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祭祀不绝 历代膜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723
颗粒名称: 四、祭祀不绝 历代膜拜
分类号: K825.6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宋遗民诗人林景熙的生平事迹和诗歌成就。他在元朝覆灭后,与唐珏等人冒险寻找并埋葬宋六帝遗骸,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林景熙的诗歌作品以怀旧思宋为主要内容,具有情理结合的品格,表现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他的诗歌作品在历史上广受赞誉,被誉为“千古大义士”。林景熙的诗歌成就和民族气节在历史上备受尊崇,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多座祠堂、牌坊和墓园,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键词: 平阳县 林景熙 祭祀

内容

1368年,元朝覆灭。明洪武五年(1372),朝廷从林景熙诗词中寻找到宋六帝遗骸埋葬处,在重新迎接六帝回宝山敕葬时,特地在皇陵旁建造“双义祠”,塑林、唐身像于祠中供人拜竭。祠里有翰林院待诏、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书《双义祠记》,称林景熙、唐珏乃“千古大义士。”祠前有联语:“一树冬青怀义士,千秋香火近思陵”。“未许髡胡惊帝魂,几经杜宇守天章。”
  人们为彪炳林、唐二义士的高义卓行,历史上绍兴与平阳家乡人民曾先后为他们建造了七座祠堂;明、清两代剧作家为他们编写了四个剧本。其中明代卜世臣编撰的《冬青记》,在苏州虎丘千人石上公演时,“观者上万、无不泣下者也!”,对他们的爱国主义义举感动不已,崇敬有加。明朝曾在平阳县城西门外白石街为他树“南渡孤忠”牌坊;清朝又在县城南门吊桥头为他树“文谢齐芳”牌坊。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9),平阳县知县徐恕尊崇乡贤,为他修建在腾蛟青芝山的墓园,题写“南宋忠义霁山先生墓”。清代画家曾衍东(1751-1830)号七道士,出于林景熙的景仰,为其作画造像并以诗记之《夜宿大雅山房,梦宋遗老林霁山,因图其像缀以诗》。(惜此画已佚。)1987年平阳林氏后裔集资重修林景熙墓,平阳县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建成“仰霁亭”和“林景熙爱国诗词碑林”,刘海粟、沙孟海、苏渊雷、林剑丹等二十位著名书法家在碑林上乐留墨宝,悼念和敬仰这位爱国诗人和民族骄子。
  1992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将林景熙墓园、仰霁亭、碑林等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本书记载了关于平阳县的著名人物、艺术文化、历史事件等,其中包括文章《北大教授钟锡华》、《张和光先生其人其诗》、《怀念父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