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我的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733
颗粒名称: “文革”中我的中学
分类号: G638
页数: 6
页码: 91-96
摘要: 本记述了文革中作者戈新华所在中学的情况。
关键词: 平阳县 中学 文革

内容

七零年,文革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百业俱废,学校也停课五年,小学生在家,中学生一部分或游荡一部分或和大学生一样义无反顾地热血沸腾地投入这场由疯狂人发起以至全国人都从心底里发疯的自我残杀的运动。
  可能哪位当家的心血来潮,突然说学校要恢复。五年中没有上学的少年,及当初六六年运动开始还没有读完中学的,一鼓脑的要一起上学,原来的学校肯定无法容纳,所以平阳县一时在相当多的公社一级创办了初级中学,平阳县城西中学就是其中一所。
  城西顾名思义,在城关的西边。我所住的大井街和后洋街是城关城西结合部,农民和城镇居民杂居之地。和真正的城里只隔一条万岁河和龙河就是现在城改后的汇水河路,在现在的汇水河路和白石街的十字路口,当年就有一条桥叫西门桥间。50年土改时,听父辈讲桥的东边是城里,都是居民,没得分田,住桥西边的就有分田或分房子。新的初中学校成立后按居住地管辖,不按城镇农村户口入学。我住西门外,自然只能在城西读书了。还有城关来城西读的大都是家庭成分不好的子女,俗称:“打印”的。
  我小学是在城关镇小读的。八岁开始读书到六六年国家发烧时,我还在读五年级,是年九月运动一来,学校也两百五了,都不正常上课。六年级时课就不上了,算术只学到乘法,分数没教,语文干脆就学毛伟人的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是每天要念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古出了毛泽东。”“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是每天都要唱滴。再接着就停课闹革命了。
  城西中学创办后我也去报名上学了。
  城西中学创办之初,一穷二白,校舍是借用城西小学的,即现在的昆阳三小前身。而城西小学又是把当年的白莲堂寺庙借改用的,以至拨乱反正时,原白莲堂的那些四散的尼姑回来要求落实寺庙资产,还找过我,要我替她们打官司。此时,有些羞愧的是我已经通过自学在做律师,且作的还不错,这是后话。学校师资是各地抽调来的。还算好,城西中学一开始就有名师。校长是李芳炼,语文是金延秋,周家振,数学是黄培民,洪荣光,自然有章雪琴。都是后来在平阳县教育界响当当的高级中学教师。学生不再是以班为单位,而是以排论了。一校四排,我分在三排,一二排全是城西及周边如水亭农村的学生,三四排都是居民孩子,我三排年龄都大,有些六六年时都已经在上初一。大小年龄相差五六岁,也是历史一大奇观。我三排班主任是杭大物理系新毕业的大学生叫吴立恭。和我们排里年龄最大的学生只大一二岁。
  值得我记忆的是两年中,学农、学工、学军,还有将学校后面小山坡用人工把它挖平做操场,还有经常忆苦思甜。
  第一年上学期期中我们学农。被城西公社学校贫管会安排在城西莲花山大队参加夏季抢收抢种。莲花山距县城平路山路合计七八个公里。我们上山后住在一个祠堂里,大暑天,蚊子咬个半死,下半夜才睡着。天没亮也就三四点钟吧,就得起床。双抢嘛,匆匆囫囵吃了早饭立马步行下山到太阳广地方割稻,莲花山大队的水稻田就在那个地方。说实在同学们也都没怎么干过体力活,折腾一上午早就筋疲力尽,肚子饿的抽筋,眼巴巴地望着送饭的同学早点来,偏偏送饭的迟迟不来。毕竟是小青年,在等饭吃的空隙,同学们就在新鲜的稻草堆里海阔天空神侃,许久送饭的同学挑着饭篮,姗姗的来,而送菜的同学山路累得走不动,还在半山上。尽管没菜,饿极了的我们抢着打饭狼吞虎咽,印象最深的就是几个年龄较大的同学一口米饭抽一口经济烟,吃得津津有味,好不潇洒。蓝天白云,田野稻谷,红男绿女,你看看我,无忧无虑,我看看你,笑得岔了气。忙活了一天直到看不见稻谷才歇息。但不能回家,要回大队部,尽管回家要比回山上大队部要近得多,路也要好走得多。回到祠堂吃过晚饭后,还不能休息,还要和贫下中农联欢,要接受再教育,要忆苦思甜,要唱革命样板戏。我会哼哼几句,就被派差,独唱《奇袭白虎团》中团长“乘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猛穿插,巧迂回分割围歼。”一段,这是铜锤花脸的唱腔,当年可是第一花脸方荣翔的拿手戏。呵呵。这样,没有上课学农半个多月。忙了双抢的一段时间。期间还干过种番薯、割茅草晒柴、出猪栏沤粪等农活。
