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荆溪山与古瓯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713
颗粒名称: 七、荆溪山与古瓯人
分类号: I266.4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荆溪山西麓的两座石棚墓,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独特墓葬形式,属于巨石文化,已有约3100-2700年的历史。文章还探讨了石棚墓与当地古瓯人文化的关系,推测古瓯人可能在此地以渔猎为生,并崇拜大海。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荆溪山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以及古瓯人的起源和去向等未解之谜。最后,文章强调了荆溪山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平阳县 荆溪山 古瓯人

内容

在荆溪山西麓,有两座石棚墓,2001年,已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五批国家保护文物之一。
  石棚墓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墓葬形式,即用三四吨至十几吨巨石复盖墓顶,属巨石文化。距今约有3100-2700年的历史了。在瑞安、苍南也有发现。我国除辽东半岛、台湾外,别处尚无发现。
  石棚墓均建在能望见大海的山坡上,证明在2700年前,荆溪周围生活着一群古瓯人,他们搏击大海,渔猎为生,曾创造了灿烂的瓯越海洋文化。
  据潘明友等《浙江省海洋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冰川后期(距今6000-7000年),“瓯江、飞云江、鳌江的河口沦为溺谷或海湾,大罗山成为海中孤屿,平原地区一片汪洋,波浪直拍山前……,其后海水外退,原来的海湾渐次淤积,终于形成低洼的湾内淤积平原。”
  唐时,西塘堤还是防海塘。就是说1300年前,鳌江的水域还是很宽阔的。清叶嘉榆有《西塘》诗:“近日南行道,当时捍海塘。谁思唐刺史,我忆路襄阳。什一遗规在,千年故迹长。昌黎有碑碣,知是破天荒。”路襄阳,那路应,唐代宗时(762-779),任温州刺史。叶嘉榆在《乾隆县志补正》言,“韩愈路应碑文言,襄阳王临温,筑堤横阳界中”。叶嘉榆所言是否正确,至今未有定论。因为关于平阳历史文学记载,始于北宋末年。
  叶嘉榆(1744-1811)字秀林,号筼林,西塘人。清叶平阳唯一的一位学者。少时从学张南英,乾隆四十一年(1776)卢镐来平任教谕,卢是全祖望的学生,传黄宗羲,万斯同的浙东史学。叶从之游,得其所传。所著甚丰,属经学的七种,史学的六种,地方文献的六种,还有杂著六种。可以说叶嘉榆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又是本地人,所言当无误。
  民国《县志》载:“坡南塘自夹屿桥西至钱仓(按应为岱头)南至江口,各二十五里。旧为土塘,遇潦即圯。宋嘉定元年(1201),郑廉仲以石砌南塘,淳裕七年(1271),砌西塘。元大德八年,腾天骥重修,年久圯坏。明万历二十五年,令朱邦喜劝义民吕仲璞重建完固。”这里所指“旧为土塘”,未言谁筑,因无其他佐证,把襄阳王筑堤之说,“附识候考”。不作定论世,并未否定。
  由此可推断,1300年前,西塘堤尚为海塘,那么在2700年前,塘川和西塘乡的大岙或许就是浅海或海涂,那么荆溪山那是大海或海涂包围着。渔猎为生的古瓯人在此生存,发展,死后选择面对大海的荆溪山作墓葬之地,正证明其对大海的向往和依恋。
  荆溪山的石棚墓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古瓯人来自哪里?后来又去向何方?他们崇拜何神?他们如何搏击大海?他们如何把巨石抬上墓顶?所776-1811他们还留下一些什么……这些问题,现代人恐怕永远无法知晓了。然而我们却从中知道一点: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三千年前曾养育了一群古瓯人,现在仍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是一块多么宝贵的土地啊。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

本书记载了关于平阳县的著名人物、艺术文化、历史事件等,其中包括文章《北大教授钟锡华》、《张和光先生其人其诗》、《怀念父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成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荆溪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