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恕《卑议》、《高议》成书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694
颗粒名称: 宋恕《卑议》、《高议》成书说
分类号: G521
页数: 5
页码: 221-2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宋恕,一位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两部重要著作《卑议》和《高议》(《津谈》)。
关键词: 地方文献 学术创新 教育改革

内容

宋恕是我国近代一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民国《平阳县志》载刘绍宽《宋衡(恕)传》,称其“大旨以颜习斋为能接孔门卜夏氏之传,黄黎洲为能接言游氏、孟舆氏之传,世苟以黄说为体,颜说为用,则大同可几,岂但小康哉!遂本其意著为书,曰《高议》,有《申周学》、《重孔问》篇,……。又有《君道》、《吏道》篇……,《子道》、《妇道篇》……。每与人言,即撄世怒,遂火其稿。”
  胡珠生先生编《宋恕集》(全二册),收《宋衡传》,其注认为所谓《高议》若干篇,“均沿陈皙之误”(宋恕集1082页)。陈晳为宋恕女婿,《宋恕集》收其《〈宋征君年谱〉后序》,内称:“征君(指宋恕)生不逢时,家国多难,飘零南北,备尝艰险,穷愁著述,为世所知者,厥为《卑议》一书。《卑议》作于清光绪寅卯年间。”又称:“征君尚有《高议》书,先《卑议》作,申周学,重孔问,共数十万言。周学者,明今所谓汉、唐、宋学非周以前之学。孔问者,以孔子庙问项橐,讥今士失问也。故曰:学亡于秦,问亡于汉。陈义甚新奇孤高。又有《君道》、《吏道》篇,至欲废官制,去阶级,盖无政府主义,是持论较邓牧心《伯牙琴》为尤激。《子道》、《妇道》篇辟三纲,忘六情,似庄生‘至乐’之说。每与人言,即触世怒,且忌者将欲以兴大狱,乃尽火其稿。”
  胡珠生先生于此文注解中分别提出不同意见。1、《卑议》写作时间,《自叙》末云“辛卯冬”,实际上,据《日记》应是:壬辰正月二日起草,三月誊清。故陈晳所云“作于清光绪寅、卯年间”,与事实不符。(《宋恕集》1079页注④)2、《高议》即《津谈》,成书于乙未年,晚于《卑议》三年。(1080页注①)宋恕遗著保存齐全,《津谈》仅残缺一小部分,《高议》只说“藏诸石室”,从未说烧毁。所谓“尽火其稿”,也不合事实。(1080页注②之三)但以上两点,尚有疑义,学术界也未认定陈晳“误”说。
  一、《卑议》写作时间
  陈皙称《卑议》作于寅卯年间,即光绪庚寅(1890)、辛卯(1891)年。其出处即宋恕《六字课斋卑议(初稿)自叙》所称“光绪辛卯冬,六字课斋主人宋存孔自叙于沪寓”,其时“行年且三十矣”。内称“今又将之京南见合肥使相,阻冰留沪,主赵二南。赵,弱龄壮志,数叩经世要。因笔述四篇六十四章,凡数万言,命曰‘卑议’,明其卑无高论也,非宋子曩昔所屑出诸口者也。”(宋恕集41页)赵二南即赵诒〓,字颂南,出使英国随员赵元益之子。宋恕十一月初八(12.8)赴温,十五抵沪,住高昌庙同乐里赵公馆。宋恕《六字课斋卑议自叙》该文作于“辛卯冬”,应于此时。在1897年6月《六字课斋卑议(印本)》的《自叙印行缘起》一文中,宋恕又说明于“清光绪十有七年,宋恕著《卑议》四篇六十四章于亚细亚洲东海之滨,成,以质其师曲园先生。”(《宋恕集》116页)光绪十七年即辛卯(1891)年。尽管宋恕《日记》载明卑议为“壬辰(1892)正月二日起草,三月誊清”,但不应以宋恕两次自叙所载为非。《卑议》写作时间,应拟定为辛卯冬。宋恕本人又多次称《卑议》为辛卯年所作。如乙未年(1895)《书陈蛰庐〈治平通议〉后》(《宋恕集》239页)、甲午年(1894)《又致定夫书》(512页),应无误。
  二、《惯议》与《津谈》
  胡珠生先生肯定《高议》即《津谈》,成书于乙未年(1895),晚于《卑议》三年。他为《宋恕集·六字课斋津谈》作编者按:“《津谈》是宋恕最重要的遗著。据《乙末日记》,著成于甲午年十二月,誊清于乙未年正月,得清稿二册。则完稿日期应定于1895年2月。……早在戊子年(1888),作者就孕育过该书的某些核心思想而与‘汉后议论大忤’。1892年在《卑议·自叙》中表明这一核心思想就是申周学、孔问之旨,并称之为《六字课行斋谈录》。二年后在《又致杨晨书》中把这一思想概括为高议,而与《卑议》相对。因此,《津谈》实即《高议》和《六字课行斋谈录》的初步完成形式。此外,作者又曾以不同名称称呼该书及其部分:所谓《读论衡》和《光哲鸣冤录》以及《卑议或问》等,均指该书;而《子通》、《读史通》、《读文心雕龙》、《宋氏论理学》、《译书正名论》、《六书最初谊》等,则是该书九流百氏类、史类和史家类、词章类、小学类以及关于名家言,关于译书各条的异名”。(《宋恕集》47页)
