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十八进士洞”传说由来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725
颗粒名称: 南雁“十八进士洞”传说由来考
分类号: I266.4
页数: 6
页码: 66-7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雁荡山的重要景点——仙姑洞及其相关的民间传说“十八进士洞”。仙姑洞因南宋年间朱婵媛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历史上一直是道教圣地。同时,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咏朱氏仙姑的诗作。而“十八进士洞”的传说则与南雁荡山及平阳的文化底蕴有关,据传在古时,有十七位学子和一位书童在会文书院读书,后一同进京赶考并全部中进士,但他们在仙姑洞后的石洞探险时迷路,只有书童拉着狗的尾巴得以出来,其他进士则永远出不来了。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仙姑洞的道长封死了洞口,这个石洞也因此得名“十八进士洞”。
关键词: 平阳县 十八进士洞 南雁

内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重要景点西洞,俗称仙姑洞,位于碧溪以西,西山之腰,相传南宋年间朱婵媛曾在此辟谷修炼,后得道成仙,仙姑洞由此得名。从南宋开始,作为浙南闽北著名道教圣地的仙姑洞,香火长年不息,前来进香游览者络绎不绝。而历代名人墨客来游南雁荡时,也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咏朱氏仙姑诗作。如宋人潘安固《西洞》:“嵯峨奇石下,幽洞起霞烟。朱女师王母,遁居已得仙。”宋人林逊《西洞》诗曰:“神女何年入此山,遗踪幻化异人寰。春风不醒还疑梦,流水行云昼夜间。”
  在仙姑洞的左边,有一个阴暗深邃的石洞,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十八进士洞”。关于这个石洞,在当地有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古时(一说宋代),有十七位学子在会文书院读书,陪伴他们的书童在耳熏目染中也学得了一肚子的学问。后这十七位学子进京赶考,那场考试因为考场缺了一位考生,于是主考官就拉了在门外看行李的书童也进来考试。出人意料的是,放榜的结果是这十七位考生连同那位书童同时中了进士。考中进士的学子们十分欣喜,他们回到南雁拜谢过业师后,就带着干粮、挑着一担蜡烛一起去仙姑洞后的石洞探险,结果在洞里迷了路,蜡烛燃尽,还是没能出来。最后,只有那位书童进士拉着他养着的狗的尾巴得以出来,其他的进士就永远出不来了。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仙姑洞的道长封死了洞口。而这个石洞也因为这件事情而得名“十八进士洞”。
  “十八进士洞”的故事,在当地民间流传甚广,可谓妇孺皆知。那么,这个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是历史真实存在吗?其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
  民间传说,表面看来充满时间、空间错置和幻想的迷雾,但作为某种历史记忆的符号,它们的产生和流传过程恰恰是包含这丰富社会舆论与情境的一个历史真实。在社会史研究的新范式下,传统所谓正史、野史、文献与口头传说等概念具有某种同等的含义。民间传说是历史记忆的另一种呈现和表达方式,透过史料考古的“分光镜”,可以从这些承载民众历史记忆的文本和符号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进而从点滴中再去追溯历史现象的客观存在。
  要知道西洞后这个人称“十八进士洞”的石洞相关传说是否真实存在,首先要去对历代文献的记载进行考证。
  关于这个石洞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之于唐末吴畦《陪邵太守游南雁山记》:“洞之内有石盂,容水一升……由洞而入三百步,不可穷追而返。”明正德十三年(1518),蔡芳在《游南雁荡山记》载:“直后穴,稍仄,探之,黭暗莫辨物色,试作呜呜声,如盎缶中语。”按,盎、缶,都是古代一种大肚小口的盛酒瓦器。民国周喟在《南雁荡山志》中援引明代郑思恭《山志》,便称其为“铁瓮洞”:“洞之深奥如瓮,故名。”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陈玭在《游南雁荡山记》中也写到了铁瓮洞:“(仙姑)洞后深邃窄黑不可入。”从上述诸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明代时,并无“十八进士”的传说。
  到了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吴江人潘耒在《游南雁荡记》中又一次提到此洞:“(仙姑)洞左复有一洞,如曲室,室后黝黑处如入牛角,深不可穷。”仍然一句不提“十八进士”之事。稍后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永嘉诸生林必锦来游南雁,其《游南雁荡记》云:“左侧一洞如屋,正房阔,半于外,深不可测,昔有人入者,不得出,今窒其后,《志》称“铁瓮洞”,意在斯乎?”也是没有提到有所谓“十八进士”的传说。但林必锦的文章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最迟在康熙五十七年,这个石洞已经被堵死,堵死的原因是因为据说“昔有人入者,不得出”。至此,仙姑洞里这个神秘的石洞,已经因为其被堵不得入,而给了人们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昔有人入者,不得出”的说法,到最后怎么会演变成为“十八进士进洞而多不得出”的传说呢?原来这和南雁荡山乃至平阳的文化底蕴有关。
