,要求惩办丁大全。周坦也联络一批刚直正义的官员,全力以赴进行声援。一时间,群情激昂,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本来理宗皇帝已开始动摇,打算改变主意了。但由于阎贵妃从中作梗,形势又急转直下,结果董槐还是被逐出相府,陈宜中等人被拘管,支持他们的官员也分别遭受打击,周坦被外调至徽州为官,丁大全却堂而皇之地进入枢密院,成为权倾一时、炙手可热的宰相。直到开庆年(1259),丁大全终因隐匿军情之罪而被罢相。次年,他被贬送南康军,所乘之船经过藤州时,被将军毕迁挤落河中溺水而亡。丁案发后,陈宜中等“六君子”得以平反昭雪,周坦也官复原职,以殿中侍御史擢升刑部尚书而致仕。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本书收录了第十四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引雁荡山优质水源造福鳌江沿岸群众、共和前一年“海内奇才”宋恕病逝、忆美术史论家林树中的家乡文化情结、双璧争辉一文一武、空而不空续佛慧命、采访郑一平:谈捉捕张韶舞经过、记平阳刺绣老艺人姚秀英、一代贤臣两地情怀、芳径剪春萦梦远、吾家雁山下翠岩高千岑、侃侃陈公豪杰自负、鄱阳夹潦平生学读杨悌诗两组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