  对此,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思想史研究室主任姜广辉于1997年著《走出理学》一书,其十二章“穷至民性,无出不显”关于宋恕一章,即沿用民国《平阳县志·宋衡传》的说法,称“1888年著成《六斋高议》,”其中“《君道》、《吏道》篇,至欲废官制,去阶级;《子道》、《妇道》篇,辟三纲,忘六情。”此书大概反映了宋恕早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由于他持论过激,因而“每与人言,辄撄世怒,遂火其稿”。姜广辉先生特别指出:“他(宋恕)于1891年另著《六斋卑议》,《卑议》以对《高议》而言,取‘卑无高论’之义,以为《高议》不能行世,则行其《卑议》”。“他又于1895年著有《六字课斋津谈》。今人胡珠生先生整理《宋恕集》,厥功甚伟。但胡先生认为《高议》未焚,《津谈》就是《高议》,似嫌牵强。因为宋恕曾说:‘恕戊子(1888)所著《高议》、辛卯(1891)所著《卑议》’(《书陈蛰庐治平通议后》),又说:‘《六字课斋卑议》四篇六十四章,辛卯所著。前此曾著一经世书……未敢示人,私名之曰《高议》。……《卑议》者,对《斋议》而为名也’。(《又致定夫书》)宋恕明言《高议》著于《卑议》之前的戊子年即1888年。而《津谈·自叙》说:‘客津三祀,疆场烽烟……删次日记,分类十六,题曰《津谈》。’由此可知《津谈》是宋恕整理的天津日记。《平阳县志·本传》明确说他在燕著《津谈》十六篇,是岁中日失和,即成书于1895年。成书时期与《高议》不合,而且《津谈》十六篇中不见《君道》、《吏道》、《子道》、《妇道》诸篇,显然与《高议》不是一书。”(《走出理学》348-349页)
  邑人苏洲雷著有《宋平子评传》,1943年由重庆正中书局出版,后收入《苏渊雷文集》第一卷,及《苏渊雷全集》史学卷。对于宋恕著述作如是说:“于是发愤著书,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居杭州七宝寺半载,览天竺经数十百种,尝取佛说中可与欧罗巴洲新说相证者,为《印欧学证》二卷,稿佚;又著书数十万言,有《申周学重孔问》等篇,名曰《高议》,即《古大同说》,成而藏诸石室,俟求旷劫,或遇海内通人志士时,共吐仰塞,相与嬉笑怒骂,痛哭流涕;然言多惊俗,旋火其稿。十七年居沪,别著《卑议》四篇六十四章,上二篇指病,下二篇拟方,自叙谓‘指病不及本,拟方多据乱’,故命之曰‘卑’;十九年以后在燕,著《子通》、《先哲鸣冤录》,未成稿佚;著《津谈》十六篇三百九十五章,甲午战败,著《筹边三策》;南下居沪,又著《朝鲜大事记》、《辟中原人荒议》、《佛教起信论》三书,稿半佚:凡数百万言,而报章论说不与焉。”(《苏渊雷文集》201页、《苏渊雷全集》2-17页)在苏渊雷先生看来,《高议》非《津谈》是肯定的。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出版者:平阳县方正印社

本书内容涵盖了知青插队落户、上山下乡运动、兵团精神、人生与科学求索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地方历史、文化、人物纪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肖粟
责任者
宋恕
相关人物
刘绍宽
相关人物
颜习斋
相关人物
黄黎洲
相关人物
言游氏
相关人物
孟舆氏
相关人物
胡珠生
相关人物
宋恕集
相关人物
陈晳
相关人物
宋征君
相关人物
申周学
相关人物
陈义
相关人物
宋存孔
相关人物
赵二南
相关人物
赵诒
相关人物
赵元益
相关人物
陈蛰庐
相关人物
姜广辉
相关人物
苏渊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关机构
重庆正中书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
大同市
相关地名
东海县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