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一般的品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755
颗粒名称: 梅花一般的品格
其他题名: 品味朱自清先生的为人
分类号: K825.6
页数: 5
页码: 163-16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朱自清先生与他的学生李芳之间的故事。李芳是一个有追求的学子,他的诗集《梅花》寄托了他的思想和情感。然而,他因病早逝,留下了这部未完成的作品。朱自清先生为了纪念他,整理了诗稿并为其作序,但出版过程却历经波折。文章通过讲述这一事件,展现了朱自清先生对学生深厚的情感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和艺术的冷漠态度。
关键词: 平阳县 梅花 品格

内容

朱自清先生1920年秋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汪静之、冯雪峰、魏金枝等都是他的学生。当时,还有一位同他们一道在“一师”学习的同学,他就是李芳,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子。1923年,朱自清先生去温州教书。不久,李芳“从故乡平阳出来”,带来一本自撰的新诗集《梅花》,请先生删改并作序。因忙于他事,朱自清先生当时并未动手。1923年8月,李芳因患急病亡故于上海。得此消息,朱自清先生“虽悔莫追”,遂动手删改,然后作了那篇感情真挚的《〈梅花〉的序》,刊于1924年4月7日第116期《文学周报》:
  平平的生,不如无生。
  你看那无知的海潮,
  他们至少也要留些痕迹在岸上呢!
  (《一夜》)
  正如海潮留了痕迹在沙滩上,李无隅君留下这一卷诗在人间。当海潮还是一日两度的来着,李君却一去不复返了!这一卷诗是他二十年来仅剩的痕迹。我们覩物怀人,怎不兴无穷之感呢。李君本是我在杭州第一师范时的学生。去年我来温州教书,他从故乡平阳出来,将他的诗集叫《梅花》的交我删改。我因事忙,隔了许多日子,还未动手。而他已于八月间得了不知名的急病,于一二日内死在上海!我不能早些将他的诗修改,致他常悬悬于此,而终不得一见,实是我的罪过,虽悔莫追的!”
  据这篇序,李芳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家里从前殷富过,后来却衰落了。为了求学,李芳吃了不少苦,“因病及其他的缘故,不能安心在一处读书,”五年中换了五个学校。然而,“在这辗转彷徨中,他却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努力,这就是求爱。”从序文中所引诸李芳诗看,恋爱的不成,现实的晦暗,希望的渺茫,大概都在交替伤害着他。种种愤懑、感伤,发之于诗,调子便忽而激昂,忽而低迷,如序中所引的这半首《错误》,便表露了他的低迷情绪,且充满不祥气氛,有如谶言:
  我将拼却我底一身给痛苦压碎了!
  我只得佝偻着我底背,踯躅着我底两脚,
  一步一步地
  把他负着向不可捉摸的“死之宫”里去了。
  倪焕之那样算得上坚强的,也被社会吞没;像李芳这样有追求的人,也不知被社会扼杀了多少。求爱不成,或许是其早逝的直接原因之一,但恐非主因。
  在这篇序文的末尾,朱自清先生写道:
  抄录这一卷诗,给它编了目录,又供给我许多关于李君身世的材料,我感谢林醒民君!他是一个最忠诚的朋友!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三日于温州
  林醒民是李芳“最忠诚的朋友”,朱自清先生又何尝不是呢?因忙于教学、写作及其他杂事,不能及时删改李芳诗集,这是可以理解的。李芳虽不幸病故,也算不上朱自清先生的“罪过”,他却“虽悔莫追”,然后抽时间删改诗集并作序,这不是很令人感动吗?(另,这篇序文亦可见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朱自清散文》下卷P133,但文末的几条注释被删去了。)
  虽然朱自清先生早在1924年2月便将李芳诗稿整理完毕,却找不到肯出版的商人,“不幸碰了四回壁”,出版的事只好一拖再拖,直到1928年,才有“开明书店主人”表示愿意出版:
  这一卷诗稿的运气真坏!我为它碰过好几回壁,几乎已经绝望。现在承开明书店主人的好意,答应将它印行,让我尽了对于亡友的责任,真是感激不尽!
  偶然翻阅卷前的序,后面记着1924年2月;算来已是四年前的事了。而无隅的死更在前一年。这篇序写成后,曾载在《时事新报》的《文学旬刊》上。那时即使有人看过,现在也该早已忘怀了吧?无隅的棺木听说还停在上海某处;但日月去的这样快,五年来人事代谢,……想到此,颇有些莫名的寂寞了。(《背影《背影·白采》〈梅花〉后记》,江苏教育版《朱自清全集》卷一,P77)
  这里提到的1924年2月序,即刊于1924年4月7日第116期《文学周报》的《〈梅花〉的序》,不过,由于《文学周报》前后共有三个刊名,凡是提到它的人,都有可能出错,朱自清先生竟然也不例外。《文学周报》出至第116期时,正式的刊名已经是《文学》了,虽然报上同时有“原名《文学旬刊》”的字样。
  这部《梅花》的出版,竟然如此不易,倒也不难想像,因为李芳根本没有名气,写的又不是“法门寺”之类的准诺贝尔作品,或者“密码”之类的畅销小说。可是,他的家境如此贫寒,以至死后棺木一连在上海停放四年,却是我难以料到的据这篇《〈梅花〉后记》,为了能得到护送棺木回乡的运费,李芳的父亲、友人林醒民只有等待《梅花》早日出版:
  棺木是寄在某处。他家里想运回去,苦于没有这笔钱——虽然不过几十元。他父亲与林醒民君都指望这诗稿能卖得一点钱。不幸碰了四回壁,还留在我手里……(《背影〈梅花〉后记》)
  看到这里,我很奇怪。既然运费“不过几十元”,就算朋友们一点点地筹集,也不至于在四年之后还凑不齐。没人肯出这笔钱,还是他的父亲不肯接受?这些,如今大概都说不清了。
  为了《梅花》的出版,朱自清先生又碰了怎样的“四回壁”呢?或许,这些也都是不堪说的。总之,为了这部诗集,朱自清先生的确做了许多努力。所以,当获知其终于可以出版,才提起笔,回顾此事的前前后后。按理说,至此,这个多年的心愿已经了却,本该欣慰才是,可在这篇《〈梅花〉后记》的末尾,朱自清先生将笔锋略略一转,又将自己及读者的思绪由诗人的不幸,引入国家的不幸。面对国仇家恨,“最好的日子”,却也泛着“秋意”了:
  春余夏始,是北京最好的日子。我重繙这诗稿,温寻着旧梦,心上倒像有几分秋意似的。
  1928年5月,国耻纪念日
  从朱自清先生与诗人李芳的这段交往经历看,需要帮助的时候,朱自清先生就能够襄助到底,实在算是一个忠诚的朋友。
  当初,学生李芳找他删改《梅花》并作序,他完全可以以事务繁忙为由推辞,然而,他却应承下来,哪怕对方只是自己的一个普通学生。李芳病故,他又主动为其删改诗稿,并为《梅花》的出版而奔走四年之久,直至得到它将要出版的消息才罢手。如今,有多少老师肯为一个家境如此贫寒的学生而奔走呢?又有多少人愿意为朋友这样奔走呢?朱自清先生尽心尽力,完成了这个不是承诺的承诺,这真是:“梅花般的品格”。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本书记载了关于平阳县的著名人物、艺术文化、历史事件等,其中包括文章《北大教授钟锡华》、《张和光先生其人其诗》、《怀念父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静
责任者
朱自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