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名旦金婉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743
颗粒名称: 越剧名旦金婉贞
分类号: K825.7
页数: 4
页码: 116-11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婉贞的生平事迹和她在越剧界的贡献。金婉贞是杭州人,孤儿出身,后被一个戏班收养并开始学习唱戏。她天赋异禀,嗓音甜美,在越剧科班中专攻旦角,并在平阳越剧团成为当家旦。她擅长表演青衣、悲旦类角色,深受观众喜爱。金婉贞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还以高尚的品德和亲民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她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精神失常,但在恢复越剧团后仍然坚持演出,最终于1980年告别舞台,回到老家安享晚年。
关键词: 平阳县 金婉贞 越剧

内容

金婉贞(1928-2004),杭州人,平阳越剧团当家旦。1955年随团来平阳登记落户。文革期间被迫害,使她精神失常,于2004年在杭逝世。
  金婉贞出身孤儿,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她在流浪中被一个戏班里的好心人金师傅收养,将她起名为金婉贞,金师傅会拉一手好二胡,教她学唱杭滩等小调,她聪明好学,而且有一幅好嗓子,10来岁的时候就跟养父到茶馆卖唱为生。
  养父不忍女儿一生流落街坊卖唱过那乞讨生活,将她送入一个越剧科班学习越剧,老师认为她唱腔甜美滑润,是个旦角的好料,给她专工旦角。随着年龄慢慢增大,个子也越来越丰韵,由丫环慢慢演上大角色,每到一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好评。
  1949年被萧山人艺越剧团的领班马加仁师傅聘为该团当家旦。在浙北杭嘉湖一带演出非常走红。
  1955年,该班被省文化局指派到平阳落户登记为平阳越剧团。
  平阳县那时虽已有了和剧团和京剧团,因县大、人口众多,当时全县有130多个乡镇,有山区、平原、海岛,是个鱼米之乡。平阳人喜欢看戏,也喜欢演戏,高腔、昆剧、乱弹、和调,还有木偶戏,古有“平阳出戏子”之说。平阳增加了一个越剧团,全县人民上下奔走相告,各乡镇祈盼能早日看到这个新来的越剧姐妹班。戏迷们都纷纷到县城先睹为快。
  她们在县城群力剧院挂牌主演有陈剑秋、金婉贞、商小红、项玲童等10多位台柱演员,由陈剑秋、金婉贞主演的剧目有《何文秀》、《雪里小梅香》、《卖油郎占花魁女》、《秦香莲》、《碧玉簪》等戏,一连上演一个多月,观众似洪水般涌来看个不退,一千多座位的观众席,场场爆满。
  金婉贞擅演青衣、悲旦类角色,她的唱腔浑厚而甜美,人称她是金嗓子,她连演一个月都不倒嗓,演戏认真而投入,观众评说:听金婉贞唱腔,令人特别感到舒畅甜美,听而不厌。
  金宛贞在众姐妹演员中,年龄大了几岁,大家都亲昵称她大姐或阿姨。在团中她处处以大姐的身份去呵护她们,在业务上帮助她们,在生活上关怀她们,在演员中有崇高的威望,比如扮演花旦演员商小红,年龄比她轻,扮相亮丽,她处处主动让戏于她,在唱腔、表演上辅导她,自己慢慢退居二线,主动向导演提出让她改演老旦一类角色。
  金婉贞在平阳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名气,可她从没主角的架子,积极带头上山下乡下海岛。为了减轻农民搬运负担,她积极倡议演职员过台基时,自背铺盖及脸盆等用具,在农村巡演中,每到一个地方,自己床未铺,带着满身汗珠先帮厨房洗菜烧饭等杂活。在乡下每住到农民家里,每天主动帮助主人扫地等打扫卫生。
  1964年,一次住在沪山村的一位老大娘家里,她儿媳都在外地,便利自己空闲时间,主动把老大娘床上被单、衣服洗了。因大娘年岁大,行走不便,不能到戏台下看她们演出,金婉贞就坐在大娘床上唱给她听,唱了一段又一段,大娘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她的手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好听的曲,叫我怎么感谢你呀。”金婉贞笑着说:“大娘你想听,明天,你坐在竹椅上,我和姐妹们抬你到戏台下看演出”。大娘连忙谢绝,“这可万万使不得的,因为我连坐都不便,难得你有这样好心肠。”
  1966年的5月间,浙江日报一位记者采访了金婉贞,写了一篇《杭州的姑娘,平阳人民的好演员——金婉贞》,清样小报寄来校对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篇报道也被封尘了。
  文革期间,金婉贞作为团里主要演员,积极带头送戏上山下乡,说她是文艺黑线得力爪牙,宣扬才子佳人封资修的骨干,保皇卒等等帽子。她在批斗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了一些公道话,她认为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好的,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打倒;送戏上山下乡为人民服务,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在上演优秀传统戏的同时,还积极上演了如《三月三》、《李双双》、《朝阳沟》、《城西之花》、《年青一代》、《焦裕禄》、《南海长城》等几十部革命现代戏。同时,还积极配合村头、街头好人好事的宣传,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能是非不分,否定一切。说得大多数演员点头说是。可一些所谓革命造反派,说她是反革命宣传,煽风点火,灭革命之火,煽反革命之风,说她是现行反革命,对她进行无情一次又一次的批斗,不许她说话,把她隔离起来进行管制。她想不通,睡不着,不久使她产生了神经错乱,还把她五花大绑送入精神病院。把一位人民心中的好演员,被逼成疯子。直至罪恶的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平阳又恢复了越剧团,文化局派人到杭州她的老家请她返平重组越剧团时,她高兴得激动地说,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她拿起镜子对照自己时,她伤心地哭了,“我怎么变成一个白发苍苍老太婆了,”她带着高兴和伤心来到重建的平阳越剧团,才姐妹们早已走的走了,散的散了,她对文化局领导和陈剑秋、商小红老姐妹含着泪花说:“平阳人民对我的厚爱,我没有忘记他们,我最后还要演几本戏,作为报答和感谢。”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谎言和心愿。于1980年告别自己心爱的越剧舞台,退休回老家安度晚年。
  她回到杭州后,经常与她的爱人金振星(原越剧轩乐队人员),利用早晚在西湖边的六公园,为游客献唱她那令人动听的越剧唱段,夫妻俩还尽义务积极辅导街坊邻里的越剧戏迷们,教唱、教表演等,深受戏迷们的好评与欢迎。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本书记载了关于平阳县的著名人物、艺术文化、历史事件等,其中包括文章《北大教授钟锡华》、《张和光先生其人其诗》、《怀念父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婉贞
相关人物
金振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