  在清光绪九年(1883),陈少文等乡贤重建会文书院之前,在仙姑洞对面山的东洞后就曾有过会文书院。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永嘉诸生林必锦在《游南雁荡记》中,便有提到“入石门楼,昔日会文遗址犹在”的文字,可见在康熙时,此处还有会文书院的残破建筑。到了清嘉庆五年(1800),常州人秦鸣雷来游南雁,也提到东洞曾经有过的书院,“入之,隙地数弓,云是会文书院遗址,南宋有陈氏子孙读书其中,朱子尝往访之。”
  南雁山中有过书院,书院里的学子空暇之时到仙姑洞来游览,是很平常的事情,这给民间口头文学创作提供了真实的基础;而平阳历史上科甲鼎盛的盛况,更是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提供了虚构的便利。
  平阳县历代人才辈出,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美称。清代县令余丽元在《龙湖书院》序中说:“平阳“夙称‘小邹鲁’,宋明以来,理学、名儒、科举辈出。”据民国《平阳县志》等史料记载,南宋时期出了文武进士600多人,其中文状元2人,武状元15人,仅平阳南湖薛氏家族,“登文武进士者六七十人,高蹈隐逸者五六人,著书立说者三四人,以诗章名世者八九人。”
  综上所述,民间传说中将仙姑洞后石洞“入者,不得出”的游人演绎成会文书院的读书人进而演绎成“进士”,是有真实的创作土壤和基础的。之所以在民间故事中产生了“十八位读书人”这一确指,是因为仙姑洞的历史上的确有过与“十八位读书人”相关的真实故事。而个中秘密就藏在于现置于仙姑洞大殿内的《南雁荡碑志》这篇碑记中。
  在仙姑洞大殿内左侧有几通石碑,其中有一通立于清同治七年(1868),是清代平阳人卓超群撰写的《南雁荡碑志》。在这块碑志中写到:“我朝雍正丙午间,乡里读书者十有八人斋戒往圣井山求兆,夜梦真君曰:‘浦源雁荡,昆邑名区也,吾神栖之久矣,尔求吉兆,何必远涉兹土乎?’诸生归,遂与月牖硐中,相与立而奉之。”
  圣井山位于瑞安市大南乡境内,海拔748.6米,相传许真君在此修炼,“丹灶尚存,石室下有井,深广尺许,水无盈涸,传为海眼”。此后因许真君在此多次“显圣”,石室下的井因为被称为“圣井”,山也由此得名“圣井山”。据考证,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晋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人,做过旌阳县令。感晋室纷乱,弃官浪迹江湖,为民排忧解难;传说东晋宁康二年(374),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宋封“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许旌阳”。南宋景定元年(1260),圣井山兴建了石殿,供奉许真君,此后香火一直长盛不衰。自古以来,浙南民间就有夜宿石殿以祈梦卜兆的风俗。
  原本想“斋戒往圣井山求兆”的十八位读书人回到南雁后,根据梦中的启示,在仙姑洞的月牖、也就是铁瓮洞前塑立许真君像予以供奉,并相约每年九月九日来祭祀。从清雍正丙午年的雍正四年(1726),到清同治七年(1868),时间虽历经一百四十多年,但“乃迄于今,每年九月九日,其子孙来祀者家一人无缺”,当年那十八位读书人的子孙来祀者从不间断。据已故的仙姑洞道院原住持吕利民道长生前回忆,一直到民国时期,每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些读书人的子孙还有前来仙姑洞祭祀许真君的。
  到了清同治七年,镌刻着《南雁荡碑志》的石碑矗立于仙姑洞大殿后,关于这“十有八人”“读书者”的事情更是不胫而走。人们在为这一故事感到神奇的同时,玄妙神异的仙姑洞、深不可测的铁瓮洞、“昔有人入者,不得出”的真实故事、“今窒其后”的补救措施、十八位“读书者”的传奇经历,这每一样都能成为传奇的元素,在口碑流传中,自然就会有人有意无意地加以发挥、创造和加工,从而最终形成了妇孺皆知的“十八进士洞”的民间传说。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关于“十八进士洞”传说的雏形最早也只能是形成于清同治年之后。民国六年(1917),平阳水头人周喟在编纂《南雁荡山志》时便一字不提“十八进士洞”及传说,可见,这个关于“十八进士洞”的传说和名称,在当时还未真正形成或尚未流传开来。周喟在编纂山志时,曾“往来山中”,多次实地勘察过南雁荡山,若当时便有此传说广为流传,周喟不可能不知,不可能不为之记录也。由此可见,关于“十八进士洞”这个神奇的传说以及形成年代,距今最多也只是在一百年上下。
  不过,虽说成之也晚,但“十八进士洞”和现在全国各地风景区人为杜撰的拙劣的所谓“民间传说”不同,它毕竟是形成于民间的真正的群众口头文学。如今,“十八进士洞”和南雁荡山的诸多传说一样,都给这座东南名山增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本书记载了关于平阳县的著名人物、艺术文化、历史事件等,其中包括文章《北大教授钟锡华》、《张和光先生其人其诗》、《怀念父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奋
责任者
许真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仙姑洞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