  第一学年下学期学军。贫管会联系当时章岙周林岱驻军,番号是什么6981部队54分队。是一个加强连的编制。三排同学报到后男女分开,全打通铺。五十多同学都重新组合编到班排,我编到四排三班。学习的内容起初是列队、队列,内务整理,几天后操练刺杀,瞄准,枪械原理,装卸步枪等等。最难忘是半夜紧急集合拉练。白天一整天训练下来,真的骨头都要散下来,吃完晚饭不等熄灯号响早就睡死过去,可半夜突然吹哨紧急集合,大家都蒙头转向的起床,不是套错裤子就是穿反了衣服,迷迷糊糊的奔,慌慌张张的走,最迟入列要点名,很尴尬。有几个女同学差点哭了,也有几个异常整齐早到队列。事后了解,她们早知道今晚要集合,衣服没有脱就睡,还有干脆就没有入睡,等集合。接着部队开拔行军,走到天大亮埋锅造饭,在打地灶时有讲究,要将烟道引出好远,以提高隐蔽性。吃了早饭实弹射击,每人两颗子弹,好多女同学不敢打枪,击发时声音太大,后坐力也大。也有一个男同学不敢射击,被大家笑了好久。我两枪九环,第一枪还没有瞄准好,轻扣扳机,砰!出去了,打到哪里不清楚,脱靶了。到下午分成红蓝两队,进行实战演练,蓝军被我们红军攻下山头,部分守军被俘虏。可在战后总结时被连长批个狗血喷头。原因是说我们红军俘虏蓝军后没有将其武器缴下。天那,大家都知道是演习就是演戏,那有那么当真,兵哥哥的枪有那么好拿的么?可部队就是要当真!在林岱几十天里,我这好动分子真的学了不少,懂了不少。在班上我和一个小个子战士很合得来。很有缘分。小个子战士叫徐崇恕,是泰顺罗阳镇人。后来复员安排在泰顺供销社,我们八十年代还见过面。
  我们学军还到过西湾海军部队,也呆过十几天。
  到学期末,为了活学活用,我们三排自行组织长途拉练,目标、路线事先都保密。十月下旬一个凌晨,那时比现在冷多了,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四点钟全排同学自带干粮,被褥,黑咕隆咚的聚集在学校。组织者带领我们先学毛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是引证此次夜半拉练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必要性;然后再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公共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人,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是强调要求拉练途中身体好的同学帮助身体差的同学,男同学要帮助女同学;再后就是背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了。从城西中学出发向西奔沙岗,上老铜田,过枫树坦,穿梅溪、梅源,再上岭根、蔡洋山。前导一杆大红旗,上用行楷写“风华正茂”。是引自毛诗选第一首沁园春长沙一句中的。穿村庄过地方,招徕好多眼球。午后下到鹤溪直向腾蛟,傍晚时分掠过占家埠抵达水头中学。当晚就在中学教室打地铺休息。次日早,宣布上南雁荡山。当我们一跛一拐的到达南雁碧溪渡时,个个同学都惊呆了。毕竟那时年龄不大,没有出过远门,咋看如此险山峻峰,绿如碧玉的溪水,两天来的所有疲劳、怨恨全没了。好几个男同学脱了衣服不顾寒冷扎到水里游泳了。东南屏障、云关与观音洞的景致在好长时间里都是同学们的津津话题。
  第二学年上学期,我们学工。学工工厂是平阳城关机修厂后来改为玛钢厂,地点就在现在城西诊所位置。我对机械有较大兴趣,特别喜欢车床。可是,分配我跟的却是钳工师傅,整天搞个铲刀铲平面,忒没有感觉,也就没有动力,学工的两三个星期也就嬉嬉荡荡,转眼过去。
  第二学年下学期,学校发动全体中学学生动手把学校南面的小山坡挖做操场,记忆中几乎每个星期中都有一两天没有上课去挖山。全部手工作业,而且还得自带工具,或锄头或十字镐或簸箕或扁担,等等。这个小山坡全是风化沙砾岩,说硬吧,不是很硬,说松吧有时一镐头下去,火星乱溅。问题还不在这里,问题是这小山包原来解放前是万人坑,文革前是乱葬岗。学校贫管会经常在这里对学生举行忆苦思甜活动。我们在挖填过程中有好多骷髅骸骨,四散分飞。说实话学生们不敢再挖,也不愿意。但没有办法。后来总算完工,整成一个大操场,读语录,表忠心都在此举行,可我们的两年学期也到了。下半年九月份,亲爱的林副主席出了点事,我们基本就没有上课,反复的念叨,呵呵,怎么会是这样,现代也有奸臣,皇帝无事就好。
  从城西中学毕业,就踏上社会之路了。难忘的文革中的城西中学。再见。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本书记载了关于平阳县的著名人物、艺术文化、历史事件等,其中包括文章《北大教授钟锡华》、《张和光先生其人其诗》、《怀念父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戈新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